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环境的质量影响着游戏的质量。近日,为了优化班级环境创设,提升教师环境创设能力,蜀道分园开展班级环境创设评赛。活动由教养主任王春燕主持,蜀道分园执行园长刘静以及全体教师参加。
大家走进各班教室,各班老师从班级游戏区角环境创设、区角材料投放、主题墙、门厅互动栏等做全面仔细的介绍。
多元的区角环境创设
老师基于班级幼儿兴趣和年龄特点,合理布局区域环境,将生活区与活动区相融合,投放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供孩子们交往合作、大胆操作、思考探究和扮演想象。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均能在这里得到心灵的释放。
趣味十足的墙面互动游戏,实现“一处多游戏,随处可游戏”。墙面互动游戏不仅深受孩子们的喜欢,童心未泯的老师们也变成大孩子,体验墙面互动游戏。
班级在植物角设置了观赏区、养殖区、土培区、水培区等,供幼儿学习照料、管理植物,乐于观察探索,用自己的方式来记录动植物的生长过程,萌生热爱尊重生命的情感。
充满儿童归属感的签到墙
在疫情背景下,家园联系栏变成了门厅互动栏。老师们把这里创设了签到互动墙。充满幼儿归属感的签到墙成为了孩子们之间独特的仪式感。
小二班的签到墙是魔法衣橱主题,孩子们每天来园都可以在这里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来装饰自己的头像。
小三班的签到墙藏着情绪小怪兽,黄色是开心,绿色是平静,蓝色是伤心。孩子们通过签到表达着自己的入园心情,进一步了解认识情绪管理情绪,老师也通过签到墙关注到幼儿的情绪。
回顾儿童成长轨迹的主题墙
班级的主题墙流淌着课程的痕迹,也呈现着儿童成长的足迹,教师用清晰的主题脉络,为儿童织一张有意义的学习网。孩子们活动中的照片、童言童语以及绘画表征都在墙面上进行了多样性的呈现。这面墙无声地激发幼儿回顾自己的学习,也吸引同伴相互交流过去的经验。
评赛中,大家相互交流,彼此分享环境创设的具体实践,拓宽了环境创设思路,有利于班级进一步优化环境创设。此次评赛无论是环境中,还是老师们的介绍中都折射出班级老师对儿童主动探究重视和支持。
环境创设是一个不断随幼儿而变的过程。我们愿努力成为一名追随者,追随孩子们的目光,追随孩子们的兴趣,和孩子们一起体验、创造、游戏、成长!用无声的环境,激发有生的学习。
撰稿:邓琳琳
图片:郭惠敏
图文编辑:杨勤
版权声明
本文系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原创稿件,版权归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使用,否则将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生命绽放
的童年院子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