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umn
Winter
2020年11月24日,
来自宝龙街道43所幼儿园的园长、
骨干教师及张素梅名园长工作室成员、学员
共百余人齐聚龙岗街道中心幼儿园,
共同参加由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举办的
2020下半年龙岗区基地幼儿园研修活动。
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学前部教研员张静老师
学前部单欣欣副部长、张争争老师、
江梦楠老师共同参与此次基地研修活动,
并对活动给予现场指导。
# Part 1 #
出示康码、测体温入园
为了满足防疫需要,所有参观者均必须佩戴口罩、出示康码、测量体温后入园。
# Part 2 现场观摩 #
本次研修活动的主题是“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环境”。与会幼教同行们认真、仔细地观看我园的室内外环境创设,并观摩幼儿的室内区域活动和户外自主游戏活动。
# Part3 专题分享 #
首先龙岗街道中心幼儿园张素梅园长欢迎各位幼教同行们的到来!感谢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提供的平台,让宝龙街道各幼儿园之间能够互相交流学习。她指出:龙岗街道中心幼儿园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室内外环境一体化的研究和实践,在环境创设中关注儿童的需要,充分支持儿童,并思考如何创设与幼儿共生、共建、共享的和谐关系的环境,让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及教师成长。
接着,我园大四班彭妙苑老师进行专题分享《与儿童对话的班级环境》。
彭妙苑老师结合多年的带班经验从环境创设的理念、儿童需要的环境、“蘑菇的故事”案例分享三方面层层递进的方式,厘清儿童视角的班级环境应从儿童出发,以“对话”的方式构建,教师要尊重儿童、理解儿童,给予儿童充分的空间。让幼儿学会自我表达、自我创造,能够自主参与到环境创建中。同时在环境的鹰架支持下,幼儿的学习更加丰富、生动、有趣。环境与幼儿是一种共生共长的和谐关系。
随后,龙岗街道中心幼儿园教学负责人胡俊老师从管理者的角度进行《基于儿童视角的户外环境》的专题分享。
她从创设儿童视角的户外环境的背景、儿童视角的户外环境、如何构建儿童视角的户外环境、户外环境中儿童的深度游戏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具体案例“搭建长城”的分享重点阐述了环境和材料是如何支持幼儿自主学习和项目探究,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最后她认为幼儿园的环境是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变化的,教师应从孩子的视角去理解他们的想法,提供适宜的机会,追随孩子的步伐,让幼儿园的环境发挥它的教育意义。
# Part 4 专家提升 #
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学前部副部长单欣欣老师从选择“儿童视角的环境”研修主题的初衷谈起,让老师们思考儿童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环境?她以我园大四班“一粒米”的活动为例,讲述了教师是如何从优师教研出发开展活动,并与儿童一起创设环境,让环境与儿童互动、对话,让环境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支持和连接。
她还指出:环境是课程实施的载体,环境创设应与园本课程相融合。从环境中教师的成长看得见,幼儿的发展看得见。
最后,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学前部教研员张静老师做总结发言。她指出:儿童视角的环境创设一定要读懂儿童,环境创设呈现的应是儿童的问题、儿童的探索、儿童的表征,体现儿童的深度学习。同时班级环境要留白,留有视觉和情绪上的空间,留有想象和参与的空间。
她以我园呈现的“牙齿”、户外骑行区“交通警察的故事”等生动案例,阐明什么是儿童视角,儿童视角的环境又是如何支持幼儿自发的探究。张静老师指出“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儿童,活动就一定充满想象力、充满活力”。
张静老师最后谈到:儿童视角的环境应尊重儿童个体发展的需求,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材料和环境,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实践,将原本零散、随意的经验进行梳理,提升完整经验,使环境的价值真正体现在幼儿发展的之中。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
“我们必得会变小孩子,
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愿幼儿教师心中都住
着可爱的小孩,拥有优师教研,
追随孩子们的脚步,
深深地扎根于儿童当下的生活
和幼儿园秉承的文化,
创设出一间间有价值的教室,
一个个会说话的角落,
做儿童幸福成长的奠基人!
文字:吴婷婷、宇萱
摄影:江淑兴、宇萱
审核:胡俊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深圳市龙岗街道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