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调查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调查-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调查-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做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


幼儿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应该成为完整的劳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的培养应从幼儿阶段开始。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家长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他人,其劳动教育观念是影响幼儿劳动教育开展的关键因素。深入了解他们的劳动教育观念,有助于发现劳动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为更好地实施劳动教育提出方案和建议。


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调查-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110名幼儿园教师和100名幼儿家长为调查对象。幼儿园教师的平均年龄为26岁,其中23岁以下的48名(43.6%),24—27岁的34名(30.9%),28岁以上的28名(25.5%)。15年教龄的教师有80名(72.7%),610年教龄和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各15名(13.6%)。53名教师(48.2%)为专科及以下学历,52名教师(47.3%)为本科学历,5名教师(4.5%)为研究生学历。


幼儿家长中男性有34名(34%),女性有66名(66%)。家长的平均年龄为35岁,其中29岁及以下的有10名(10%),3039岁的有69名(69%),40岁及以上的有21名(21%)。专科及以下学历的家长为25名(25%),本科学历的家长为44名(44%),研究生学历的家长为31名(31%)。


研究工具


教育观念涉及教育的本质观、价值观、功能观、目的观等核心层面。〔1〕由于已有研究中关于劳动教育观念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在梳理国家政策文件与权威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幼儿劳动教育观念问卷》,并将其作为研究工具。该问卷将幼儿劳动教育观念分为劳动教育目标观、内容观、途径观、意义观4个维度。原问卷共22个项目,根据题目与总分的相关、因子载荷等指标删除5个项目后修订的问卷共17个项目。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从1到5依次为“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


数据处理


本研究通过问卷星向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家长发放问卷,采用SPSS22.0和AMOS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调查-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幼儿劳动教育观念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1.项目分析


运用题总相关的方法,计算每个项目与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发现,有5个项目与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小于0.3,需要剔除,其余大部分项目与总分相关系数范围在0.6460.817之间。此外,以平均分前27%的高分组和后27%的低分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高分组在所有项目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低分组(p<0.05)。因此,本研究最终保留17个题项,分为目标观(3个项目)、内容观(4个项目)、途径观(6个项目)、意义观(4个项目)4个维度,并对每个维度进行了界定。目标观指对幼儿劳动教育目标的认识和看法(如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帮助幼儿形成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的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内容观指对幼儿劳动教育所包含内容的认识和看法(如幼儿的劳动强调以照料自我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途径观指对如何组织和实施幼儿劳动教育的认识和看法(如幼儿劳动教育需要幼儿园和家庭双方合作共同实施),意义观指对幼儿劳动教育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和看法(如幼儿在劳动中既动手又动脑,还可以提高创造能力)。


2.验证性因素分析


本研究采用极大似然法对幼儿劳动教育观念的4因素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该模型的拟合指数如表1所示。


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调查-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本研究的模型拟合指数均满足Kline推荐使用的模型拟合指数的参考标准(χ2/df<3,CFI≥0.9,NNFI≥0.9,RMSEA<0.08),〔2〕说明本研究所建构的4因素幼儿劳动教育观念模型拟合度良好,可以作为后续研究的工具。


3.信度分析


本研究以Cronbach’s α系数、分半信度作为问卷的信度指标。结果发现,《幼儿劳动教育观念问卷》中劳动教育观念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在0.90.967之间,分半信度在0.90.973之间,表明各维度与问卷所测量的内容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


幼儿园教师的劳动教育观念


1.幼儿园教师劳动教育观念的总体状况


为了解目前幼儿园教师劳动教育观念的总体状况,本研究从4个维度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幼儿园教师的劳动教育观念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其中,意义观的均值最高,这表明幼儿园教师充分认可劳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肯定它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价值,能认识到劳动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它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促进作用。但相对来讲,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劳动教育包含哪些内容还不是特别清楚。


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调查-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2.不同年龄的幼儿园教师劳动教育观念的差异比较


将幼儿园教师的年龄作为分组变量,劳动教育观念的总分及4个维度上的得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不同年龄的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劳动教育的目标观上存在着显著差异(F=3.525,p<0.05),其中28岁及以上的教师对幼儿劳动教育目标的认知高于2427岁的教师,2427岁的教师对幼儿劳动教育目标的认知又显著高于23岁及以下的教师。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劳动教育目标的认知逐渐清晰,年龄大一些的教师对劳动教育目标的定位更加准确,也更能抓住劳动教育的核心和本质。


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调查-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3.不同学历的幼儿园教师劳动教育观念的差异比较


将幼儿园教师的学历作为分组变量,幼儿劳动教育观念的总分及4个维度上的得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幼儿园教师的劳动教育观念不存在学历上的差异,并没有出现学历越高得分越高的现象。


