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看见幼儿园
过去,我园的户外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玩什么、怎么玩通常由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目标来确定。户外场地按班级划分,活动按班级组织开展,活动形式也多囿于固定的体能训练。近年来,我园借鉴主动学习理念,对室内区角游戏从环境设置到组织形式上均做了较大调整。如今,幼儿可自由自主地在室内区角开展游戏,这样的转变让幼儿真正成为了自信的主动学习者。
室内自主区角游戏的成功开展促使我们将目光转向了幼儿的户外活动,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也能自主地游戏、快乐地运动成为了我们的新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我园积极挖掘户外环境的价值,整体规划、打造能促进幼儿自主游戏的游戏场和运动场;探索新的管理机制,支持户外自主区角游戏的开展;开展专题教研,提升教师的游戏支持能力,促进幼儿户外自主区角游戏持续深入发展。
环境改造,
打造户外自主游戏区角
在户外开展自主游戏,需要我们为幼儿提供适宜且充足的游戏空间和材料,支持幼儿产生游戏意图、实施游戏计划并持续推进游戏深入。如何才能为幼儿打造这样的户外游戏环境呢?
● 最大限度地优化利用户外空间
我园户外面积狭小且分布零散,缺少相对规整的大面积场地。如何将有限的户外空间充分地开发、利用起来,成为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通过挖掘立体空间、激活“隐藏”空间和边角空间等方式,充分利用并优化户外空间资源。在挖掘立体空间方面,我们建构了空中爬行网、攀爬墙、丛林探险长廊,通过爬行网和玻璃栈道将楼顶的运动场和一楼大操场联接起来,扩充了空间,增强了场地的挑战性。在激活“隐藏”空间方面,我们规划利用楼与楼之间的隐藏空间,进行区域划分,存放能够激发游戏意图的材料,为孩子们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如“陶淘乐工坊”“自然创意坊”等。在改造边角区域空间方面,我们通过增加设施设备等方式,根据场地实际情况依势改建,变废为宝。如搭建木架和网状隧道,将幼儿园门口的边角小场地利用起来,建造了“晓小厨艺坊”和“丛林探险长廊”。在狭长的通道处做好规划标识,形成了兼具通行和储藏功能的“小车骑行长廊”。通过改造,全园的户外场地得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更好地满足了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求。
● 以激发幼儿自主学习为目标,创设户外游戏区
在充分将户外空间的使用价值释放出来后,我们对如何划分活动区域、投放材料等进行了进一步思考。我园在创设户外自主游戏区时遵循以材料来划分区域的原则,即区角是同类材料的存放地。如在“晓小厨艺坊”投放家庭厨房中常用的各种安全真实的材料,包括各种锅、碗、盘、炊具等;在“陶淘乐工坊”投放大量可塑性强的泥,包括黄泥、胶泥、彩泥及各种工具;在“自然创意坊”中投放各种自然物,包括树枝、树叶、干花、松果、石头、芦苇及生活中收集的各种废旧物等。丰富的真实材料和低结构材料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游戏意图,支持幼儿投入到主动学习与探究活动中去。
投放到户外自主游戏区的游戏材料有两个特点:一是体积比室内材料大,有一定的重量,在幼儿使用材料的同时增加“隐形的”体能运动量;二是科学设置空间和材料间的距离,在游戏中增加幼儿的大肌肉运动。如室内的种植工具是10厘米左右的,而户外的种植工具多以50厘米左右为主;室内积木用的是轻材质,而户外的积木从规格和重量上都更大、更重一些。要注意的是,材料投放是动态的,需要不断依据幼儿的游戏意图、游戏内容进行调整。
户外游戏区角与室内一样,是完全自由开放的。幼儿在游戏时可随时自由进出,使用任何区域的材料,包括操场原有的体育设备和器材。另外,在规划区角时,我们将相关的区域相邻设置,如“晓小厨艺坊”与种植区相连、“陶淘乐工坊”与水池相连等,让幼儿更容易受到不同材料的启发,丰富游戏内容。
管理支持,
建立户外自主区角游戏开展的保障机制
环境的改造为幼儿开展户外自主区角游戏打下了基础,接下来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改变过去“单个班级在固定区域活动”的户外活动组织形式,从管理机制上支持幼儿自主游戏。
● 调整作息时间,确保户外区角游戏的充分开展
为了给幼儿更充足的游戏时间,保障充分的自主游戏,我们改变了原有的日常作息时间,每周安排出固定时间开展全园幼儿的户外区角游戏。经过几轮实践,最终将户外自主区角游戏时间确定为每周三和周五的下午14:30~15:50(秋冬季)或每周三和周五的上午8:50~10:10(春夏季),以确保孩子们能够在不同季节的户外区角游戏中感受到最温暖的阳光、空气。
● 以环节为抓手,让幼儿的户外区角游戏更自主
“计划–工作–清理–回顾”是幼儿户外区角游戏的基本模式,也是幼儿自主游戏、运动、探究、学习的核心。
与过去的户外活动不一样,在户外区角游戏时间,幼儿想玩什么、怎么玩、和谁玩,都是由自己计划并实施的。在游戏开始前的计划环节,教师和幼儿围坐在操场一角,通过小游戏等互动策略支持幼儿做游戏计划。幼儿通过多种形式轮流表达自己的游戏想法和意愿,教师则帮幼儿梳理要做什么事、在哪儿做、需要哪些材料、和谁一起等要素,确保幼儿明确游戏意图并使游戏得以实施。教师还会通过一些个性化和细节追问帮助幼儿梳理更清晰的游戏思路,使游戏不断深入。
例如,在一次户外自主区角游戏中,小班的小爱发现自己之前炒菜用的锅灶被一名大班的大哥哥占用了,她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只好眼巴巴地站在灶台前看大哥哥炒菜。教师观察到了小爱遇到的困难,在第二次户外区角游戏开始之前的计划时间,重点关注了小爱的游戏计划内容。当小爱在做计划时说“我今天还要去大厨房做饭给我的宝宝吃”时,教师以“是不是还会用到锅灶”“如果锅灶又被大班哥哥或其他小朋友占用怎么办”等提问,帮助小爱回忆上次游戏时遇到的问题,把游戏内容、解决问题的办法等计划得更加详细,帮助小爱在新的一次游戏中成功解决了灶台的问题。
