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是幼儿感知世界、认识世界、
融入世界的主要方式。
早期环境中的教育经验
对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幼儿探究行为的产生
离不开环境的支持。
9月17日,我园举行“能激发幼儿
自主探究的区角环境创设”
专题培训活动,
旨在提升环境育人功能,
让环境承载幼儿多样探究的可能。
本次培训活动由科研室付国庆、周静、杨勤主讲,三人分别从“能激发幼儿自主探究的区角环境”特性及创设原则、“能激发幼儿自主探究的区角环境”中的人文因素——教师、“能激发幼儿自主探究的区角环境”创设实例三个方面进行分享。
能激发幼儿自主探究的环境什么样?付主任认为这样的环境一定是具有问题性的、挑战性的。同时在创设这样的环境时,需要遵循指向性、层次性、暗示性、流动性和互惠性五大原则。付主任就每一项原则做了具体阐释。
例如,暗示性的原则就需要老师去思考,区角材料的摆放是否创设了一定的问题情境?区角环境是否能引发幼儿思考“如果……会怎么样?”区角环境是否暗示鼓励幼儿展示他们的探究发现?(提供纸、记号笔、记录单等材料)区角环境是否能提升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从付主任的讲解中,我们发现环境创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教师是环境创设中重要的人文因素。此后,周静老师通过《做一条纱裙》、《纸浆游戏》这两个案例,介绍了班级特色探究区开展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教师需要“保持开放”,其一是对材料玩法保持开放性,教师对玩法的不设限,幼儿才能玩出花样。其二是对儿童保持开放性,不要以预设掩盖儿童的声音,时刻保持倾听、看见儿童真实的需要。
探究的精彩还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环境基础上。最后杨勤老师介绍了创设“能激发幼儿自主探究的区角环境”的具体实践案例,为老师们进一步思考和丰富探究性区角环境创设提供了参考。
环境是第三位老师。我们期待着遵循幼儿好奇之天性,探究之本能,创设能激发幼儿自主探究的环境,让环境如宝藏一般,激发着幼儿去探索发现、建构理论、实现成长。
图文编辑:杨勤
版权声明
本文系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原创稿件,版权归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使用,否则将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生命绽放
的童年院子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