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望京新城幼儿园 高娟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应当将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应当动静交替,注重幼儿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保证幼儿愉快、有益地自由活动。做好入学准备一定要在尊重幼儿年龄特点的基础上,重视一日生活中的点滴渗透,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打下基础。
生活即教育,将科学的入学准备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入园环节是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的开始,良好的情绪以及对幼儿园生活的向往都会影响幼儿一天的状态。在入园环节,经过与孩子们商量,我创设了签到墙、天气预报以及新闻播报墙饰。幼儿进入班级后,在相应的日期后面签到,接下来根据自选的值日生内容去自主为大家服务。小值日生会播报当日天气和身边新闻,提醒同伴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提高自我服务意识。
数学是一门抽象学科,如何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呢?在早餐时,我园一般会为幼儿提供小包装坚果,以前教师会将坚果打开包装后分给孩子们。我想,要是把一袋坚果直接给两个孩子,让孩子自己分,会怎么样呢?于是我将坚果给了孩子们,有的小朋友你一颗我一颗地分,有的小朋友将袋子打开后分成两部分,再数一数地分……简单的分坚果环节,让孩子用数学平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样,我们也让孩子们将餐具根据每桌的人数平均分,培养劳动习惯的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责任、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经过调查发现,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最感兴趣的活动是活动区活动。升入大班以后,我和孩子们一起自制了许多活动区材料。譬如:在益智区,用蘑菇小丁拼出简单的算式;在美工区,看折纸步骤图折出复杂的造型、在彩砂上用手写字;在棋类区,下安全棋;在图书区,看入学相关的图书;在角色区,进行商品买卖、计算商品价格。通过这些丰富的活动,幼儿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了小手肌肉的灵活性,为顺利进入小学学习做好了准备。
在每天户外活动之前,我们会一起报数,然后一起数一数女孩来了多少人,男孩来了多少人。接下来我们会一起来比较,今天的男孩多还是女孩多?多几个?用这种自编应用题的方式来关注同伴,引起了幼儿的极大兴趣,最后值日生会把当天的人数记录在表上,简单的统计知识就在生活中进行了。同时,每天会有一名小值日生提醒小朋友喝水,看看是否倒满杯,引导幼儿养成自主喝水的意识。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游戏化的集体教学活动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为幼儿入学准备打下基础。譬如:为了培养幼儿良好合作能力开展的社会领域游戏化集体教学活动《合作救佩奇》,就是在三关难度层层叠加的闯关游戏中,让幼儿感知谦让的作用,获得合作的经验。幼儿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体验与同伴合作解救佩奇的快乐,并能够将经验迁移,用谦让合作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在大班下学期,我们还根据幼儿需要,开展了《背上小书包》的主题活动。通过讨论,我们发现班级有近三分之一的孩子对于上小学有害怕的心理,还有三分之一的幼儿既开心又担心:开心是因为自己长大了,能够学习到更多地知识;不开心是因为对小学不熟悉,不认识陌生的同学老师,担心自己在学校会不会迷路,不知道学校有什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与隔壁小学联系(21名幼儿中有17名将上这个小学),进行了参观活动,孩子们将自己的问题当面咨询小学老师,解决了心中的疑惑,消除了顾虑。
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每天午睡时间孩子们躺在床上后,值日生会打开故事机,《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十二生肖》《老鼠嫁女》等优秀故事伴着孩子们进入梦乡。在朝阳区孙敬修故事比赛中,我班刘明泽小朋友讲述的《后羿射日》获得区级特等奖的好成绩,这与每天的耳濡目染是分不开的。
为了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在大班下学期,每天下午孩子们会将当天所学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复习巩固,为以后入学记录作业奠定基础。
在“去小学化”的今天,作为一名大班老师,会面对有些孩子去上校外上学前班的情况。联想到自己的女儿在小升初时遇到的困惑,我在召开家长会之前,就家长现在最需要帮助的事情,通过家委会成员征求了全班家长的需求。在调查中,家长普遍会有疑惑或者担心,就是孩子没上学前班(幼小衔接班)会不会跟不上?小学一年级上学期对孩子从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方面有哪些要求?如何在大班做好过渡和准备?一年级普遍会出现哪些问题?家长和孩子如何应对?幼儿园针对大班有哪些课程设置或者过渡安排?……
1
在家长会的准备过程中,我把家长的问题进行了梳理,重点介绍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根据年龄特点适合在幼儿园和家庭中开展的活动。譬如:(1)给孩子准备独立的学习小空间,可以是房间的一个角落或单独一个房间,有一张小书桌、一个小书柜即可,重在安静;为孩子选择好台灯,一般用光线柔和的白灯,左侧取光。(2)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孩子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孩子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决,需要时及时求助老师和同伴。(4)指导孩子学会安静、耐心地倾听他人的发言,不随便插嘴,并且能有始有终、有礼貌。对倾听习惯不良的幼儿要加强个别教育,采用眼神和手势等多种手段予以帮助。
本次家长会是幼儿家长参加的最后一次家长会,主题定为“回忆感恩,放手成长”,根据前期了解到的家长需求,重点从了解班级幼小衔接需做的事情,智慧放手促进孩子的成长,促进家园步调一致方面进行介绍,并邀请专家、小学教师现场解答,建议家长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在幼儿专心做事时不要打扰幼儿,让家长认识到不管做什么工作都是为了孩子,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照顾孩子、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多和孩子沟通,以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科学的入学准备是在入园第一天就开始了,从小班开始培养的学习能力、行为习惯和品格素养都对以后进入小学阶段的发展有益,更对整个学校教育阶段甚至人一生的发展和教育都有重要意义。在终身教育大背景下,幼小衔接要注重各个教育阶段的连续性,特别要对“衔接中的幼儿”关注。幼小衔接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家庭、幼儿园、小学、社区的共同参与和相互支持,离不开儿童、儿童家长、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等主体的互动交流。总之,幼小衔接是多场所、多主体的共同任务,作为幼儿园,重视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重要作用有着更积极的意义。
—— END ——
版权声明
本文为《学前教育》原创稿件,版权归本刊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微信号联系申请权限,并注明“本文来源《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未经授权转载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我们,扫描二维码
传播教师自己的声音 陪伴教师幸福地成长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期待!
如果您想订阅《学前教育》幼教版,您可选择以下订阅方式:
1.拨打订阅热线:83558381或83552129;
2.在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150。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