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审视与重构 : 成人视角的“儿童世界”(附音频)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儿童立场

审视与重构 : 成人视角的“儿童世界”(附音频)-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审视与重构 : 成人视角的“儿童世界”(附音频)-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优师教研

[选最优之路  育至善之人]



 |主播:小梧 | 点上方小喇叭收听


审视与重构 : 成人视角的“儿童世界”(附音频)-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兴春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著名儿童诗人泰德·休斯在儿童诗中描绘出儿童生活的三重维度:精彩纷呈的想象世界、璀璨多姿的感官世界与万物有灵的泛灵世界。皮亚杰认为,1.5岁以前的儿童纯粹以感觉运动方式生活于自己的感官世界之中。

感官世界、想象世界与泛灵世界共同构成了儿童生活的“三重世界”。随着对儿童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关注儿童眼中的生活世界,以此来重构我们的儿童观,从而形成对儿童及其生活世界更科学的认识。

审视与重构 : 成人视角的“儿童世界”(附音频)-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一、儿童生活的“三重世界”

审视与重构 : 成人视角的“儿童世界”(附音频)-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正如成人拥有现实世界、理想世界与虚拟世界这三重世界一样,儿童也在自己的三重世界中感受着生活的美好。与成人相比,儿童的三重世界来得更真切、更丰富、更奇妙。

审视与重构 : 成人视角的“儿童世界”(附音频)-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一)感官世界——儿童世界的根基

审视与重构 : 成人视角的“儿童世界”(附音频)-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2岁之前的儿童处在感知运动阶段,主要依靠感官来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而且感官世界在儿童期长期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会把自己的感知觉投诸于外在的客观世界中,除了儿童自身的动作以外,儿童没有世界的概念。他们更多的是运用自己的感官去体验儿童生活的外部环境。

儿童的感官世界较成人而言,具有更明显的本能化、感性化和主观化等特征。在儿童的感官世界里,由感官发出的一切行为很少有目的性和功利心,有的只是本能驱使的愿望和行为。

儿童感官世界里没有理性、逻辑和目的,这个世界是灵动、流畅和自由的。因此,从出生开始,儿童就迫不及待地利用自己的感官去体验外部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儿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他们用自己的感官全身心地去拥抱自然,与世界融为一体。

审视与重构 : 成人视角的“儿童世界”(附音频)-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审视与重构 : 成人视角的“儿童世界”(附音频)-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二)想象世界——链接理想与现实的桥梁

审视与重构 : 成人视角的“儿童世界”(附音频)-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儿童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是生活在梦想中的,在建立形式运算系统之前,儿童生活于另一世界——想象世界之中。儿童的想象世界又是怎样的呢?儿童可以在想象世界中自由创造与转换;反过来,想象又为儿童走向现实世界提供了短暂性过渡。

马斯洛曾说道,绝大多数时候,儿童都能在没有预先计划的情况下即刻创作一首诗、一支舞、一幅画或一篇剧本、一个小游戏。

儿童的想象世界不是一个客观的物理世界和理性的逻辑世界,更不是一个符号化的科学世界,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形象世界,这个世界中有各种儿童喜欢的人和物。

创造自己理想事物的同时,想象世界还与触手可及的现实世界时刻保持着联系,它能够避免社会理性文化对儿童精神的过度骚扰与透支儿童的潜能,它能够为儿童理性的发展插上审美与想象的翅膀。

因此,想象世界为儿童从自我世界走向外部世界、从个性化走向社会化、从理想世界走向现实世界的过渡提供了缓冲和回旋的余地。想象世界让儿童在想象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轻松地转换,自由地划入划出。因而想象就是链接儿童理想与现实的桥梁。

审视与重构 : 成人视角的“儿童世界”(附音频)-幼师课件网第11张图片
审视与重构 : 成人视角的“儿童世界”(附音频)-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三)泛灵世界——儿童精神的保护伞

审视与重构 : 成人视角的“儿童世界”(附音频)-幼师课件网第13张图片

儿童早期的活动一方面显示出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未完全分化,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儿童以自身为中心的特点。而自身中心化是由于儿童容易将每一件事物都与自己的身体联系起来,儿童认为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并且儿童还不能意识到自身作为主体的存在。由于尚未形成客体永久性,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还处于自我中心的状态,无法区分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思维体现出泛灵的特点。

哲学家维柯曾言,儿童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儿童会把没有生命的东西当做有生命的,并且和他们交谈。虽然这是儿童认知发展未完善的状态,但同时也是宝贵的儿童精神的体现。

如果说基于自我中心而形成的泛灵世界是儿童对外界封闭的体现,那么泛灵世界就是儿童精神的保护伞可以保护儿童对外界作用的自由意志和创造意识,可以为儿童提供从当前的现有状态向未来的可能的更高水平的状态提供一个缓冲期,可以保护儿童成为更优秀成人的巨大潜力。

泛灵世界让儿童觉得世间的一切都是美好且充满灵性的。泛灵是儿童精神的体现,同时也是儿童精神的保护伞。那么儿童的三重世界之间又有何关联呢?

