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儿童的生活状态,是儿童的生存方式。儿童游戏是儿童自主调控的、非真实性的、能带来愉悦体验的活动。〔1〕传统游戏是指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世代传承的,形式多样、场地丰富、内容多元、时间随机的,以青少年为主要游戏对象,以玩耍为主要目的的嬉戏玩耍活动。
儿童游戏中的传统游戏则是指在长期流传中逐步形成,并具有一定地域或民族文化特色,对儿童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的嬉戏玩耍活动。对儿童而言,游戏是为了快乐,而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游戏就是生活中的教育。
如古代儿童游戏中的蹴鞠,它需要多名儿童合作,除要遵守共同约定的游戏规则外,还要分工协作、友好竞争,当这些条件都得到满足时游戏才能顺利进行。在这种团体游戏中,儿童逐渐学会与人沟通,换位思考,体验成功或失败,从而使情绪情感、规则意识等社会性得到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合作的习惯和协商的态度。
又如捉迷藏、荡秋千、打陀螺、玩弹弓、竹蜻蜓、柳笛儿、万花筒、不倒翁等传统游戏,不但能锻炼儿童的肢体协调性、大小肌肉灵敏度,还能促使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从而使游戏的教育功能“无意”地显现出来。
但随着社会变迁、经济发展、文化重构,传统游戏逐渐淡出儿童的生活,具体表现为传统游戏的核心元素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儿童游戏是儿童在田野里奔跑、在小河里捉鱼、在空旷的户外场地玩老鹰捉小鸡或警察捉小偷等。无边界的游戏场地是传统儿童游戏的典型特征,正是这一特征使儿童的天性得以自由释放,身体得到良好的锻炼。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儿童游戏的场地逐渐缩小,致使以无边界的游戏场地为典型特征的传统儿童游戏逐渐消失。
城市化首先使物理环境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过去随处可见的树枝树叶、昆虫、泥土、石块、河流、小溪等逐渐被城市森林、公园、游乐场等所取代。如果说在城市中还能见到些许原生态的物理环境,那也成了城市的点缀,或者是人们的休闲场所,而不再是儿童尽情玩耍的场地,尤其是“小脚不乱跑,小草微微笑”“不可攀爬”“不可采摘”之类的告示牌早已将活泼好动的幼儿约束在有限的空间中。
一些能锻炼幼儿大肌肉的传统游戏,如“斗鸡”、爬树、翻跟头、跳房子、梭坡坡等,也被微型化的游戏场地所消解。如今,因场地限制,已不见儿童三五成群地玩贴人、丢手绢等传统游戏,几乎不见以石子为玩具的“捡子”“投石”等游戏,几乎不见推铁环的游戏,取而代之的大多是静态的室内游戏。
总之,微型化的游戏场地致使传统儿童游戏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城市化更使社会环境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当今的儿童,大多生活在单元房、独门独户的小区居室里,无法再像以前那样,在田野驰骋、在乡村小道上吟唱,抑或成群结队地游戏,儿童被无情地隔离,失去与同伴、社区、大自然的联结。
儿童都爱游戏,但当下儿童的游戏对象大多不再是与他们年龄相仿的群体,而是一些不会说话的、无生命的、任人摆弄的“玩物”,加之场地太小、成人干涉,他们很难玩得开心。
正如陈村所言:“看着今天的孩子,我总会生出一点怜悯。他们不光缺少玩的时间,就是玩起来也很可怜。他们和机器玩,和从来没说过话的玩具动物玩。他们很少气喘吁吁,大笑大叫。他们经不起输,更谈不上风度。人本来是应该和人玩,和活物玩的。电视屏幕上的动物,即使是叫人开心的唐老鸭,毕竟不给人以实物感。”〔2〕
《汉语大词典》对“生长”的解释是:出生成长。这里引用过来,“生长”即指如新苗般生机勃勃的儿童在游戏中健康成长。儿童游戏的目的应是为了生长。具有促进生长性的游戏,其目的是自然而然内隐在儿童游戏之中,而不是外界强加的。注重生长性的游戏是饱含游戏精神的游戏,只有这样的游戏才是儿童的游戏。因为,这样的游戏凝聚着最纯正的游戏精神——自由的、和谐的精神。〔3〕
传统儿童游戏强调儿童的游戏精神,强调儿童的游戏应是饱含激情,自由自在的。如诗人华兹华斯所说的那样,“一帮真正的孩子,不那么聪颖、不太有学问、不太乖,但任性而动、生气勃勃……”〔4〕
我国传统游戏中的斗蛐蛐、捉蝈蝈、捉蜗牛、斗草等都体现了让儿童从天性出发,让儿童与大自然充分接触,以培养儿童探索、创造的品质这样的游戏精神。这样的游戏使儿童拥有了最纯粹的动力,会像川流不息的溪水承载着儿童的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学习和知识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以来,人们便有意无意将游戏与学习对立了起来,游戏的功利化目的逐渐显现出来。当下很多幼儿园教师十分看重的是游戏对儿童智能的发展和促进作用,于是会对儿童的游戏进行过多干预,致使儿童的游戏精神难以彰显。必须说明的是,游戏的对立面不是学习而是不游戏。
游戏中的儿童专注、富有创造性、会不断进行思考,既有本能的自然流露,又有对游戏背后隐含的价值观、民风民俗、文化符号、地域特色等的传承和弘扬;既有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又有人际之间的亲密交往。
传统游戏中,儿童能自由选择游戏内容,全情投入,积极主动,并能在不断变换的游戏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方式、思维特点、创造想象等。
