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
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
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为了提升教师的家长工作技巧和能力,
5月17日、19日机幼蜀龙分园开展了
“家园共育案例分享”活动。
加强沟通是前提
家园共育中,了解是前提、信任是基础、共识是关键。孩子就像是一根纽带,它联系着老师和家长,是家长和老师沟通的桥梁。作为教师要主动出击善于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与家长及时沟通。
在幼儿园中,
家长和老师经常会针对幼儿的
一些教育问题与家长沟通,以寻求解决之道。
老师利用晨间接待、下午放学的时候
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
老师与家长面对面,心贴心得进行交流。
老师在细微处着手观察,
捕捉孩子身上的优点
记录孩子进步的点滴,
及时与家长沟通反馈。
案例分享促成长
巧力沟通,共同探讨,
给家长科普正确育儿观,直面问题,达成共识。
老师们的分享,走进孩子生活,
拉进了与家长的距离,
让家园共育工作温暖前行。
“一个挑食的孩子”老师从分析、
措施再到家园沟通,
一步一步的帮助孩子解决挑食的问题
怎样解决孩子在园拉粑粑,
老师用生动的案例分享,
让我们在之后遇到的情况后
也能从容正确面对。
家园共育是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老师们通过真实、生动有趣的案例,向我们诉说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理想的家园关系是什么样的呢?
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呢?
那一定是互动与沟通。
老师的细心观察,用心爱护,
让孩子一步一步在改善问题。
家园共育,未来可期
活动结束后,高园长对本次分享做了一个总结,作为教师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理论结合实际,共同分析孩子背后的原因,不要做一个“告状”的老师。
减缓小班幼儿的分离焦虑,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合作,有效渡过分离焦虑期会对幼儿整个学前期甚至未来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儿童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我们只有充分发挥利用家长这个有效的教育资源,才能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只有进一步拓宽工作渠道,努力发挥家长的主动性,才能密切家园关系促进家园共育。
善于思考家长行为背后的原因、需求与渴望,我们要试着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一定记得家长与老师是共同体,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让孩子更好的发展。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永远眷恋且永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永不卸任的老师。”在家长工作中,家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家长沟通孩子的情况时,更要注意方式方法,只有用心去感受家长的情绪以及想法,换位思考,你才能和家长达成共识。
家园共育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进行教育工作。家园共育在家长和孩子中至关重要。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因此,只有家庭和幼儿园二者相互协调,紧密配合,保持基本一致的教育目标和要求,才能为孩子的未来搭建一座彩虹之桥。
图文编辑:王芳
素材提供:机幼蜀龙分园
图文审核:高姗珊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新都区机关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