皮亚杰认为,一个既无主体也无客体的客观实在结构,提供了在以后将分化为主体和客体的东西之间唯一可能的连接点——活动。

而活动依赖的就是感官的探索,所以感官世界是儿童三重世界的根基;

想象世界使得儿童生活世界更为丰富,让儿童逐渐从自我的主观世界过渡到外在的客观世界;

泛灵世界是儿童作为儿童本身最真实的存在,是宝贵的儿童精神的体现,三重世界共同构筑了一个真实完整的儿童。

审视与重构 : 成人视角的“儿童世界”(附音频)-幼师课件网第14张图片

审视与重构 : 成人视角的“儿童世界”(附音频)-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二、重构成人的“儿童世界”

审视与重构 : 成人视角的“儿童世界”(附音频)-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尽管我们不断尝试着去重新发现儿童,但由于仍然源自成人而非儿童的生活世界的视角,发现的只是我们“想看到的儿童”。在此,笔者拟从儿童生活的“三重世界”来看待儿童,发现不一样的儿童。


审视与重构 : 成人视角的“儿童世界”(附音频)-幼师课件网第17张图片

(一)“感官”不仅需要刺激,更需要被满足

幼年期是个体感知功能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需要感官的刺激,促使感知功能得到合理的发展,让身体器官的功能性活动与他们已有经验结合,从而获得新的经验。然而,儿童的感官真的只是需要刺激吗?对儿童来说,感官不只需要刺激,更需要被满足。

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提到,世间存在的动物,包括最低等的昆虫,虽然它们具有诸多本能,但由于没有各种感官而不能得以表达。感官是儿童身体的一部分,运用感官探索外部世界是本能的欲望。

新生儿对外在世界的一切都感到惊奇,有着极强的探索欲,他们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天空,用自己的鼻子去闻花香,用自己的耳朵去听世界的声音,用自己的手去抚摸小动物,他们只是想亲身去感知这个世界的美好。

审视与重构 : 成人视角的“儿童世界”(附音频)-幼师课件网第18张图片

当我们认为孩子的感官仅仅需要刺激,就会忽略儿童感官自然发展的需要,忽略儿童对外部世界探索的欲望,忽略儿童在探索外部世界中获得的快乐。

才会出现孩子可能正在地上爬得开心时,家长一把将孩子抱起放到学步车里,孩子哇哇大哭家长却不知所以的场景;

才会出现孩子正盯着一朵漂亮的花看得认真时,家长立马拿走花,生怕孩子伤害了花朵的情况……

成人自以为是地认为孩子需要哪些方面的刺激,却没有问问孩子自己想要探索哪些东西。

我们常说要尊重儿童的发展,却连儿童的本能感官活动都无法满足,又何谈我们在尊重儿童?

儿童的感官需要在宽松的外在环境下获得自然的发展,儿童希望能够自由自在地运用自己的感官探索外在世界,成人的干预只会让儿童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受到了束缚,视野受到了限制。

作为儿童发展的引导者和支持者,我们需要满足孩子感官探索的欲望,使他们保持活跃,使他们可以充分而自由地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和探索世界。

审视与重构 : 成人视角的“儿童世界”(附音频)-幼师课件网第19张图片


审视与重构 : 成人视角的“儿童世界”(附音频)-幼师课件网第17张图片

(二)“想象”不只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体验

现实生活中,人们似乎只把想象当成工具,将其视为达成目的的手段。想象真的只是儿童认识世界抑或是促进其发展的一个工具吗?当我们仅仅

儿童的想象当成是一个工具,就会变成为了想象而想象,就会赋予想象更多的目的性成分。

当想象变成工具,孩子主题不明确的绘画作品就变成了没有意义的涂鸦;

孩子并不生动的故事讲解就变成了平淡的叙述;

孩子用积木搭建的简易小房子就变成了没有想象的作品……

当教育者将想象当成一个工具,就会对孩子进行想象的原因做出更多外在的强加的解释;当教育者将孩子的想象当成一个工具,就会对孩子想象的结果做出成人化标准的评判。

马修斯认为,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成人们,要抛弃掉自身在儿童面前的优越感,俯下身来认真倾听儿童提出的认知或道德等方面的问题。其实,在孩子的世界里,所有的想象都没有那么多作用和目的。


