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进一步发挥课程园本化教研在教育研究中的优势作用,2018年10月9日中午,丽水市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大洋园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完整课程”视角下的课程园本化教研活动即课程园本化月后审议研讨会。
聚焦课程找问题
“什么是完整儿童课程?”“完整儿童活动课程如何进行园本化实施?”在经过一个月的初次使用后,老师们对新教材又有什么样的体会呢?……带着一连串问题和困惑,教研组在研讨前梳理出以下重点内容:1.各年段有针对性地对新教材《幼儿园完整儿童活动课程》的解读。2.各年段在新教材使用后,对上一个主题的开展进行反思,对下一个月的主题进行前审议,3.交流“课程园本化”建设的经验。
专题学习促认识
研讨前,教研组组织大家学习了9月8日省特级教师李小玲园长作的“完整儿童活动课程指导”专题讲座内容。金老师再用实例对“园本化课程 课程园本化”、“园本课程方案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作了解释和梳理,使教师们对这几个概念有更深的认识。大家认为大洋园园本课程的建设,应立足本园实际,围绕和之乐特色课程,以完整课程的视角出发,对正在使用的《幼儿园完整活动课程》需进行园本化的审议、增删、重构,努力形成一套符合自己园区特色的园本课程。
分组交流谈体会
大班段组长赖晓涛老师整理了大班段研讨资料,将大班段前月主题《特别的我》进行简单总结反思,指出不足。对本月《大中国》主题进行园本化改编的活动具体向大家做了介绍,她表示努力把本主题做细做深。抛出了大家共同的问题:如何把握主题的“预设与生成”?
中班段长徐秀珍老师整理了中班段研讨资料,他们非常肯定新教材《幼儿园完整儿童活动课程》配套材料的丰富性和实用性。同时也用PPT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了年段上个月主题《我做哥哥姐姐啦》进行园本化课程生成非常成功的地方,比如:一对一进班《照顾弟弟妹妹》;《找弟弟妹妹做朋友》。他们的困惑:如何做到把“和之乐”课程特色更好地融入到主题教学当中?
小班段长叶珍老师针对小班段孩子的年龄特点,阐述了本学期主题选择的思路和主题网络架构,以及上个月课程园本化在小班实施遇到的困难,比如小班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生成课程的能力还不成熟,多数在老师的安排下展开活动,所以生成的课程几乎没有,这样会不会和园本化课程架构的要求相违背。
思维碰撞解困惑
就各个年段提出的困惑,老师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1.一个主题的开展要追随幼儿的兴趣,老师要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对生成主题作深入的实施,还要充分利用身边和周围的环境资源,让这些环境成为幼儿园的课程资源。老师们认为实施时间是预设的,要给课程留有空间,给师幼有弹性的时间。
2.“和之乐”特色课程是我们的园区特色课程,是园本课程的一部分,特色不能丢,老师们要有计划地开展,努力钻研教材,选择合适的教材进行园本化处理,寻找和主题相切合的音乐课程。
3.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创新上的不足,但是老师不能以此为理由,不可蜻蜓点水形式化地实施主题教学,老师们要注重课程的适宜性,它更需要小班老师细心地观察发现孩子感兴趣的节点,培养孩子爱观察、爱探索、爱学习的兴趣,要发现儿童,发现课程。
通过这样的研讨活动,使教师对新课程有了更多的认识,初步明确了新教材的操作思路。借助这样的教研机会给大家搭建了一个互相学习、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交流平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本 期
编辑|吴志强
审核|张琦敏
不忘初心 勇敢前行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丽水市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