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帮助孩子寻找生命的支点
每一个儿童,都有一个小世界!
他们在自我的小小世界里,触摸、感知、倾听、理解,用充满着好奇的眼睛探索着未知领域的秘密,用童言稚语装点生命的惊喜!
在欢声笑语的幼儿园里,每天孩子们都在这里上演着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我们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因为总有一天,孩子会长大,总有一天,你想要回忆孩子成长中的点滴,总有一天,当你回忆起这些点滴时,你会悄然欣喜!
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这里每天发生着不同的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又包含着很深的育儿道理和值得幼儿园老师、家长深思的问题。
从2019年新年第一天开始,成都市第一幼儿园将推出大型幼儿成长纪实——《成都一幼的1001个成长故事》,幼儿园将每天精选一个在幼儿园发生的故事,通过情景再现、老师解读、家长指导等内容来指导老师和家长更加科学的育儿,认识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
关于孩子们的故事,我们慢慢地讲,你细细地品,用“最长情的告白”陪伴孩子们的成长!
情景正在发生
今天是玩具分享日,孩子们都带来自己喜欢的玩具一起玩,有的是玩具车,有的是洋娃娃、玩具枪、积木等等……
游戏时间快要结束了,楠楠找到我:“老师,我喜欢年年的警车,我可以和年年交换玩具带回家玩吗?”
楠楠一脸期待地看着我。
我笑着摸摸他的头:“楠楠,警车是年年的玩具,你可以和他商量一下,他如果同意你们就可以交换,交换时间也是你们自己商量好吗?”
楠楠高兴地跑过去给年年谈交换的意愿。
放学时,他俩各自拿着对方的玩具高兴的等待放学排队。
我走到他们的面前:“交换了玩具回去给爸爸妈妈说一下自己的原因,记住爱护好朋友的玩具,按照约定时间还给好朋友哦。”
幼儿园老师说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分享的自由,同时帮助孩子正确区分分享、交换和占有。也要告诉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的意愿。
到了5岁左右,孩子必然开始喜欢和他人分享物品,这是一种成长的规律。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给不给别人自己有决定权、拿别人的东西要征得别人的同意。这是孩子们交往的原则。
写给家长的话
1、在孩子2-3岁的时候,家长需要清楚孩子的“物权意识”在萌芽,对于物品敏感。对待孩子的“霸道”和“占有欲”相关问题要宽容,这是孩子年龄特点决定的。
2、在孩子3-4岁的时候,逐步引导孩子体会分享的乐趣。首先要让孩子多多体会“被分享”,不要强求孩子做到如成人般的主动分享。
3、当孩子在“被分享”中感受到了父母与周围人的爱意和接纳,引导孩子说出“被分享”的感受。比如你可以问孩子“你最喜欢和谁一起玩旦旦龙?”等。
4、引导孩子尝试“交换玩具”或者“轮流玩耍”。做好了以上逐步的铺垫之后,大概在5岁左右,在玩游戏的时候,引导孩子交换玩具。孩子通常就能做的很好了。
5、家长口中不必过分强调“分享”和“谦让”这两个词。幼儿的认知里对这两个词并没有主观认识,幼儿往往会认为分享和谦让就意味着要付出“代价”。家长可以想办法,让孩子在分享的过程中,获得其他的补偿或快乐。
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用爱帮助儿童寻找生命的支点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