儿童在各种游戏“角色”转换中获得不同的发展。例如,传统游戏荡秋千,至少需要两名儿童,他们须互相约定一个推,另一个坐,然后交换。在这种角色转换中,儿童会明白只有遵守规则,协同合作,游戏才能继续下去。
可见,儿童在这样的游戏中能得到自然而然的社会性发展,也即这样的游戏具有生长性。
传统游戏中,游戏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往。但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五六岁的幼儿拿着手机,指尖熟练地在屏幕上滑动,“西瓜”切得飞快;边吃饭边看“光头强”,对着屏幕哈哈大笑……这样的场景早已到处可见。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网民总数已达6.88亿,19岁以下网民占全体网民的24.1%,其中年龄低于10岁的网民超过1800万。
这些数据表明,儿童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改变,以人际互动为主的传统游戏在儿童生活中的地位日渐式微。
尤其是当下,手机游戏、电脑游戏等电子游戏层出不穷,且以儿童为消费主体的电子游戏形式多样,从“水果忍者”到“捕鱼达人”。
这些电子游戏通常色彩明艳,等级关卡设置不断更新,易激发儿童的兴趣,让儿童沉迷其中。可以说,电子游戏正逐渐削弱传统游戏的地位,儿童在这类游戏中不再是创造者。而对这种变化,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为何电子游戏对儿童具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
有研究指出,电子游戏之所以能如此吸引儿童是因为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情境固定性。电子游戏通常都有一个由设计者设计的固定情境。就情节而言,一般比较简单,但往往设置了系列目标以及完成目标所需要克服的障碍,并最终以得分方式获得奖励。
◆过程紧张性。游戏者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如果精力分散,便有可能前功尽弃。游戏情节往往曲折,需要游戏者不断作出判断。
◆有一个成就性结局。游戏者的目标是要克服障碍获得成功,从而满足自己的控制感和成就感,这里的成败通常由得分来显示。
◆可重复性。游戏可以不断重复,从头再来。〔5〕
电子游戏正是凭借这些特点,成功吸引了幼儿。然而,这种“游戏设计者”与“游戏参与者”相分离的电子游戏,较之于传统游戏中两者的融合,削弱了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与传统游戏以人为游戏对象,在真实环境中进行的特点相比,电子游戏不利于儿童的人际交往,会影响儿童的社会化进程。
游戏材料是指玩具和其他可供游戏的物品。游戏材料是引导、启发儿童游戏的先决条件,游戏材料甚至决定着儿童游戏的内容、形式、方式,以及儿童能获得的体验。传统游戏材料取材于自然和生活,非刻意为之,因此,自然性是传统游戏材料的特点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儿童游戏中的多数材料是由玩教具制造商生产的,以往那些取材于大自然的材料,如泥土、瓦罐、麦秸、谷物、树枝、树叶、石子、竹木等逐渐被工艺化的材料所取代。如玩具枪取代了木制的“弹弓”,悠悠球取代了自制的“陀螺”。
然而,这些高结构的工艺化材料一方面剥夺了儿童手工制作玩具的乐趣,限制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实用性也不足,儿童通常在玩过几次后便会丢弃,从而造成浪费。
其实,儿童自制玩具的过程也是游戏,其间充满乐趣,还可以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和意志力。
因此,成人应尽量为儿童提供低结构游戏材料,如废弃物(糖纸、冰棍片之类),以让儿童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然材料也安全、环保、成本低廉、理应成为幼儿游戏材料的首选。
尽管儿童游戏材料发生的变化已成为不可阻挡之势,但是,我们依然要呼吁游戏材料的返璞归真。因为我们更愿看到一个“主动”创造自己文化的游戏者,一个时刻充满激情、求知和创造精神的游戏中的儿童。
儿童时期是特殊的“游戏期”,儿童尤其是学前期的儿童与游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儿童”是因为“游戏”而成为“儿童”的。〔6〕
游戏对儿童不仅是娱乐消遣,也是其认识世界的独特方式,游戏就是儿童的生活,是儿童创造的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我们呼吁,让儿童游戏回归自然、回归人际、回归本真,永葆儿童游戏中的游戏场地、游戏目的、游戏方式、游戏材料的自然性。
参考文献:
〔1〕毛曙阳.儿童游戏与儿童文化〔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2〕陈村.童心〔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88.
〔3〕〔5〕黄进.论儿童游戏中游戏精神的衰落〔J〕.中国教育学刊,2003,(9):29-31.
〔4〕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5.
〔6〕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7.
-END-
配图/网络
排版/周珊
⊙文章版权归《幼儿教育·教育科学》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后台输入“授权”。
点击“”,在线订阅杂志。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幼儿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