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窗口 | “妈妈,我能玩一下手机吗?”不同的答复,决定孩子的未来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窗口 | “妈妈,我能玩一下手机吗?”不同的答复,决定孩子的未来-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现在,很多孩子在家对自己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妈妈(爸爸)我想玩手机。


不同的家长面对孩子同样的请求时,会做出不同的反应。


面对孩子要求玩手机的请求时,不同家长给出的不同回复,有可能会决定着孩子的未来。


手机是把双刃剑,如何教孩子合理利用手机,是我们的永恒的课题。


窗口 | “妈妈,我能玩一下手机吗?”不同的答复,决定孩子的未来-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手机是如何毁掉孩子的呢


? 智能手机影响儿童健康


智能手机伤害孩子视力,导致孩子失明或者伤害孩子颈椎,导致孩子颈椎变形的新闻屡见不鲜,这些伤害都是有形的,可以眼见为实的。另外,沉迷智能手机的孩子常常会对运动锻炼表现出消极态度,导致运动能力低下,进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 手机让孩子患上抑郁症


有专家表示,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越多,越喜欢宅在家里的人,患上抑郁症的几率就越高,经常玩手机的孩子患抑郁症的比例远高于一般孩子。


? 手机损伤脑神经


孩子的生理构造和生理形态与成人不同,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电设备产生的电磁波辐射对儿童神经系统的伤害远大于成人,过度接触电磁波辐射对儿童健康状况和认知力会产生一定影响。


? 手机耽误孩子学习


喜欢玩手机的孩子,习惯了手机带来的轻松愉悦的信息,对知识学习感到鼓噪乏味,学习成绩下降,受到指责后更需要在手机网络里找到慰藉,形成恶性循环之后,孩子逐渐丧失求知欲,产生厌学情绪。



整天沉迷于手机世界里,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精力自然就少了,久而久之,学习成绩必然下滑。


窗口 | “妈妈,我能玩一下手机吗?”不同的答复,决定孩子的未来-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窗口 | “妈妈,我能玩一下手机吗?”不同的答复,决定孩子的未来-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1-3岁: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手机


幼儿的视网膜要到12岁才能发育完善,在此之前都应该尽量少接触手机类电子产品。

两三岁接触电子产品(手机游戏/电视)越多的小朋友,在七八岁发生注意力障碍(比如多动症)的可能性也越大。


建议:


  • 父母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多与孩子互动、主动更新孩子的玩具等。


  • 父母手机中拒绝下载任何游戏,以防孩子因游戏上瘾而索要手机玩。


  • 如果孩子对手机好奇,可向孩子示范打电话、发语音、拍照片等,建立孩子对手机用途的正确认知。


3-6岁: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手机游戏


不少父母为了图一时清净,偶尔会把孩子丢给手机游戏“照看”。但3-6岁的孩子还小,自控力不足,一旦接触游戏,极易上瘾。


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适当接触手机,如让孩子明白手机可拨打电话、可与人聊天、视频等基本用途,但一定要远离手机游戏。


建议:


  • 父母家人手机去娱乐化,即删除游戏、音乐、视频等各类会吸引孩子的APP。即便孩子想要玩手机,除了翻翻相册、拍拍照,也不会觉得有趣,自然不会一直缠着父母要手机玩。


  • 积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多与孩子共读儿童绘本。(绘本的颜色和故事性,对孩子吸引力也比较大,只要孩子爱上阅读,基本不会想着要玩手机了。)


  • 丰富孩子的生活经历,多带孩子外出体验大自然,鼓励孩子多结交朋友。


窗口 | “妈妈,我能玩一下手机吗?”不同的答复,决定孩子的未来-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7-12岁:针对手机问题不宜强势打压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进入了心理叛逆期的第二阶段,即儿童叛逆期。


处在叛逆期的孩子,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会变得固执又脾气暴躁,有时讲起来道理来,怼得爸妈都无语。


面对孩子沉迷手机,很多父母常用的方式是:一用父母身份强压(我说了不许玩就是不许玩/再玩就没饭吃了/再玩就揍你);二是用亲子关系威胁(再玩就不要你了/再玩就不喜欢你了)


这两种方法,弊大于利。长此以往,不仅会严重破坏亲子关系,还会加重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和沉迷。


建议:


  • 与孩子协商规定玩手机的时长、次数,作为必须遵守的规则,如若违反,可以承担家务为责罚手段。


  • 家长要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动机,目标是“孩子停止玩手机游戏”,而不是“孩子乖乖地停止手机游戏”允许孩子出现顶嘴、哭闹等不满情绪。


  • 家长要试着理解孩子的感受和立场,如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先完成作业再玩手机,不要说“现在立刻去做作业”,而是说“我知道这个游戏很好玩,但你必须先完成作业。我看着你玩儿完这一局,然后你就去做作业,可以吗?”


12-18岁:适当干预,引导孩子合理利用手机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青春期的前奏,思想认知水平较高,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父母应坚持适当干预、合理利用。直接没收或生气吼骂、甚至是暴打一顿,都是治标不治根的做法。


手机就像一把双刃剑,能伤害孩子,但也能帮助孩子,关键在于如何使用。


建议:


  • 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给予孩子一定的个人空间。很多青少年沉迷手机,是因为对性的好奇,父母可试探询问并委婉教育。如通过微信、扣扣或邮件的方式,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性知识等。


  • 有了沟通和信任后,与孩子一起协商制定玩手机的规则,如是否可以带去学校玩、什么时候可以玩手机、一次可以玩多久、如果超时会有怎样的惩罚等。


  • 正确看待孩子使用手机,引导孩子合理利用手机的正面效应,如手机上阅读电子书籍更方便、手机搜索学习信息等。


好的父母用心关爱孩子、倾听孩子、指引孩子,而不是扔给孩子一部手机。


一部小手机,往往藏着做父母的哲学,也藏着孩子的未来。


内容来源于公众平台:幼教综合服务平台



窗口 | “妈妈,我能玩一下手机吗?”不同的答复,决定孩子的未来-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关注我们

窗口 | “妈妈,我能玩一下手机吗?”不同的答复,决定孩子的未来-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公众号ID:优师教研

杭州市实验幼儿园

许你快乐成长童年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杭州市实验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杭州市实验幼儿园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窗口 | “妈妈,我能玩一下手机吗?”不同的答复,决定孩子的未来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