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时代,“文化”已变成了一种决定性的力量!
同其他事物一样,一所幼儿园的好坏、办园水平的高低表面上看是由课程等要素组成的,但实际上是背后的文化价值在起作用。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在幼儿园的文化构成中,教师是主要的文化载体与存在,她们承载着教育的使命,影响着儿童的发展。其实,在影响儿童发展的过程中,她们自身也在不知不觉中成长着,变得越来越有文化的质感。
如何使教师保持文化的鲜活性与丰富性是作为园长的我经常要考虑的。对一个已具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但文化的基础却各不相同的个体而言,怎样主动汲取文化的养分从而成为我们期待的教师是个严肃而重要的话题。
几年来,我们努力的方向与其说是在办园的规范性上做文章,不如说是在教师的文化成长上下功夫。制度与规范更多地是通过外力来约束一个人,而文化则能够让自己主动寻求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让一个人变得更有文化感的路途是漫长而艰巨的。在今天这个什么都强调加速的时代,我们渐渐失去了很多东西……读书、欣赏艺术作品、游历大自然尽管都是很有效的方式,但很多人却难得静下心来去做了。
德国哲学家约瑟夫.皮珀提出的观点很让我赞叹。他认为,闲暇是文化的基础!闲暇不仅是一种寻常的人生哲学,更是一种生活的观念。闲暇时的倾听、观看、沉思、默想等状态都会让人从对世界的了解中获得巨大的快乐。他认为,没有闲暇,就不可能有思想活动,文化也就无从产生!
我们该怎样获得更多的闲暇?闲暇不是休息与休闲,而是能够有意识地选择能够让内心沉静下来的活动,给自己积攒更多的生命能量,即佛家所言的“入定”。如果说休息与休闲是让我们的身体愉快的话,闲暇则愉悦的是我们的内心。
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求知出于闲暇与惊奇。今年,我给老师们提出的工作口号是:“慢下来,享受工作”。一年即将过去,大家做到了吗?
胡华园长 2010年12月21日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