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ID:cd1you
用爱帮助孩子寻找生命的支点
每一个儿童,都有一个小世界!
他们在自我的小小世界里,触摸、感知、倾听、理解,用充满着好奇的眼睛探索着未知领域的秘密,用童言稚语装点生命的惊喜!
在欢声笑语的幼儿园里,每天孩子们都在这里上演着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我们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因为总有一天,孩子会长大,总有一天,你想要回忆孩子成长中的点滴,总有一天,当你回忆起这些点滴时,你会悄然欣喜!
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这里每天发生着不同的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又包含着很深的育儿道理和值得幼儿园老师、家长深思的问题。
告别2018,从2019年新年第一天开始,成都市第一幼儿园将推出大型幼儿成长纪实——《成都一幼的1001个成长故事》,幼儿园将每天精选一个在幼儿园发生的故事,通过情景再现、老师解读、家长指导等内容来指导老师和家长更加科学的育儿,认识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
关于孩子们的故事,我们慢慢地讲,你细细地品,用“最长情的告白”陪伴孩子们的成长!
《3-6岁儿童发展指南》提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
情景正在发生
外出活动时,老师请乐乐帮忙提汗巾筐。蓬
蓬跑到乐乐身边,伸手拿过汗巾筐,乐乐不给,蓬蓬便开始坐在地上哭闹,口中嚷着:“我就要,我就要!”
小朋友们都排好了队准备进行户外活动,蓬蓬跑到最前面说:“我要站第一个!”
老师说:“蓬蓬,你刚刚过来,请到后面排队。”
蓬蓬又跺着脚哭闹起来:“我就要站第一个,我就要站第一个!”
幼儿园老师说
学龄前的孩子正值自我意识高度膨胀的发展期,以自我为中心,只做自己想做的事,同时也偏爱一致性与可预期的事,当自身需求没有获得满足时,由于表达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有限,孩子有时会以哭闹的方式来宣泄不满。
其实,孩子的“耍赖”也是一种测试成人底线与处理方法的特有方式。如果孩子每次都能通过哭闹达到目的,那么孩子会自然而然的认为“耍赖”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成人的规劝、要求会渐渐失效,也会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原则、底线是可以因哭闹而更改的。当然,如果孩子的需求或欲望无法被满足,出现情绪起伏是可以理解,成人要有意识的进行安抚,并且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和宣泄。若是孩子一哭闹就放弃原则立刻妥协退让,孩子就学到“会吵就有糖吃”,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无法接受外界规范及要求,凡事只求自己开心,而不理会他人的言语和感受。
写给家长的话
1. 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表达和调控情绪,成人也应该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情绪,如生气时不乱发脾气,不迁怒于他人等,为幼儿做出榜样。
2. 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比如 :幼儿发脾气时不硬性压制,等其平静后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可以接受的。不要因怕他哭而不批评,要清楚地说明错在哪里。既不要斥责,也不能无原则迁就。
3. 在孩子“耍赖”时,不要过多的关注或满足。可以在孩子情绪平稳的时候,共同协商一个奖励的制度,培养他通过努力达成愿望的良好品质。
4. 有进步及时鼓励。如果看到孩子在情绪控制和表达方面有了进步,要及时表扬和鼓励,采用一些奖励方法去强化他的行为,比如去给他一个拥抱或亲吻。
◎ 想分享给朋友?请点击右上角【…】,将内容【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你也可以【分享到微博】,或【复制链接】进行分享。
◎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微信,请点击右上角【…】,选择【查看公众号】,再点击右上角的【…】,将我们【推介给朋友】。
◎ 如果您还想浏览更多内容,请点击右上角【…】,选择【查看公众号】,点击关注,即可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微信公众号ID:cd1you
用爱帮助儿童寻找生命的支点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