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我和孩子们
韩金灵老师是孩子们眼中的“韩韩”,更是孩子们的小精灵,工作仅一年的她是如何理解她和孩子们之间的爱呢?
这是我和孩子们共同生活的第一年,也是我真实感受着孩子们美好的一年。曾经,在还未真正涉足幼师这一岗位的时候,我彷徨过、犹豫过,但现在,我可以坚定地告诉自己:幼师是一份值得我一辈子钻研的事业,读懂孩子是一门无止境的学问。
在日常工作中,我最珍视的就是与孩子们畅所欲言的悠闲时光。我喜欢和孩子们以“好朋友”的身份打招呼,有一天,孩子们自发地用“韩韩”代替了“韩老师”的声音让我觉得无比动听,这是他们从心底里对我这个朋友的高度认可;有时,孩子们交谈中无意间的一句“那我长大后也要在幼儿园上班”就足以赶走我工作一整天的疲惫;也有时,当我在引导孩子们进行颜色匹配游戏中说:“蝴蝶想要到和它颜色相同的花上采蜜吃”时,孩子们发出“那花也想吃不同味道的花蜜,怎么办?”的纯真疑问让我哭笑不得……我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孩子们为什么这么可爱,就是让我们更好地去爱!
?
爱无声,却有形。爱的最高境界不是给予,而是引路,而引路更是一种智慧。在我和孩子们共处的世界里,除了感情,其他都是小事。在每时每刻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我都会用心地去发现和感受幼儿成长的特点。我认为,幼儿教育不是培养适合教育的孩子,而是实施顺应孩子发展需要的教育,其关键在于我和孩子们自由的相处状态,在不知不觉中共同生活和成长。
有时,吃饭或是睡觉前的小便洗手环节,总有个别孩子喜欢滞留在玩具筐边摆弄玩具,我会提醒:“马上要吃饭了,吃饭之前要做什么事情呢?那你现在要做什么事情?”有时,孩子忘记搬椅子时,我会提醒:“请你洗手前看看你的椅子搬上桌了吗?”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椅子还没搬好后,会更加主动地愿意放好椅子就去洗手。
我认为,教师应把握孩子的心理,从与孩子的直接接触开始,给予孩子自我对话、改变自身,形成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的机会。我通过间接的语言提醒引导孩子理清思路,不断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当前行为与当前需要做的事情间的不同,从而意识到自己现在需要做什么,并且愿意主动实现自身行为的转变。
?
其实,教育的本身就是一场探险和探索之旅,教师一切工作的原动力不只是爱,更是对孩子的好奇与追问。我坚信,关注与培养孩子是一场不断前行的旅程,我们需要随儿童、随时代的改变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儿童观、教师观,还有生活观。在我享受孩子们爱我的同时,我也需要回馈他们更多的爱,我需要将自己变成孩子,在和孩子们共同游戏和生活中形成由爱而生的凝视与倾听。正是在感受被温暖着的温暖、给予被爱着的爱的过程中,我的职业幸福感不断增强,自己的生活在与孩子们的共同生活中也发生了悄然的改变,同时,我也更加期待着自己和孩子们接下来更幸福的故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南京市鹤琴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南京市鹤琴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