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就立夏了,
让我们再次体会春天的样子,
创作春的印记,
一起留住春天!
随着孩子们春日踏青等实践活动的陆续开展,许多美好的事情在悄然发生着。孩子们说到:“春天太美好了,好想停在春天里”。
《绿野仙踪》中提到“经验是带来知识唯一的好东西”。带着思考与疑问,一起跟随孩子们的绿野仙踪,追寻春天的印记。
创意涂鸦,绘制春天。美术教研组老师结合季节融合,让幼儿在探索实践后,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描绘与表达春天,并为宝贝们举行了春天的记忆画展。
春天在儿童画笔下,变得可爱与灵动。“老师你看。这是我和爸爸去公园植树,爸爸说,让小树陪我一起长大。我们还给它浇了水,明年再过来看它。”
乔治在一旁忍不住把画作描述一番,“我画的是在果林里爬树,闻到了海棠花;还有这个是我在幼儿园学会了骑自行车,这个是我在教室里上课。”
孩子们通过笔、墨、颜料等材料,应用手指画、蜡笔画、棉签画、线描画、水彩画、水墨画等不同形式,将春天描述出来。融合了幼儿蕴藏于内心的春世界,有利于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造力。
中班下学期,老师陆续将幼儿早期使用的炫彩棒、蜡笔等较粗体绘画工具转换成三棱型水彩笔。这个调整顺应孩子手腕肌肉群的有效训练,提升手部灵活性,对未来前书写和正确的握笔姿势大有裨益。
水粉材料“与生俱来”的覆盖力、厚重感,可以使幼儿直观性的去触摸感受笔下的春光。绘画效果上,它较炫彩棒、蜡笔等,线条更细腻、色彩更明亮,操作起来得心应手。
在“魔法棒”陪伴下,一幅幅灵动、多彩的春色映入眼帘。“老师,这些散落的桃花瓣儿太漂亮啦,我要将它粘贴在我的作品中,做一件漂亮裙子,在绿绿的树上开满桃花……”
秋季写生,是让幼儿去感受主体物的关系和结构间的关系。思考用什么样的线条将所看到的表现出来,锻炼着幼儿观察能力,及结构方面的逻辑思维能力。春季写生多为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即明度、纯度、冷暖等。培养幼儿的感知力,将自己的感受用线条、色块进行充分的展示,培养空间和层次感。
儿童富于想象力,他们总是创造性地联想、演绎、诠释事物的细节。在他们诗化的世界里,花儿在笑、鸟儿在歌唱······听着孩子们的表达,让我们躬下身来,留心观察和聆听,这就是充满生活童趣的儿童诗!
感受春天,寻找春天,捕捉春天,留住春天。在春天这个充满诗情画意季节中,引导孩子觉察自然的美,欣赏美、记录美、创造美,让美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童林堡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