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ID:优师教研
用爱帮助孩子寻找生命的支点
每一个儿童,都有一个小世界!
他们在自我的小小世界里,触摸、感知、倾听、理解,用充满着好奇的眼睛探索着未知领域的秘密,用童言稚语装点生命的惊喜!
在欢声笑语的幼儿园里,每天孩子们都在这里上演着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我们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因为总有一天,孩子会长大,总有一天,你想要回忆孩子成长中的点滴,总有一天,当你回忆起这些点滴时,你会悄然欣喜!
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这里每天发生着不同的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又包含着很深的育儿道理和值得幼儿园老师、家长深思的问题。
告别2018,从2019年新年第一天开始,成都市第一幼儿园将推出大型幼儿成长纪实——《成都一幼的1001个成长故事》,幼儿园将每天精选一个在幼儿园发生的故事,通过情景再现、老师解读、家长指导等内容来指导老师和家长更加科学的育儿,认识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
关于孩子们的故事,我们慢慢地讲,你细细地品,用“最长情的告白”陪伴孩子们的成长!
情景正在发生
集教活动结束后,准备让小朋友们解便洗手喝牛奶。为了培养小朋友良好的行为习惯,洗手前老师提醒小朋友们:“要双手拿杯子,一只手拿杯把,一只手扶杯肚。”
小朋友解便洗手拿杯子倒牛奶,然后双手端着装有牛奶的杯子小心翼翼地回到自己的座位。
茹茹洗完手来水杯架前,手捏着杯口,拿出杯子,然后双手拿着杯子准备去倒牛奶。
我看到茹茹这样拿杯子后就走过去提醒她:“茹茹,老师说的杯子应该怎么拿呀?”茹茹停了一下,低下头说:“两只手拿!”我继续问到:“那从杯架拿杯子的时应该怎么拿?”茹茹表情凝重,看着我不说话。
见茹茹不说话,我带着茹茹走到杯架,对她说:“宝贝,从杯架拿杯子时应该拿杯把,不能捏杯口,我们把杯子放回杯架,再重新拿一次,好吗?”茹茹把杯子放回杯架,然后重新拿了杯子。
幼儿园老师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2-4岁的孩子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期,这个阶段应该时刻注意规范孩子的行为习惯。低年龄段的孩子处于前运算阶段,思维具有单向性与不可逆转性。难以把“如何拿杯子”的方法迁移到“如何从杯架拿杯子”上。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规范幼儿行为规范时,应该精准细致。
写给家长的话
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父母的细心与持续坚持。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
对孩子提要求时,语言应该简单易懂,提示准确细致,如提醒小朋友坐好时可以说“小背挺直”“小脚放好”,而不是直接说“请你坐好”。每次提的要求不易过多,1-2条为宜,太多会适得其反,孩子反而一条都记不住。
对孩子的日常行为规范要前后统一,不能常常改变自己对孩子的要求。如果家里有多个人带孩子,那大家对孩子的要求一致。不然孩子的行为规范就很难建立,孩子的好习惯就很难养成。提要求后就要坚持,家长需要在过程中去观察,及时给孩子的行为做出回应,做得好的及时鼓励肯定,好习惯需要不断的练习才能习得。
◎ 想分享给朋友?请点击右上角【…】,将内容【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你也可以【分享到微博】,或【复制链接】进行分享。
◎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微信,请点击右上角【…】,选择【查看公众号】,再点击右上角的【…】,将我们【推介给朋友】。
◎ 如果您还想浏览更多内容,请点击右上角【…】,选择【查看公众号】,点击关注,即可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微信公众号ID:优师教研
用爱帮助儿童寻找生命的支点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