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ID:优师教研
用爱帮助孩子寻找生命的支点
每一个儿童,都有一个小世界!
他们在自我的小小世界里,触摸、感知、倾听、理解,用充满着好奇的眼睛探索着未知领域的秘密,用童言稚语装点生命的惊喜!
在欢声笑语的幼儿园里,每天孩子们都在这里上演着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我们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因为总有一天,孩子会长大,总有一天,你想要回忆孩子成长中的点滴,总有一天,当你回忆起这些点滴时,你会悄然欣喜!
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这里每天发生着不同的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又包含着很深的育儿道理和值得幼儿园老师、家长深思的问题。
告别2018,从2019年新年第一天开始,成都市第一幼儿园将推出大型幼儿成长纪实——《成都一幼的1001个成长故事》,幼儿园将每天精选一个在幼儿园发生的故事,通过情景再现、老师解读、家长指导等内容来指导老师和家长更加科学的育儿,认识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
关于孩子们的故事,我们慢慢地讲,你细细地品,用“最长情的告白”陪伴孩子们的成长!
情景正在发生
希希和糖果在玩过家家,只听见“哇”的一声,原来是希希哭了。
我走上前问“希希,你怎么啦?”
“她抢我的锅铲!”希希指着糖果说。
“糖果你为什么要和他抢东西呀?”我把糖果拉到面前,轻声问她。
“他不把锅铲给我用,我在炒菜!”糖果大声的回答,手里还紧紧的握着锅铲。
我又问她:“你们今天在娃娃家里做什么呢?”
“我当的妈妈,我当的爸爸”他们异口同声地告诉我。
“那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家里会不会抢东西呀?”他们两个直摇头。
“对呀,爸爸妈妈是一家人,要相亲相爱,你们今天当的是爸爸妈妈,所以也要相互谦让,好吗?”他们俩听了以后使劲地点了点头。
幼儿园老师说
娃娃家是学龄前儿童喜欢并善于模仿学习的角色游戏。2-3岁的托班孩子,在游戏表征上水平大都只是停留在摆弄玩具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渐渐有了角色的概念,游戏过程中就经常会代入“爸爸、妈妈、孩子”这样的角色。但他们真正玩游戏的时候又经常会忘记自己扮演的角色,特别是当幼儿之间出现共同争夺某一件他们共同喜欢的东西的时候,他们就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角色,于是就出现了“爸爸”和“妈妈”争夺东西的场面。
写给家长的话
在幼儿园里老师要对孩子进行合理的引导,同时也需要家长与老师达成一致,家园共育,摆正好孩子在家中位置,注意随机引导,很多孩子的不良习惯是在从小时候的养育中开始的。
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是模仿学习,特别是行为习惯的模仿,作为家长和教师我们应该要有意识的为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当孩子不愿意与他人分享玩具时,作家长就应以平等的身份去跟幼儿交流,如:我们一起玩可以吗?你先玩,过会儿我们再玩,你觉得这样行吗?等等。
让幼儿从简单地进行模仿学习,逐渐变为自己成功交往的经验,经常这样与幼儿商量讨论,孩子的负面行为自然会得到改善。
同时,在家庭教育中应教给孩子简单的交往语言,喜欢听故事是学前幼儿的共同特点,如果我们把想教育的内容含在故事情节当中,他们仍然不能理解,我们还可以把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反复地讲在故事当中,如:小鸡对小鸭说:“你的大皮球让我玩一会儿好吗?”小鸡对小猴说:”你的小汽车让我玩一会儿好吗?”让孩子知道说这样一句话,对方就能够高兴地把玩具给自己玩,然后在生活中,成人要提醒孩子去使用这样的语言,并帮助他感受成功,让幼儿在潜意识中产生抢玩具不对的印象。
◎ 想分享给朋友?请点击右上角【…】,将内容【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你也可以【分享到微博】,或【复制链接】进行分享。
◎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微信,请点击右上角【…】,选择【查看公众号】,再点击右上角的【…】,将我们【推介给朋友】。
◎ 如果您还想浏览更多内容,请点击右上角【…】,选择【查看公众号】,点击关注,即可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微信公众号ID:优师教研
用爱帮助儿童寻找生命的支点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