幼儿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


1.幼儿家长劳动教育观念的总体状况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同样是实施幼儿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本研究从总分及4个维度上的得分对幼儿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从表4可以看出,幼儿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总体上也处于较高水平,4个维度的均值在4.314.46之间。其中,意义观的均值最高,内容观的均值最低,这与幼儿园教师的劳动教育观念表现出一致的特点。这说明,幼儿家长同样非常积极地看待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但对应该让孩子参加哪些方面劳动的认知还不完全。


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调查-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2.不同年龄的幼儿家长劳动教育观念的差异比较


将幼儿家长的年龄作为分组变量,劳动教育观念的总分及4个维度上的得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不同年龄幼儿家长在劳动教育的目标观(F=4.555,p<0.05)、内容观(F=6.201,p<0.01)、意义观(F=4.072,p<0.05)及总分(F=4.575,p<0.05)上均存在显著差异,3039岁和40岁及以上两个年龄段的幼儿家长,在目标观、内容观、意义观上的得分及总分都显著高于29岁及以下年龄段的家长。这说明,“70后”“80后”的幼儿家长比“90后”的幼儿家长对待劳动教育的态度更加积极,对幼儿劳动教育目标、内容的认知也更明确。


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调查-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3.不同学历的幼儿家长劳动教育观念的差异比较


将幼儿家长的学历作为分组变量,劳动教育观念的总分及4个维度上的得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幼儿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不存在学历上的差异。


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调查-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家长都普遍认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对劳动教育内容的认知还不够清晰


调查结果表明,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家长对幼儿劳动教育都抱有非常积极的态度,对劳动教育的目标也有比较清晰的认知。幼儿园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熟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而且劳动教育在我国幼儿教育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也一直是幼儿园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陈鹤琴、张雪门等现代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对劳动教育都有过专门的论述。例如,张雪门先生在谈到幼稚园选择教材的标准时,第一条就明确提出“须顾到我国现实劳动意义的重要”,其中特别强调“并不是说现在刚入幼稚园的儿童就应该叫他们做工做农去;儿童这样弱小,他们哪里会做这些事,但关于农工劳动的意识和兴趣,不得不在幼稚园中开始培植”。〔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幼儿园工作规程》等学前教育指导纲领和文件中都渗透和贯穿着劳动教育的思想。例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要“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4〕因此,幼儿园教师从接受师范教育到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一直受到劳动教育思想的浸润和影响,对幼儿劳动教育会有比较充分的理解。幼儿家长虽然大多是非教育工作者,但也基本认可幼儿参与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他们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和了解,既与新闻媒体对相关政策的报道和宣传有关,也与幼儿园及教师向他们传递劳动教育的理念,引导他们在家中开展幼儿劳动教育、充分进行家园合作等分不开。


但是,通过对数据做进一步分析,发现无论是幼儿园教师还是幼儿家长,对劳动教育的内容还把握得不够准确。《意见》中明确指出,“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但教师和家长认为,幼儿年龄还小,能参与的劳动只能局限于一些家务劳动或是体能锻炼,对于幼儿园、家庭适宜开展哪些方面的劳动教育,思路还不够开阔,认识还相对模糊。特别是对于劳动教育应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的演进而与时俱进,注重新型服务性劳动选择的观点,教师和家长的认识和理解还不是很到位。其原因是幼儿园劳动教育尚处在准确定位和恰当开展的摸索阶段,有关劳动教育内容和课程架构的研究还较少,以及缺乏标志性和典型性的实践案例及成果。


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调查-幼师课件网第11张图片


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存在年龄上的差异,但不存在学历上的差异


教育观念是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在教育上的反映,受到个体直接经验、知识结构以及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发现,不同年龄的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幼儿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在总体以及目标观、内容观、意义观等多个维度上都表现出年龄上的差异。这与以往幼儿父母的年龄会对其教育观念产生影响等研究结果一致。〔5,6〕不同年代出生的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家长因其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社会环境和背景、国家政策和历史事件等不同,导致他们的劳动教育观念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90后”的父母大多是“60后”“70后”,他们对改革开放以前比较艰苦甚至贫困的生活有着极为深刻的记忆。他们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再过艰苦的日子,因此竭尽所能地为“90后”提供更富足、安逸的生活,〔7〕从而造成“90后”大多没受过艰难困苦的磨砺。因而“90后”幼儿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普遍较弱。


不同文化程度的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已有关于教师教育观念的研究基本一致。有研究发现,虽然不同文化层次之间(初中或以下、高中或中专、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的被试在教育观念的总体方面或某些子观念方面存在差异,但只是初中或以下、高中或中专、大学学历的被试之间有差异,大专与本科及以上的被试之间没有差异。〔8〕在本研究中,由于所调查的幼儿园教师普遍学历较高,较高的受教育程度使幼儿园教师能从更广泛的社会角度和政策层面去思考问题,对劳动教育也有较深入的认识和体验。研究中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幼儿家长样本量较少,因而接受高等教育是否会让幼儿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发生质的改变,需要进一步研究。


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调查-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教育观念是在一定的社会实践中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对教育问题、教育现象的主观性认识和个人看法,对教育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基于此,本研究根据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家长劳动教育观念的现状,结合对其特征及原因的分析,就如何改善他们的劳动教育观念提出以下建议。