     孩子的无意义的涂鸦虽然在成人看来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孩子自己觉得很开心,他自己满足于这个随心所欲画画的过程,没有主题限制,没有形象大小限制,没有颜色限制,可以任意画自己想画的任何东西;
     儿童给小伙伴讲的无厘头的故事,虽然前后逻辑混乱,没有任何的中心和主体,但儿童自身却享受着各种生动形象在头脑中像放电影似的不断呈现的过程,享受着与他人分享自己物品的快乐。

也许你会惊讶于孩子一把就把刚搭建好的房子推倒,然后再重新搭建一个同样的房子,因为他并不需要房子有多美,他只是满足于搭建房子的过程。

当想象变成一种“工具”,它就开始脱离儿童生活本身,脱离了儿童自发的需要。想象是儿童快乐的一部分。因此,想象除了工具性的作用以外,更多更重要的是给儿童本身带来不可替代的快乐的体验。


审视与重构 : 成人视角的“儿童世界”(附音频)-幼师课件网第21张图片


审视与重构 : 成人视角的“儿童世界”(附音频)-幼师课件网第17张图片

(三)“泛灵”不但是一个阶段,更是一种状

泛灵心理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必经阶段,它可以隐含着诸多的教育契机,人们可借此机会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责任心、爱心等。但泛灵真的只是一个阶段吗?儿童真的需要在成人的帮助下渡过这一阶段,进而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认知吗?走出泛灵世界的儿童会慢慢向成人的思维靠拢,这也意味着儿童精神的消逝!

儿童会慢慢失去对身边事物的兴趣,他们会认为春天只是自然轮回的一个季节,房子只不过是由钢筋水泥堆砌而成的一栋建筑;树只不过是一种有枝丫、有叶子、会开花的植物而已。他们开始觉得把花草当成有生命的东西是如此幼稚和不成熟。

随着经验的积累,儿童会逐渐适应规则和秩序,但儿童精神却是一去不复返了。教育者何不将儿童的“泛灵”作为一种状态,一种万物有灵、世界充满生机的状态呢?

儿童沉浸于泛灵世界的万物有灵状态,从而感受这生机勃勃的生活景象!面对成人的强势,儿童只有服从,其结果便是儿童早早地失去了感官世界的“真”、想象世界的“美”和泛灵世界的“活”。

审视与重构 : 成人视角的“儿童世界”(附音频)-幼师课件网第23张图片

正如人无法离开自己所属的自然世界一样,儿童同样也无法抽离自己的生活世界。我们常呼吁“一切为了孩子”,而本质上我们为的是“自己心中的孩子”!

杜威曾谈到,幼儿的思维并不像成人的规则逻辑,而是浪漫的诗性逻辑即感性的逻辑、直觉的逻辑、想像的逻辑、自由的逻辑、酒神的逻辑、审美和艺术的逻辑,它是儿童感性丰富性的体现。

儿童探究某一事物时,不只是感官或想象中在工作,而是整个身心都参与进来,他们会用手去触摸并与其对话,他们会充分调动自己的全部身心去探索和感知。

儿童需要在自己的三重世界里自由自在地探索和翱翔。因而成人需在审视“儿童世界”的基础上,重构儿童观,重构成人视角的“儿童世界”,真正以优师教研来看待儿童。

精品文章 特别推荐

【0】李玫瑾教授《育儿》全110集

【1】低声教育,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漫画版!

【3】央视纪录片《我的游戏童年》,发现游戏的精彩(附视频链接)

【4】刘焱:幼儿园如何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5】朱家雄:观察、纪录为的是解读儿童,而非读懂儿童!
【6】王春燕:幼儿园课程故事的内涵、问题与对策
【7】幼儿园到底都教些什么?这是我看到最好的回答!
【8】张明红:早期阅读是什么?读什么?怎么读?
【9】周兢:如何在游戏活动区域中促进儿童的发展?
【10】叶澜:读懂教师,才能读懂教育

公众号改版,
为防错过【优师教研】的推送
【星标】或文末点【在看】审视与重构 : 成人视角的“儿童世界”(附音频)-幼师课件网第24张图片
|版权说明
公众号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和杂志上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欢迎添加

优师教研(小优老师)
进(全国幼师群)学习

审视与重构 : 成人视角的“儿童世界”(附音频)-幼师课件网第25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优师教研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审视与重构 : 成人视角的“儿童世界”(附音频)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