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防拐教育为何总是事倍功半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获取更多专业信息…?


防拐教育为何总是事倍功半-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导|读|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顾荣芳教授曾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受过安全教育为啥还被“拐走”了》一文,详细分析和梳理了防拐教育中的问题及其原因。这次本刊针对读者提出的“防拐教育为何总是事倍功半”的问题,特邀顾教授作进一步分析。顾教授在多年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建议教育者站在“儿童是什么”“儿童是怎样的”角度,重新审视学前儿童防拐教育的对象、内容和方式方法,拓宽学前儿童防拐教育研究的视野。


春节将至,让我们提高警惕,远离防拐防骗,千万不要让过节变成过劫。

 |来|自|一|线|的|困|惑| 

(向上滑动启阅)

防拐教育为何总是事倍功半

我们从小班起便开始对幼儿进行“防拐”方面的教育,例如,告诉孩子不能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能跟陌生人走。大班上学期,我们又开展了关于“自我保护”的主题活动,其中仍有“防拐”的内容。我们通过绘本、动画片让幼儿了解什么是陌生人,为什么不能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能跟陌生人走;通过让幼儿观看我们从网络上收集来的被拐儿童的父母痛不欲生的新闻画面或电影、电视剧片段,让幼儿知道被拐走就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通过情景表演,由教师或幼儿扮演陌生人,让幼儿演练面对陌生人该怎么办;通过组织由亲子共同参与的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开展安全教育方面的家园合作……主题活动一结束,我们对孩子做了一次测试,结果大出意料。测试情景是这样的:我们请一位孩子们不熟悉的新分配来园的老师扮演陌生人,班里的老师借故走开,躲到一旁观察。当陌生人来到班里和孩子们说要请孩子们吃糖,并邀请孩子们跟她一起去拿糖时,几乎全班孩子都毫无防备地跟着走了。孩子们刚走到楼梯口,我们就出现在孩子们面前,拦住了他们,问大家:“你们认识这个人吗?”“不认识,为什么还跟她走?”本以为有过这样一次经历孩子们总该接受教训了,可是不想,就在同一天下午,我们又请了一位其他班的男性家长扮演成建筑工人模样来到班上,以孩子们喜欢的玩具引诱他们,结果还是有近半的孩子没有经受住诱惑。我们感到很困惑,教师、家长日常一直在教育孩子防拐,而且长达一个月的主题活动我们又以各种方式做了专门引导,为什么都没效果呢?


在年级组组织的一次研讨活动中,其他班的教师也谈到了和我们一样的困惑。一位教师提到,她曾经看过一个电视节目,节目组在征得家长同意后请人扮演陌生人对五名中学生施以各种诱惑,结果五名中学生全都“中招”。到了无人之处,“陌生人”便“凶相毕露”,让孩子感受到了恐惧和无助。相信这几个孩子都会记住这次可怕的经历,再也不会轻易上当了。于是有教师提出,在幼儿园的防拐教育中,能不能也加点“仿真”效果呢?但有教师立刻表示反对:“给孩子心理留下阴影怎么办?再说,家长肯定不会同意的。”不过也有教师认为,不来真的孩子记不住,至于孩子会不会有心理阴影关键在于过程中分寸的把握和结束后教师的引导;虽然孩子害怕了、哭了,家长可能会心疼一时,但总比真的拐走了后悔一辈子要强。有的教师则担心,孩子经历了这样的情景,会不会因此而变得会处处防备,失去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给原本纯真的心灵蒙上灰暗的雾霾?由此,我们陷入了矛盾。更让我们困惑的是,孩子跟走和不跟走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鉴于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幼儿园的防拐教育究竟该怎样做呢?


您有类似的困惑吗?您认为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防拐教育为何总是事倍功半-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专|家|解|读|


防拐教育为何总是事倍功半-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把握真问题  研究真儿童


防拐教育为何总是事倍功半-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关于防拐教育的“事倍功半”现象,笔者曾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过拙作《受过安全教育为啥还被“拐走”了》,详细地分析和梳理过其中的原因。然而从这次《幼儿教育》杂志约稿提供的话题来看,教师们对这一问题仍然存在诸多困惑,故作此文,进一步探讨当前学前儿童安全教育中防拐教育的得与失。


一、防拐教育的“事倍功半”提示教育者要把握真问题


当前幼儿园进行的防拐教育常常只关注表面问题。让案例中的教师“感到很困惑”的是,“教师、家长日常一直在教育孩子防拐,而且在长达一个月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又以各种方式做了专门引导,为什么都没效果”。


仔细,可以看出这位教师还有一系列的困惑甚至委屈:


1.从小班到大班都进行了防拐教育,为何不奏效?2.从阅读绘本,观看动画片、电视片段,到开展情景表演、知识竞赛,教育的形式丰富多样,为何不奏效?3.从了解什么是陌生人,到知道为什么不能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能跟陌生人走,教育内容全面,为何不奏效?4.同一天中两次测试,注重了教育时机的把握与教育成效的巩固,为何不奏效?5.采用游戏式防拐教育,怕孩子不能真正体验被拐的后果;采用仿真式防拐教育,又恐孩子幼小心灵受创,教育者该何去何从?


