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他山之石,给教师助力
——园内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系列活动之三
随着课程游戏化项目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的价值日益凸显。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园教师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上的专业能力,优化我园课程结构,2020年12月3日,苏州湾园区围绕“园内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开展了第三次专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陈才妹副园长主持。
(一)案例分享拓思路
钟凯燕老师结合外出观摩花港迎春幼儿园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活动,分享自己的所学所思。花港迎春幼儿园围绕“溪涧”资源生成了“走进溪涧”“探在溪涧”“乐在溪涧”的活动,钟老师提出可以学习花港迎春幼儿园对“溪涧”资源的开发形式,结合我园“小小苏州湾”的资源,根据小、中、大班的年龄特点,在亲近、探索、创造的层面上开发和深挖。
张曦老师与大家分享了观摩城中园区“树”资源开发与利用时的一些体会。从小班幼儿与树叶玩游戏,到大班幼儿的“树屋之旅”,从区域材料中“树”的渗透,到环境创设中随处可见的“树”,实现了动态、持续的资源利用过程,实现了资源与孩子之间的有效链接,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思考与学习。
(二)交流互动勤思考
两个鲜活生动的课程案例中无不体现出游戏化的课程精神和儿童本位的课程理念,使老师们受益匪浅。学习需要思考而后赴之实践,才能将学习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针对以上分享,陈才妹副园长向老师们提出“案例中用了哪些途径?有哪些做法我们可以直接学习运用,又有哪些经验我们可以间接学习转化?”促进大家对案例进行深度的分析和思考,并对如何深入开发小小苏州湾资源提出建议和要求。
(三)脚踏实地促提升
学习成果需要进行内化吸收,才能转化为行动。作为学习型、研究型的幼儿园教师,我们需要将学习到的有益经验,回归到本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来,着眼于小小苏州湾的重点资源,在实践中助推课程的深入发展。
虞永平教授指出,幼儿的世界是美好的世界,幼儿需要的是一个能积极支持的学习环境,这个环境中必须有优质的、敬业的教师,有充裕的活动空间和材料,充满爱的气息。为了孩子,为了心中的这份爱,在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道路上,我们坚定方向,不断学习,不断开拓,不断前行!
图片:韦秋怡
文字:朱诗娴
编辑:吴雨卿
审核:苏州湾园区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吴江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