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未来
上小学,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人生新阶段的开始。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小学,既是一个新起点,也是孩子走向成功的起始阶段。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迈好入学第一步呢?为此,我园特别邀请江心岛小学的校长俞竹华与你共同探讨孩子的幼小衔接问题,帮助孩子快乐轻松地进入小学学习和生活。
集智起航创明天
俞校长通过生动的案例向大家介绍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强调幼小衔接需要学校、幼儿园、家庭三位一体形成教育合力。分析了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误区,指出了幼小衔接阶段的侧重点,并以生动的事例对幼小衔接阶段教育给出了具体的指导策略,为家长们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上了生动的一课。随后,俞校长解答了很多家长们急需了解的问题,又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教育策略,使家长对孩子入小学学习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认识。
合力家园展未来
幼
小衔接讲座结束后,每个班开展了班级家长会,这次的班级家长会和往常的可不一样,每个班都在小学的教室里开展,让家长们在小学的教室里率先体验了一把“做小学生”的感觉。
聚焦衔接找窍门
接下来,小编为您推荐一篇关于幼小衔接的文章:
聚焦幼小衔接:
3误区+4招法+12重点问题
什么是幼小衔接?
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转折期,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对幼儿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其核心是,该年龄段幼儿如何有效地从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技能等方面适应小学生活,顺利实现过渡。
告别幼儿园,即将迈入小学,孩子需要做好哪些准备?身为家长,存在哪些误区,又该如何调整心态?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引导和帮助孩子尽早喜欢并适应小学生活?
2
走出三个观念误区
★
幼小衔接≠提前学习
很多家长认为,幼小衔接就是提前学学拼音、认认字、算算数,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因孩子过早地接触小学的有关知识技能,反而降低了学习兴趣,不利于入学后的学习兴趣激发与能力的持续发展。
幼小衔接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这是从一个学习生活环境转变到另一个学习生活环境适应能力的衔接。因此,关注学习习惯远比关注知识更重要,同时幼儿独立自主的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更是不容忽视。
幼小衔接≠幼小衔接暑假班
有的家长热衷于寻找幼小衔接类的教育机构,而忽略了自身和家庭所应发挥的关键性作用。于是就出现了一种怪现象,整个暑假,家长们就忙着把孩子送到各种班,而当孩子回到家里后,什么也不管,完全把幼小衔接置于脑后。
事实上,需要经历幼小衔接这个适应过程的,既有孩子,也有家长。家长需要和孩子一起,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完成自我角色转变,帮孩子更加从容地进入小学。
急于求成,过分焦虑,期待过高
随着孩子升入小学,很多家长内心忐忑、焦虑,生怕孩子适应不了紧张的小学生活,也怕孩子输在小学的“起跑线”上。
因此,家长应怀有一颗平常心,孩子需要一段适应期,家长也不要急于求成。不用担心老师因此就会不重视、不喜欢孩子,他们最厌烦的其实是不懂教育也不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
3
掌握四个招法
1
潜移默化,引导孩子对小学向往
一般来说,6岁左右的孩子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具备了上小学的条件,时时刻刻都流露出对小学的向往之情。家长要实时地进行激发和引导。
错误示范:
有的家长习惯了简单粗暴,有时候会吓唬孩子:“我管不了你,上小学了老师会好好收拾你。”“连十分钟也坐不住,你就等着让老师罚站吧!”听到这些语言,幼儿对小学还有什么向往与企盼?大概就只剩下恐惧与不安了。
2
大胆放手,锻炼孩子的自主能力
在幼儿园,孩子是处于被照顾的地位,而小学教育强调孩子们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因此,家长们要密切关注,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1)日常生活方面
教会孩子自己穿衣、吃饭、睡觉,自己照顾自己,家长不要包办代替。
有意识地培养幼儿自己整理书包,自己安排作息时间,教育幼儿要有纪律观念,遵守各种规则,可以制定一些家庭的奖罚制度。例如,孩子不好好吃饭罚倒垃圾等等。
在家中可为幼儿创设一方属于他自己的小天地,引导他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
(2)人际交往方面
注意培养孩子与人沟通的能力,带孩子多出去走走,消除孩子对陌生人的畏怯心理,多让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增强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在平时生活中,家长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的一些见闻,诱导孩子也学会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心声,分享自己的食物和玩具。
家长还可以让孩子邀请其他小伙伴到家里做客,让孩子以小主人的身份招待小伙伴。
3
严格要求,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很多孩子考不好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学不好,而是因为粗心大意、上课不认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欠缺等造成的。因此,我们更需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而不是仅仅把目光聚焦在孩子的每一次考试和分数上面。
对于家庭作业,家长可以适当陪同孩子一起做,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家长就必须逐步放手,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做作业始终是孩子的事,家长的主要任务是督促和检查,绝不是代劳。
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给孩子准备一个房间,一个学习桌。学习桌最好不和电视、电脑放在同一个房间,书桌旁要多放些孩子喜欢的绘本故事书,还要放个普通的小闹钟,不要有吸引孩子玩耍的摆设物。
4
厚积薄发,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小学是“零起点”教学,但不等于孩子可以“零准备”入学。
我们不提倡提前学习,也不鼓励让孩子过早写字,如果孩子上小学后对课堂内容失去了新鲜感,就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再说这些学习内容孩子上学后完全能够接受。但是,家长还是要给孩子做些学习准备,避免因为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太差,因而造成孩子学习上的障碍。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孩子入学后的知识学习和理解能力都是极大的帮助。为幼儿选择图文并茂、以图画为主的图画书,让幼儿在画面和故事内容的吸引下逐渐喜欢上读书,在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进行随机识字和游戏识字。
4
对照12个重点问题
幼小衔接,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不妨对照以下问题,看看孩子究竟做得怎么样,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
孩子是否对入小学充满期待与向往?
孩子是否能与周围同伴友好相处?
孩子离开家人,进入陌生环境后是否会沮丧?
孩子是否能自然地与家人以外的人交往?
孩子对阅读是否感兴趣?在阅读一遍故事后是否能回答相关的问题?
孩子是否能独立完成系鞋带、戴围巾、收拾玩具、整理书包等事情?
孩子是否会照顾自己,如主动饮水、根据冷热穿脱衣服、独自按时睡眠?
孩子是否会重复简单的口信?
孩子是否能熟练地使用纸、颜料、剪刀、胶水、水彩笔等物品?
孩子是否能同时记住两个或三个任务,并执行这些任务?
孩子是否能说出自己的家庭地址和家人的姓名、电话号码?
孩子是否会承认自己不懂,而主动请求帮助?
幼小衔接,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包罗万象的话题,本文也只是从家长力所能及的角度给与了几点建议。其实,任何时候家长都要把握两个原则。
其一,和孩子共同成长,多给孩子鼓励和肯定,提供情感上的支持,不要随便责骂孩子,学会跟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二,保持家校沟通、互动,积极向老师了解情况,争取老师的支持和配合,携手助力孩子的成长。
通往小学的列车已经出发,让我们家园携手,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一同努力吧!
文字编辑:张晓惠
图文编辑:吕 纯
责任编辑:吴秋赟
总 编:方 芳
公众号ID
ZHY85335502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