笔者在为这位教师的执着研究点赞的同时,也不得不直言:这样的防拐教育之所以不奏效,是因为教育者纠结的还是一些表面问题甚至伪问题。防拐教育应当把握真问题。问题若没能抓准,那么,无论是一个多月的主题活动还是长达三年的连续教育,自然都会变成无的放矢,实效便无从谈起。


防拐教育屡屡失败,我们需要思考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我们究竟有无可能向不到6岁的孩子解释清楚什么是“陌生人”?如果我们尚不能解释清楚什么是“陌生人”,那么一切与“陌生人”有关的话题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测试中孩子上当或未上当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3.孩子有了一次刻骨铭心的受挫经历后,就能对“被拐”的这件事“终身免疫”吗?还是之后仍然会因事发情景的多种变化而再度受到迷惑?


4.我们是否因为孩子被拐后果的严重性而对防拐教育的成效寄予了过高的期待?


5.防拐的关键人物是孩子还是抚养人?


防拐教育为何总是事倍功半-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二、避免防拐教育“事倍功半”的关键是研究真儿童


当教育者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而手足无措时,教育者不妨重新思考“儿童是什么”“儿童是怎样的”。


首先,学前儿童一般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陌生人”。在笔者的研究中,无论是对于300名3~6岁儿童的安全相关概念认知的量化研究,还是对某园某班29名46~57个月儿童进行的实验,其结果均表明,绝大多数学前儿童并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陌生人”。


“陌生人”,一般指“不认识或不了解的人”。我们就这一概念去考察儿童的认知,结果发现仅有28%的3~6岁儿童能正确定义“陌生人”,而更多的儿童认为“陌生人就是小偷,就是坏人”“陌生人就是很恐怖的那种人”“陌生人就是穿黑衣服的”……


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我们还发现,即使儿童能说出“陌生人就是不认识的人”,也并不意味着他们真正理解“陌生人”的含义,儿童头脑中的“不认识”与成人所理解的“不认识”不完全一样。比如,在访谈中,有孩子表示:“她说了,她是新来的陆老师,她就不是陌生人了!”意即只要对方介绍了自己的身份之后,就不再属于陌生人的范畴了,那么跟他们走也就变得理直气壮的了。再者,家长和教师在对孩子进行防拐教育时所指向的“陌生人”往往还泛指一切没有经过家长或教师鉴定为“可靠”的人,这样一来,本就不完全理解“陌生人”概念的儿童对此就更摸不着头脑了。现实社会中,各式各样的骗术无穷无尽,可以说,学前儿童在防拐问题上缺乏足够的智慧。


防拐教育为何总是事倍功半-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其次,学前儿童在吃和玩方面有着难以抑制的欲望。儿童即使并不饥饿,也会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人手中的美食;“出门”去玩或换个地儿玩,对儿童来说都是极具诱惑力的。成年人在美食与游戏面前尚且常常不能自控,何况孩子呢?


因而,笔者在此不得不提醒广大教师和家长:不要对学前儿童欲望的自我控制有过高期待。在一些防拐测试中,有的孩子也能拒绝陌生人的某种诱惑,但教育者需清醒地认识到,孩子能经受住此诱惑并不等于能经受住彼诱惑。


比如,一个对食物没太多兴趣的孩子,可能不会跟着一个以糖果作为诱饵的陌生人走,但并不等于以后不会跟着一个以可玩游戏可看动画片的Ipad作为诱饵的陌生人走。


事实上,即使是小班孩子,有时也清楚“不能吃陌生人给的食物”。在笔者所进行的一次防拐测试后的访谈中,有个小班孩子特别强调了自己“没有吃她(陌生人)的东西”,但这个孩子在经受住了吃的诱惑后,最终还是跟着陌生人出门看“雨后的小虫子”了。


同样,即使是小班孩子,有时也清楚“跟陌生人走是不对的”,但由于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其认知与行为难以达成一致,他们即使知道应该怎么做却不见得都做得到。这就可以解释为何受过多次防拐教育的孩子还是会上当受骗。可以说,学前儿童缺乏面对诱惑的基本控制力。


再次,学前儿童不太可能以弱制强,对付别有用心的成年人。在笔者进行的一次测试中,教师未离开时,孩子们面对教师提出的关于“陌生人来了该怎么办”的问题,表现得十分坚决果断;在教师离开但陌生人还没来的时候,孩子们表现得十分勇敢机智:主动关紧门,并用小椅子和自己的身体挡住门。但当陌生人敲门进来时,孩子们不仅没有对陌生人进行任何盘问,而且还以闪电般的速度回到了自己的坐位上,并表现出了恐惧。


在笔者进行的另外一次测试中,极少数坚定地不跟陌生人走的中大班孩子,也是满脸的焦虑和无比的紧张,甚至连哭泣都不敢出声,与之前他们参与安全知识竞赛时的大胆机灵形成极大的反差。


