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如何建立长期合作的亲子模式?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转自公众号:童行学院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yMDE1MzU2Mw==&mid=2247493852&idx=1&sn=af1e43bb7e6eb932e739255f4105828e


导读:良好的亲子关系是父母一生关心的话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文中提供了行之有效的6种理念,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教导孩子,让孩子真正发自内心的与我们建立长期合作。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

童行学院(ID:tongxingplan)

 童行学院是为3-12岁孩子提供系统性通识教育的课外学院,

致力于成为儿童通识教育的引领者。

??????


越来越多的妈妈意识到,反复说教,严密监控,奖惩等高压方式并不能帮助孩子建立长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什么这些以前有用的管教方式面对如今的孩子就不管用了呢?为了与孩子建立长期合作的亲子模式到底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


Part  ONE

??烦恼不已的妈妈团


最近,我和几个多年不见的大学好友一起相约聚会。不出意外大家纷纷谈到了自家的宝贝。

一位好友惭愧地讲述了她和孩子的冲突经历:


我家儿子现在已经9岁半了,做作业十分马虎,有时漏题不做,有时连6、7岁小朋友都能计算无误的10以内加减法也能算错。


跟他说了几百次做作业要认真,做完得检查,尤其是数学计算题一定要养成打草稿的习惯。孩子听了每次都点头答应,一到执行又我行我素。


为了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只要在家我就反复叮嘱,花时间陪做。孩子哪天做得好了马上语言鼓励,物质奖励,做得不好就惩罚他让他多做。


在严密监控下,孩子的学习习惯似乎有了改进,但只要我不在他身边,他就立马恢复原状。


几位妈妈听了纷纷表示理解,自己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有着类似经历。大家无奈地说起平时和孩子起冲突的矛盾焦点,诸如:让孩子早睡早起,早晚刷牙,好好吃饭,把玩完的玩具收起来,洗澡时别玩水,按时做作业,做完作业认真检查,收拾好自己的学习用品,少玩电子游戏,做答应要做的家务……


然而,不论我们怎样苦口婆心、谆谆教诲、威逼利诱,孩子的合作却是暂时的,并没有达到期待中的长期效果。


如何建立长期合作的亲子模式?-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Part  TWO

??孩子的长期行为由什么决定?


为什么大多数家长惯常使用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反复说教,严密监视,惩罚,贿赂,都只能让孩子达成短期合作,却不能帮助孩子建立长期的行为习惯了?


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一书中,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一书中指出:一个人的长期行为从根本上来说源于内心的认同而不是外界的压力。当我们认为外界不存在强大的压力时,我们才会为自己的行为发自内心的负起责任。


这些认识对于在抚育孩子的过程中,与孩子建立长期合作的亲子模式有着重要意义。


对于我们希望孩子长期去做的事情,最好不要靠反复说教、严密监控、贿赂或威胁让他们去做,因为这些方法都属于外部压力,而外部压力只会让孩子暂时顺从我们的意愿。


如果有孩子因为这样的管教方式成功建立了长期良好的行为习惯,本质上也是因为他的内心认可了这种行为习惯而并不是因为外在的压力。


社会科学家乔纳森·弗里德曼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正好佐证了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提出的观点。


弗里德曼找来一种诱人的机器人玩具,测试一群二至四年级的小男孩的行为。


弗里德曼告诉第一组男孩们说,玩它是不对的,如果发现有人偷偷玩了这个玩具就会遭到严厉的惩罚。


之后,弗里德曼离开假装在附近严厉执法,果然很少有孩子会冒险去碰这个机器人。


然而6个星期后,弗里德曼不在时,77%的孩子都玩了之前禁止他们玩的这个机器人。


对于第二组男孩,弗里德曼这样告诉他们,这个机器人玩具是自己非常珍视的私人物品,所以在自己离开期间不要玩它,因为这样是不对的。


和第一组一样,之后弗里德曼离开,只有一个孩子碰触了这个机器人。然而6个星期后,弗里德曼不在时,第二组中的绝大部分男孩都遵守了约定,没有选择这个颇具吸引力的机器人玩具。要知道这对于7-9岁的男孩而言,克制自己不去玩喜欢的玩具是非常困难的。


对于第二组男孩,弗里德曼只是告诉他们机器人是私人物品,自己离开期间不要玩它,但并未加以额外的威胁和惩罚。


6个星期后,这些男孩仍然遵守了弗里德曼的指示,因为他们发自内心的认同了这个观念而不是源于惩罚。


如何建立长期合作的亲子模式?-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Part  THREE

??如何让孩子真正认可

我们期待他们去做的事情?


