InFebruary
【花草园倡议】
学前教育工作者应当
回到起点,活在当下。
稳住心神,守望相助。
运用专业的力量,帮助家庭提升“家庭韧性”。
链接:家庭韧性??
美国心理学家McCubbin M 在2005年提出“家庭韧性”(Family Relations)的概念,指面对逆境时,个人及家庭与外在环境的互动方式。“家庭韧性”在危机的应对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具有韧性的家庭不仅能够有效管理压力事件,家庭成员也能够运用逆境重新塑造自我。
Stinnett&De Frain在关于家庭韧性研究案例中指出,“家庭内部成员在共同度过危机后,关系将会得到了丰富,会变得比从前更为紧密。”
延迟开学,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们都宅在家里。
这段时间,孩子们是怎样生活与游戏的呢?
链接??
花草园的孩子在家这样生活与游戏……
作为幼儿园老师,
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
帮助孩子们拥有丰富、有质量的居家生活
是我们的责任。
我们要思考:
教师应承担什么样的角色?
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更好地支持家庭?
花草园的老师们在昨天教研会中的思考
呈现给大家。
本篇文字:3304字
推荐大家细细阅读
二月,我们将每周二中午定为“云教研”时间。昨天,是我们的第二次教研会。中午,胡华园长在微信群中发起主题讨论:
“这一特殊时期,
我们通过什么方式观察、了解家庭及其教育方式
并给予有效的指导”
郭佳老师(教龄15年)
前几天和袁雨墨妈妈沟通,她是一位医生,她告诉我,她最好的朋友已经奔赴武汉,她也正等待着上级召唤,做好随时援驰武汉的准备。
危难之时总有些人在为我们树立着榜样!我想,她也一定会把这份坚定传递给她的孩子。
李琳老师(教龄2年)
对儿童心灵层面的关照,特殊时期尤为重要。作为一名老师,怎么才能给孩子们和家长们心灵上的帮助?
孩子们在问“是因为我们把动物关在笼子里,现在动物把我们关在笼子里了吗?”引发了我们对问题的重新认识。在这个时期,希望通过对话,让彼此对世界、自然、人类、动物、生命、责任有更多的认识。
最近看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有一句话给了我深深的感触。??
王玉洁老师(教龄10年)
家长们跟孩子的互动越来越有趣。这周家长们开始在群里分享跟孩子一起制作凉皮、猫耳朵等网红食物。我们发现??
唐彬老师(教龄4年)
这几天,家长群里非常热闹,大家都在通过视频、图片、语音等方式陆续分享着最近和孩子共同生活的瞬间。看完分享后,发现这些活动大多都是根据当下的生活完成的创造,其中也包括一些从美食月、艺术月里积累而来的经验。
有意义地陪伴孩子度过每一个当下,在特殊时期,给予他们身体与心灵上的照顾,孩子们一定感受最深、最难忘,也是最有意义的。
王晨琳老师(教龄2年)
幼儿园微信公众号每次推出一个主题,班里的家长们和孩子们都积极参与,以一种很随意、自然的方式,却给彼此带来里情感上的抚慰。比如我们一起用美食为“武汉热干面”加油,一起用家乡话互相问好……大家还有各种“花式”运动,比如一起“坐飞机”,“打网球”,和姥姥一起练瑜伽……大家在班级微信群互相分享,一起感受快乐的同时,也是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张蕾老师(教龄13年)
在疫情刚出现的时候,为了了解幼儿状态,我们每天在群里搜集相关信息,那个时候群里的气氛是严肃而紧张的。到了后期,随着“生活化课程”的加入,互动增加,家长们的情绪逐渐放松了下来,大家的交流又回归到积极的状态里。
甄珍老师(教龄7年)
在微信群中我们发起了两次讨论:一个是“孩子们关于病毒的认识与感受”;一个是“疫情过去之后,你最想见到谁,你最想做什么事情……”家长们和孩子们在群里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分享。
我们一直引导着我们的孩子们从小对生命的真相不迷茫,希望孩子们能够活出大智慧,有力量帮助到这个世界。我看到??
