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3日寒风凛冽,初雪来临,钟楼区幼儿亲近自然教育孙娜工作室的全体老师热情不减,齐聚盛菊影幼儿园进行工作室第十次活动。本次活动将围绕“关注亲自然教育中幼儿核心经验的获得”及“幼儿园自然角创设策略”进行专题研讨。
第一环节是观摩三节主题教育亲自然教育活动。盛菊影幼儿园陈丹老师的大班综合活动《它到哪里去了》,引导幼儿感受季节更替的自然物、自然景象,在领略大自然的丰富多姿的过程中,体验“三种自然循环”的感性经验,激发热爱家乡的山水,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工作室成员庄苏琛的大班科学《有趣的膨胀》选材从幼儿兴趣入手,以生活中孩子感兴趣的膨胀现象为研究内容,通过实验引导幼儿主动探索,感受并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并获得相关探索经验,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工作室领衔人孙娜老师带给大家带来的大班科学《蜜蜂筑巢》,关注了幼儿仔细观察、合作探究的经验获得。活动内容紧扣目标,几个环节紧密相连,一个环节解决一个问题,层层递进,巧妙地利用长方体砖形材料,让幼儿在玩中学,发现共边并搭建蜂巢。
教学课例展示环节之后,工作室成员赵黎进行了经验分享,开展了讲座《让幼儿成为自然角的主人》。赵老师认为自然角的创设应该是一个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间相互理解、沟通与合作的过程。自然角除了老师的努力、幼儿的参与、同样也需要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赵老师给我们带来的一个个小故事、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我们仿佛看到了孩子们真正成为了自然角活动的主人。
在研讨环节,工作室领衔人孙娜老师分别对这三节课进行点评、反思,工作室成员们畅谈了自己的听课感受,就三节课中幼儿核心经验的获得与亲自然教育活动的选材、亲自然教育活动与主题活动的融合策略开展了讨论,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一次研究活动就是一次历练,就会有一分收获。在研究伙伴们的结伴同行中,工作室成员们将坚定地走在对亲近自然教育的不断实践、反思、研究和探索的路上,相信大家的努力定会让研究道路走得更宽更远更好。(工作室 赵黎报道)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常州市钟楼区西林街道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