其实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对一些观念认识的越深刻、越彻底,执行起来才会越自然,越有动力。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一书中给出了行之有效的6种理念,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教导孩子,让孩子真正发自内心的与我们建立长期合作。


1、承认大环境的改变


不得不说,过去的社会更崇尚服从精神。孩子在校整整齐齐坐好,规规矩矩听老师的话,在家不敢和父母顶嘴,服从父母,在社会下级服从上级。但是,由于人权运动的发展,这一传统成为了历史。


到了21世纪的现在,整个世界风潮更加开化,文化氛围更加民主、自由、平等,鼓励个性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从前行之有效的说教、奖惩等养育技巧不断受到挑战,孩子们也在追随周围的榜样。


父母以更加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更适应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也更能得到孩子内心的认可。


2、识别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孩子的行为可以划分为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追求归属感、价值感、安全感(求存模式),第二个维度是追求能力的增长和技能的成熟(成长模式)。只有在第一个维度的基本目的达成以后,孩子才能从求存模式切换到成长模式。


比如我那个朋友在与她的儿子深入沟通以后,才猛然察觉,孩子之所以不愿意检查作业,总指望妈妈在旁边盯着他,是因为她平时工作非常繁忙,很少有时间待在家里,孩子为了得到妈妈的关注,就采用不好好完成作业的方式,希望妈妈能多陪伴他、关心他。


了解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目的后,这位朋友十分感慨,向孩子表达了自己的爱,并承诺给予孩子更多陪伴。孩子有了这样的安全感后,很快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建立长期合作的亲子模式?-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3、与孩子头脑风暴,让孩子参与一起解决问题


父母总是以为孩子好的出发点来规范孩子的行为,目的是保障孩子安全健康的成长,以及让孩子适应社会。然而当父母以惩罚、说教、控制来设定行为限制时,往往招致孩子的反叛和权利之争。


其实完全可以换种方式,在制定规则和实施行为限制时让孩子也参与进来。比如,大人和孩子可以一起头脑风暴,制定孩子看电视、外出玩耍和做作业的时间。


让孩子参与讨论,如何安排是大家都能接受并且自己也受益的。当孩子能自己选择时,就会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也更愿意遵从这样的约定。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违反了规定,不要惩罚,也不要说教,要继续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


可以问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比如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这次会违反约定?现在打算用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如何避免下次再出现同样的问题?可以不要直接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而要让孩子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孩子回答不知道,你可以给她时间让她先想一想。


4、要赢得孩子而不要赢了孩子


很多家长的管教方式是赢了孩子而不是赢得孩子。所谓赢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惩罚、说教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这样的胜利往往只能维持短暂的合作效果。而赢得孩子则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从而赢得孩子长期心甘情愿的合作。


当孩子觉得自己被尊重、被倾听、被理解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何建立长期合作的亲子模式?-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给出了赢得孩子合作的四个步骤,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达成共识。


我把简·尼尔森赢得孩子合作的四个步骤用到8岁女儿身上,发现效果的确非常好。有一次,约定结束看电视的时间到了,女儿的动画片还没播完,孩子不愿意关电视。我坚定的表示必须按照约定执行,孩子的情绪瞬间不好,游走在爆发的边缘。


在这个时刻,我向女儿表达十分理解她的感受,并坦承自己小时候也曾遭遇过同样的事情,并有过同样感受的时候,孩子的眼睛瞬间亮了。我问孩子该怎么办了?女儿平静地回答可以明天到了看电视的时间再看今天没有看完的动画。没有咆哮,没有哭泣,没有对抗,在爱的气氛中,我已悄悄赢得孩子合作的心。


如何建立长期合作的亲子模式?-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5、察觉言行背后的感觉


父母言行背后的感觉比说了什么或者做了什么更重要。孩子其实是以言行背后的感觉来理解事物的。


当一个孩子吃饭的时候不小心把汤撒到地上,成年人一句:“你怎么这么不小心了?马上清理干净。”同样的一句话,当父母以关切的语气说出来,孩子能立马领会到父母的尊重和爱意,并很愿意配合善后,将失误解决好。


但如果父母是以指责的语气说出来,孩子会在情绪层面感受到伤害,行为上容易表现为对抗,或消极合作。


我们从小得到的教育是要为犯错误而羞愧,但其实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接受自己和孩子的不完美,允许孩子在错误中学习,帮助他们做得更好,才能让孩子获得力量,并更愿意与父母合作。


6、向孩子传达爱的讯息


其实孩子的行为是与大人的行为相辅相成的。当成人改变自己的行为时,孩子的行为也会随之改变。


当成人能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时,孩子就会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归属感和价值感,在这样的基础上,他们不但行为表现更好,更愿意听取成人的建议,更容易与父母达成长期合作,而父母也能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体验到更多快乐和满足。


??结语


养育孩子的过程是一个发现之旅和探索之旅。在了解孩子、认识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也加深了对自我的认知和了解。在帮助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又何尝不是在自我成长了?


愿天下所有孩子都能在爱中成长,愿天下所有父母都能真切体会到养育孩子的乐趣和幸福。


如何建立长期合作的亲子模式?-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图片/网络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童行学院(ID:tongxingplan)】由世界科幻雨果奖得主郝景芳发起,涵盖科学、人文、艺术、思维4大学习领域,为3-12岁儿童提供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通识启蒙课程,通过探索型跨学科融合学习,让儿童思维宽广,思考深入(think big, think deep)欢迎转发朋友圈。

如何建立长期合作的亲子模式?-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如何建立长期合作的亲子模式?-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儿教育杂志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幼儿教育杂志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如何建立长期合作的亲子模式?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