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庆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吕春燕
为了给每个幼儿提供当众表现的机会,我们三个中班,分别在班内召开了“亲子儿歌展示会”。活动时每位家长都早早来到教室,坐在自己孩子身后的小椅子上,等待展示会开始,期待自己孩子出色的表现。
第一个表演的是蒙蒙,她声音响亮地朗诵着记熟的儿歌,还加了好看的动作。后面表演的几个孩子在蒙蒙影响下,也勇敢大方地朗诵着喜欢的儿歌。轮到凝凝表演了,我作为主持人鼓励道:“下面有请声音好听的凝凝给大家朗诵一首儿歌《小燕子》,我们掌声欢迎。”听到我的鼓励和大家的掌声,凝凝并没有马上站起来,而是向后转过身,用手拉着爸爸的手,小声说:“我不去,我不去。”爸爸鼓励道:“凝凝,就把咱们这几天一起练习的小燕子给大家表演一下。”凝凝看看旁边家长,撅起小嘴。我连忙走过去,拉着她的小手说:“要不,让爸爸和你一起朗诵,小朋友快用掌声欢迎凝凝和爸爸一起给我们表演节目吧。”听到小朋友的掌声,凝凝拉着爸爸的小手变得更紧了,另一只手使劲抓住自己的椅子背,一副紧张得快要哭出来的样子。爸爸看到凝凝怎么鼓励也不听,一脸渴望而又无奈的表情。为了不使凝凝过于紧张,让儿歌表演继续进行下去,我说:“没关系,先让凝凝再准备一会。”然后请下一个小朋友继续儿歌朗诵。儿歌展示会快结束了,无论老师和爸爸怎么鼓励,凝凝还是拉住爸爸的手,始终没有从小椅子上站起来。
晚上孩子们都接走了,当我想起儿歌朗诵会上凝凝那害羞胆怯的样子,和爸爸那渴望中夹杂着无奈的眼神时,便和班中两位老师商量,家园携手,共同培养凝凝当众表现的能力。第二天离园时,我和凝凝爸爸进行了深度沟通,最终找到凝凝羞于当众表现的主要原因,只要爸爸在场,孩子就有一种强烈的依赖感,不想也不敢当众表现自己,小班一直都是这样,所以爸爸虽然无奈,但已经习惯了。
问题的根源找到,我和凝凝商量好,在后天中班组儿歌展示会上,凝凝爸爸也来参加,和凝凝一起完成演出。在家爸爸和妈妈要一起鼓励并指导凝凝,把前几天准备好的儿歌背熟练,并告诉凝凝,如果她勇敢在中班组儿歌展示会上当众朗诵儿歌,爸爸妈妈将带她去北京动物园参观游玩,作为鼓励。而老师则在儿歌朗诵会之前,鼓励凝凝,只要能勇敢说出一句儿歌,邀请她当老师的小助手,为小朋友服务,以此激发她当众表现的愿望和勇气。
就这样,在中班年级组儿歌展示会上,原本不再邀请各班家长参加,但凝凝爸爸作为特殊的嘉宾出现在现场。在我和家长的鼓励配合下,终于凝凝把提前准备好的小燕子歌曲,唱给全体小朋友听,虽然声音也不像其他小朋友那么响亮,但是,中班的全体老师和小朋友,还是为她鼓起了响亮的掌声。爸爸也激动得用数码相机连续拍了十几张凝凝表演时自信勇敢的照片。有了这次成功的体验,在以后的日子里,凝凝不但能勇敢在集体面前表演小节目,还经常主动告诉我心中的小秘密,性格变得活泼开朗了。
儿歌展示会后,每当我回想起凝凝在集体面前大方自信的表现,爸爸对我们特殊邀请后感激与满足的微笑,就会让我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的家园合力,促进幼儿快乐发展的理念内涵,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也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有责任使每个孩子在平等关爱中,快乐自信的成长;更有义务让每位家长感受到,家园共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意义。
—— END ——
版权声明
本文为《学前教育》原创稿件,版权归本刊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微信号联系申请权限,并注明“本文来源《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未经授权转载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我们,扫描二维码
传播教师自己的声音 陪伴教师幸福地成长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期待!
如果您想订阅《学前教育》幼教版,您可选择以下订阅方式:
1.拨打订阅热线:83558381或83552129;
2.在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150。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