由此可见,纵然有那么一次仿真式的防拐教育,也只能以吓到孩子收场,并不能改变学前儿童普遍存在的认知水平低、自控能力差的现实。可以说,学前儿童缺乏对复杂且恶劣的环境的应变能力。


防拐教育为何总是事倍功半-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三、防拐教育得法方能“事半功倍”


根据上述分析,学前儿童在防拐智慧、自控能力及应变能力方面都有所欠缺,这提示教育者需重新审视学前儿童防拐教育的对象、内容和方式方法,拓宽学前儿童防拐教育研究的视野。


首先,需重新审视教育对象。防拐教育的第一对象不是学前儿童,而是家长或其他成年看护者,仅仅指向学前儿童的防拐教育并不能奏效。学前儿童安全教育十分强调家园配合,十分重视学前儿童抚养人的安全教育意识,防拐教育更是如此。教育者应当注重面向家长开展防拐教育。


现实中,许多发生在学前儿童身上的拐骗事件,究其根源,首先应归咎于成人的疏忽,其次才是坏人的伎俩。如果不是看护者的疏忽,坏人没那么容易钻了空子骗走孩子。


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幼儿园的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的广泛宣传,让学前儿童的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比如,可以通过一些通俗易懂的宣传语,让防拐意识深入人心:“看着是自己的孩子,转身是骗子的孩子”“不看手机看孩子,离开视线就危险”“丢了手机是麻烦,丢了孩子是灾难”“今天不跟走,不等于明天不跟走;从来不跟走,不等于将来不跟走”“骗子脸上没有字,各种骗术需提防”“小恩小惠不动心,天上不会掉馅饼”……对此,读者们可举一反三。


防拐教育为何总是事倍功半-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其次,需重新定位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的目标,并据此重新确立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依前文所述,学前儿童欠缺防拐智慧、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那么是不是针对学前儿童的防拐教育就不需要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准确地说,学前儿童的防拐教育可以择机进行,但不要指望立竿见影。为了增强教育效果,必须选择合适的内容且讲究方式方法。尽管“陌生人”的概念难以令儿童理解,但毕竟也有少数儿童能基本理解,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能理解的儿童数量明显增多。


这部分儿童具备接受防拐教育的前提。而对于其他尚不能理解的孩子,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逐步提升其有关“陌生人”的认知水平也是十分必要的。在具体实施时,首先要注意的是,切忌再把骗子装扮成或画成“穿黑衣服的”“长得有点丑的”“背个大袋子(装孩子)的”古怪模样。


其次,不必急于创设所谓的仿真情景,而应先了解班上的孩子究竟是怎样看待“陌生人”的,从而预见孩子遇到陌生人可能会怎么做,以便后期的教育能有的放矢。有的教师在防拐教育中更在乎孩子能不能给出“不能跟陌生人走”“不能吃陌生人的东西”这样的答案,却不太关注孩子作出如此回答的理由是什么。


其实,关注答案是否正确远不及弄清其背后的理由来得重要。比如,在笔者的一项测查中,某幼儿园小班几乎所有孩子都在第一时间表示“不能跟陌生人走”,而当教师询问他们理由时,他们的回答可谓五花八门,包括:“(跟陌生人走)会被卖到农村干活”“(吃陌生人的糖果)万一糖过期、有蟑螂、有防腐剂怎么办”。


这些出乎意料的回答让人忍俊不禁。如果教师没有去了解这些理由,或听到了他们的理由后只是付之一笑,忽略了对孩子进行深入的引导以纠正他们的错误认识,权当他们已经掌握了防拐的知识,那么,当“陌生人”变换“招数”引诱孩子时,可以预见,多数孩子不能如他们之前回答的那般拒绝“陌生人”的诱惑。


防拐教育为何总是事倍功半-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再次,根据学前儿童的认知特点,在小班时与其白费力气纠结于怎样让孩子理解“陌生人”,不如对孩子强调“在幼儿园只能跟班上的老师走,在其他地方只能跟家里的人走”,把“不跟陌生人走”缩小为“只能跟家长、老师走”。


家长工作也应同步进行,让家长不要随意地将孩子交给其他人看管,也不要经常变更孩子的接送人。中大班孩子思维水平、判断能力有所提升,可进一步与之讨论“可以跟谁走”“不可以跟谁走”。


总之,我们的防拐教育不应纠结于是否创设一个仿真情景,而是要根据学前儿童的身心特点以及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的规律,把握真问题,研究真儿童,通过适宜的方法逐步提升孩子的认知水平,坚定孩子的拒骗行为。


防拐教育为何总是事倍功半-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END

配图/网络

编辑排版/周珊

文章版权归《幼儿教育·教育教学》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后台输入“授权”。


防拐教育为何总是事倍功半-幼师课件网第11张图片

防拐教育为何总是事倍功半-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点击,在线订阅杂志。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儿教育杂志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幼儿教育杂志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防拐教育为何总是事倍功半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