田巍老师(教龄15年)
在“混乱”中做一个理智的观察者,这样,我们才能给家庭更精准的帮助与指导。
在观察中,我发现,由孩子发起的游戏,往往孩子的满足感更强,家长跟随,多伴随着惊叹;由家长或老师发起的游戏,孩子们兴趣平平,容易草草收场。
从陪伴的类型与参与度来看,大致分为四类——高控双方低参与、高控高参与、低控低参与类、低控高参与类。其中“低控高参与”的陪伴类型,家长和孩子更容易有“心流体验”。
王钰诗老师(教龄6年)
我们在群中提倡玩具日、亲子游戏日、绘画日等等,并没有明确要求具体到那一天,家长和孩子可以自愿发起。我们会看到家长们分享中,有的孩子在画画,有的在玩玩具,有的是和家人一起聊天……
此时,班级微信群更像是一个庞大的资源库,当家长不知道怎么跟孩子互动时,来微信群就能发现更多有趣的互动方式。
申洁文老师(教龄4年)
前几天,一个家庭分享了爸爸陪伴孩子在地图上找武汉在哪里的照片,另一个家庭说孩子现在对省份的简称特别感兴趣,紧接着,我们在群里推荐了绘本《手绘中国地理地图》。像这样“滚雪球”式的分享与学习每天都在群里发生着。在那一刻,我们能够感受到彼此的关注与支持。
当然,你还可以尝试把自己的生活作为教育资源,和大家一起分享,让彼此的生活交融;还可以在群里分享好听的音乐,比如协和人改编版朴树的《No fear in my heart》,听到的时候,心中越发坚定。
首发!协和人自编自唱歌曲《无所畏惧》献给在疫情中奋战的白衣战士
△
点击链接,收听“协和人”改编、演唱的《无所畏惧》
居家歌单,治愈你漫长的孤独
曹云香老师(教龄1年)
絮絮妈妈说“老师们分享的室内踢毽子、数玩偶和折小兔子的室内活动很有意思,孩子在家都快长毛了,建议大家都试一试~”
花草园的公众号也给了家长很好的帮助和指导。咱们的推送得坚持啊,在影响着孩子们和他们的家庭~我确定??
王彩霞老师(教龄13年)
班级群里的互动更像是大家互相表达思念与问候,没有过度用力的痕迹,只是简简单单的告诉对方:此时我在什么地方?此时我在做什么?
而现在家长和孩子们的互动好像更有“体系”了,美食,身,运动,游戏……有时候是重温幼儿园的活动:投壶、做香皂、冻冰块,更多的时候是来自孩子们和家长们不断的创新,人体彩绘,手影游戏,把帐篷放在客厅里的露营游戏……把在家里的生活也过得有滋有味。
罗希悦老师(教龄6年)
昨天班里的一位小朋友从澳洲回来,她回京的过程并不顺畅,机票一再被退票又一再改签。但回到北京之后,我从电话里听到了她妈妈和她非常轻松又踏实的声音。
最近返京幼儿逐渐增加,在追访中我们也会发现家长很关注一个问题:要不要回北京?我想??
李洋老师(教龄2年半)
孩子们在家里运动、做美食、演绎《西游记》、做家务……他们有的分享在班级群里,有些并未分享,但这并不是说他们没有行动,相反,他们可能更加沉醉于过程。
在孩子们面前??
张晓敏老师(教龄5年)
借由近期一直坚持统计的体温情况、回京情况了解到,我们班34个家庭,其中父母(两人或者一人)需要去单位上班的有7个家庭;可以在家办公、陪伴孩子的有22个家庭;父母不在身边,老人陪伴孩子的有5个家庭。下周陆续去单位的人数可能会增多。对家庭成员的了解是我们设计活动时的重要依据。
家长们也一直关注着幼儿园的微信推送,转发最多的是《用家乡话,大声说出我们的想念……》和《孩子们生活的环境》日签。有家长说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们更爱花草园了,因为这让他们更加感觉到了“我们是一个共同体”。
阎玉新老师(教龄4年)
群里,家长们分享孩子在家了解茶道,制作凉皮,用废旧的材料制作玩具……这些都是孩子们曾经在“生活化课程”中的体验。
这几天也一直陪着我的小外甥游戏与生活,发现孩子面对这个状况其实没有太多的焦虑感,需要的更多的陪伴,陪着他搭积木,拼拼图,老鹰抓小鸡……家长们沉浸在陪伴中就能带给孩子们安定的力量。
我推荐??
周冉老师(园龄15年)
特殊时期,成人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成人会用很多种方式掩饰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但神奇的是孩子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感受成人的内心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如何更好地支持家庭,我们是不是可以来一个线上家长沙龙,和家长们分享一些关于教育的话题,进行学习与讨论?
赵莉莉老师(园龄15年)
在疫情面前,成人反而容易焦虑,我深有体会。我的方式是,把咱们幼儿园的推送和胡老师在教师群指导的金句转发到家庭群里,和家人们一起讨论。安住心神,关注孩子从生理到心理的变化,用这段时间好好陪伴,自我成长。
我深切地感受到??
“当灾难来临时,有很多方法应对它。
如何处理它们取决于自己,
让我们优雅地处理它。”
——萨古鲁
在面对疫情的过程中,
我们和家长们、孩子们相互鼓励,
危中反而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疫情之下,
愿每个人都能拥有更多的智慧,
更积极的心态,更平和的心境。
转“危”为“机”。
END
推荐阅读
用家乡话,大声说出我们的思念
2020年2月5日
园长声音 · 花草园人的疫情“保卫战”
2020年2月3日
当疫情来临的时候,幼教工作者可以做些什么?——这里有一份《给幼儿园小朋友的疫情应对指南》
2020年1月28日
版权声明
本文系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原创作品,版权归幼儿园所有,转载需授权。如有抄袭等侵权行为,我们将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编辑 | 张芬老师
日期 | 2020年2月12日
*
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
成为我自己
我们在一起
按自己的节奏呼吸与思考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