促进幼儿园教师对劳动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内化


个体的教育观念作为一种内隐性缄默知识,往往“寄寓”于人的心灵深处,甚至不被观念主体所意识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指导思想等文件的有效落实。〔9〕本研究虽然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幼儿园教师普遍对劳动教育持有积极的认知和态度,但在随后的访谈中却发现,教师对自己劳动教育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的评价并不高,对国家的劳动教育方针政策如何落实到幼儿阶段,幼儿园各年龄段应该开展哪些劳动教育课程、具体如何开展等还存在很多疑问。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幼儿园教师正确劳动教育观念的形成过程,促进教师劳动教育观念的发展和完善。


第一,有针对性地组织劳动教育培训课程,引导教师反思和发展自己已有的劳动教育观念。幼儿园或承担教师教育的机构在设计幼儿园教师的培训课程时,应该开设劳动教育的专题培训,为教师解读国家关于劳动教育的要求和规定,同时在培训过程中关注教师已有劳动教育观念的基本状况,创造机会引导教师对自己非理性、非系统化的缄默性的劳动教育观念进行反思,并将其与国家所倡导的劳动教育理论进行比较,以培养教师对理论的解读能力。这也能为教师提供相互交流、对话的机会,使教师能在自我反思和思想的碰撞中有意识地调整、重构、升华劳动教育观念。


第二,创造机会和条件让教师在实践中验证、深化自己的劳动教育观念。教师教育观念的形成并不是教师对社会所倡导的教育理论的“克隆式”接受,教师需要做出积极的反应与主动的选择,通过本人的主观努力,才能深度内化形成能为自己所用的教育观念。〔10〕幼儿园有必要给教师一定的自主权,让教师在劳动教育实践中不断分析和检验自己劳动教育观念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将预设和想象中的观念转化为与具体情境相联系的内化的深层信念。


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调查-幼师课件网第13张图片


◆面向幼儿家长加强劳动教育的宣传和普及


《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本研究发现,大多数幼儿家长对劳动教育抱有肯定和支持的态度,劳动教育观念的总体水平较高,但教育观念本身具有内隐性和缄默性,即使家长不能真正把握劳动教育的本质、内涵等,也不排除他们在填写问卷过程中出现迎合社会期待的心理,偏向于选择相对正确的答案,从而出现家长对自身劳动教育观念评价过高的可能。幼儿园教师在访谈中就反映部分家长会把教师布置的有关劳动教育的任务作为负担,不予以回应,致使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受到一定阻力。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和引导幼儿家长形成更加科学的劳动教育观念,特别是促进“90后”幼儿家长对劳动教育的实质性认可,让家长与教师有效形成教育合力。


第一,充分发挥幼儿园对家庭的督促和指导作用。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传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一环。劳动教育后来被淡化、弱化,与家庭的教育价值观出现偏差存在一定的联系。有调查结果显示,过半的幼儿家长认为孩子来幼儿园的最主要目的是学习知识,为小学阶段的学习做准备。〔11〕幼儿家长大多为非教育工作者,较少有机会去系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幼儿园理应承担向家长传递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的任务,可以通过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劳动教育的课程,让家长感受幼儿对劳动的喜爱,及时沟通,打消家长的顾虑,从而使家长和教师形成一致的劳动教育观念。


第二,从国家和社会层面加强对劳动教育的宣传。社会风气和舆论作为外部环境和条件也会对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产生重要影响。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出现偏差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观念,唯知识论、唯学历论的功利成才观有着紧密联系。因此,社会应努力形成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的良好氛围,同时应通过多种渠道向幼儿家长宣传积极的劳动教育观念和实践路径。例如,在每年开展的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中开设有关“劳动教育”的主题,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幼儿劳动教育的目标、不同年龄段幼儿劳动教育的内容,以及如何在家庭环境中有效落实劳动教育观念等。


参考文献:

〔1〕〔9〕李召存.关于教育观念的理论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6):6-10.

〔2〕KLINE R B.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M〕.2nd ed.New York:Guilford Press,2005.

〔3〕张雪门.幼稚园教材研究 幼稚教育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王飞.中小学教师工作价值观的代际差异〔J〕.当代教育科学,2018(12):48-52.

〔6〕董莉,陈尚宝,沃建中.影响4-6岁幼儿父母教育观念的因素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6(12):54-57.

〔7〕刘淑庆.我国“90后”员工职业生态探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5,29(6):99-102.

〔8〕蔡笑岳,于龙.我国公众教育观念研究〔J〕.教育研究,2007(4):56-60.

〔10〕易凌云,庞丽娟.论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机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9):42-46.

〔11〕刘凤辉.家长的教育理念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影响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




配图/视觉中国
图文编辑/周珊

文章原载于《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21年第10期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后台输入“授权”。


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调查-幼师课件网第14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儿教育杂志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幼儿教育杂志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调查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