工作环节是幼儿实施计划的环节。教师支持幼儿使用整个户外和班级内的游戏材料来实施他们的游戏计划。伴随有目的的观察,教师在必要时为幼儿提供安全保护、递材料、提出问题建议等,支持幼儿游戏得以顺利、深入开展。
清理环节的设置是从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角度出发的。教师通过开展有趣的“清理游戏”、投放多层次的“标识”等策略支持幼儿收纳清理。通过同伴互动、师幼互动,让幼儿在参与清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发展综合能力。教师和幼儿一起设计了许多“清理游戏”。在抽卡片游戏中,幼儿需根据抽到的卡片的内容来收纳材料,如抽到4人卡,就由4位幼儿一起分工,收纳大型玩具材料或体能器械等;摸箱游戏中,幼儿从纸箱里摸材料,摸到哪一类材料就收纳哪一类材料,如摸到积木就负责收积木。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将材料收纳整齐,一起把整个操场的材料恢复原状。
清理结束后,各班幼儿和班级教师在户外场地开展游戏回顾。此时教师和幼儿围坐在一起,对当天的户外自主区角游戏进行回顾,目的是让幼儿梳理自己在游戏中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是否遇到了困难等等。幼儿在相互分享、交流中学习同伴经验,生发新的游戏想法。
● 干部驻班,保障户外区角游戏的深度推进
在户外自主游戏区的创设与实践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干部打样引领”的思路,让保教干部们为教师当标杆、做榜样。我们根据每位保教干部的个人特长、兴趣等进行分区分工,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互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从环境创设、材料投放、游戏支持等方面系统规划,将支持幼儿游戏开展的责任落实到人。
比如,负责“丛林探险长廊”的保教干部杨老师观察到幼儿最初在长廊里攀爬玩耍时都非常开心,但一两次游戏后就不感兴趣了,长廊也逐渐冷清下来。杨老师通过多次观察,发现在这个区域中缺乏激发幼儿游戏意图的材料,仅仅局限于单一的钻爬游戏,很难持续开展。聚焦问题后,杨老师与教师集体讨论,提出了解决方案。首先,在长廊里增加了公告栏,可以通过在公告栏里发布图文,随时为环境注入新的变化,比如秋收时,发布“果实成熟了”的图文公告,激发幼儿的采摘意愿。另外,增加了意图材料“宝箱和宝物”“奖牌与奖章”等。这些新材料果然让幼儿产生了新的游戏想法,生成了“采摘紫藤豆荚”“摘南瓜”“收集印章开宝箱”“合作找拼图”“拼速得奖牌”等多种充满挑战的新游戏,长廊里又充满了孩子们欢乐的笑声。在一次次的挑战中,孩子们的攀爬能力、大肌肉运动、平衡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教研跟进,
助推幼儿在户外自主区角游戏中获发展
在支持幼儿自主学习的户外区角游戏中,我们以“幼儿在前,教师在后”为原则支持幼儿实现意愿,获得发展。作为幼儿游戏的观察者和支持者,我们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有准备的教师,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对幼儿的游戏进行分析与评价,并通过适时适度的语言、行为和材料支持,促进幼儿的游戏不断深入。
因此,在每次户外区角游戏结束后,我们都会组织全体保教干部及每个班的教师代表进行集中教研,针对本次游戏现场情况进行以案例分析为主的研讨。由负责本次教研的教师提供游戏现场的具体案例(视频、图片),并将观察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大家根据问题,分析案例中幼儿活动状态、发展水平,评估教师在游戏中支持策略的有效性。其他教师也可针对本次户外区角游戏中出现的其他情况提出问题,开展集体讨论,找到解决策略。最后,梳理本次集体教研的成果、制订实施计划,并确定下一次教研主题。
例如,在集体教研过程中,有教师反馈幼儿在“丛林探险长廊”荡秋千时,如果有其他幼儿想通过长廊就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应该如何规避呢?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在集体讨论后确定的支持策略之一就是“将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孩子”。各班教师将问题带回班级,由班级幼儿在晨会时讨论解决策略,并将结果反馈给负责本区域的大三班老师。最终,孩子们在“丛林探险长廊”创设了“安全荡秋千”的墙饰,将他们的讨论结果呈现出来,并通过游戏前的计划时间,让全园幼儿知晓。
在近一学年的幼儿户外自主区角游戏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在区角游戏的同时实现了自然运动——他们为了搭建小厨房在操场上往返奔跑、运送材料;为了让商品能卖出去,骑车满园转悠、到处吆喝……他们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探险游戏,在有计划的游戏中通过与材料互动、幼幼互动及师幼互动获得了全面的发展。
策 划| 学前教育编辑部
文字编辑| 李原
微信制作| 郭映雪
自主联动自在畅玩——走进北京市通州区花石匠幼儿园 |云·看见幼儿园
白布后面的故事|云·看见幼儿园
往期系列文章
—— END ——
版权声明
本文为《学前教育》原创稿件,版权归本刊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微信号联系申请权限,并注明“本文来源《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未经授权转载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我们,扫描二维码
传播教师自己的声音 陪伴教师幸福地成长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期待!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