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孔起英:如何撰写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孔起英:如何撰写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孔起英:如何撰写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优师教研


[选最优之路  育至善之人]


孔起英:如何撰写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孔起英: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专家组成员



在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艺术领域的目标被明确地分成了“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两个子领域具体目标如下。

孔起英:如何撰写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在这一艺术目标的指导下,我们制定了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目标。

孔起英:如何撰写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结合幼儿园的美术欣赏、绘画和手工基本活动类型,我们将目标确定如下。

孔起英:如何撰写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上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分类目标是总目标在欣赏、绘画和手工三个领域中的具体要求,不同领域有不同的侧重点。它反映了欣赏、绘画和手工活动各自的特点,并体现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实践的启蒙性质。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原则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指某一具体的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其他目标最终都要通过教育活动目标才能得以落实。因此,教育活动目标必须具有操作性。具体来说,制定活动目标应注意以下两点。

1.活动目标要关注儿童的发展。一方面,活动目标应适应学前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符合他们美术学习的规律和特点;另一方面,活动目标应把他们在他人的助下能达到的水平,即把促进儿童的发展作为落脚点,也就是说,要为儿童创造最近发展区。

2.活动目标要注意整合性。这种整合性主要表现为:一,活动目标要考虑儿童的认知、情感、技能等多方面的整合;二,活动目标要考虑美术领域与其他教育领域的整合。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目标的撰写

美术教育活动目标通常有三种表述方式。

1


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陈述的是儿童的学习行为变化的结果。这种行为变化的结果是可以观察和测量的。它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儿童外显的美术行为表现,例如“画出”“搓出”等;(2)可观察到的这种行为表现的条件,即儿童的这种美术行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的,例如“画出”“搓出”是“临摹的”“在教师指导下的”还是“独立的”行为。(3)行为表现的公认的具体内涵,例如“画出一群正在做游戏的小朋友”“剪出一个窗花”等。一般来说,美术技能的学习可采用行为目标的写法。教师在撰写时应注意分析行为目标的三个方面。

2


展开性目标

展开性目标陈述的是儿童学习行为变化的过程,它所关注的不是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根据教育的实际进展提出相应的目标。也就是说,展开性目标不像行为目标那样关注结果,而是注重行为进展的过程。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儿童的感受与体验、艺术修养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人格的健全和完善都是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纯粹依靠行为目标来描述还不够,需要借助于展开性目标来解决这一问题。例如《节日的环境》这一欣赏活动的目标“通过欣赏幼儿园中布置的节日环境的美,形成对生活中美的事物的关注”就是用展开性目标来表述的。可以看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展开性目标有着丰富的内函。在这一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活动的实际进展情况,灵活、机动地提出进一步的目标,以促进儿童更好地发展。

3


表现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陈述的是在儿童参与某种活动后得到的各不相同的结果。它所关注的是儿童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的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儿童行为变化的结果。所以,表现性目标强调的是儿童行为结果的开放性,例如,“学习设计服装,注意款式、色彩和装饰纹样的变化美”就是采用表现性目标的表述方式。独创是艺术的本质特征,因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中,教师应特别注意表现性目标的撰写。

下面是一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目标的修改与调整。


范例1  中班欣赏活动:布老虎

表述不当的目标

(1)欣赏布老虎的造型美。

(2)欣赏布老虎的色彩美。

(3)培养幼儿对中国民间工艺品的热爱。

分析与调整

本活动目标采用了展开性目标的表述方式,但是目标的表述不够全面、详细,只注意到对工艺美术的形式美的欣赏,忽视了对内容美的欣赏。并且,目标的具体内容过于笼统,这使教师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无法真正落实到幼儿的发展上。因此,这一活动目标可调整成如下内容。

(1)欣赏、感受布老虎的生机勃勃、勇猛威武而又可爱的神态,体验其造型美。

(2)欣赏、感受布老虎饱和色的强烈对比所造成的色彩美,体验中国民间工艺的用色特点。

(3)通过对布老虎造型和色彩的对称的欣赏,理解对称美。

(4)通过虎鞋、虎帽的故事,理解人们寄托在布老虎身上的美好愿望。



孔起英:如何撰写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孔起英教授学术加餐包:

学前儿童的绘画作品中有哪些特殊的表现?



在象征期和图式期两个阶段中(以图式期为主),儿童在绘画中还存在一些独特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拟人化

拟人化,指学前儿童把无生命的物体或有生命的动植物画得和人一样,不仅赋予它们生命,而且赋予它们一切人所具有的特点和本领的绘画现象。例如,我们最常见的就是给太阳画上眼睛、鼻子和嘴巴,使之成为 “太阳公公”;汽车有一对明亮的眼睛;小动物都是直立行走的,它们也会手拉手地一起唱歌、跳舞;树叶长成了人脸。

学前儿童绘画中的这种拟人化的表现,是他们心理发展中泛灵论的反映。皮亚杰曾把儿童的泛灵论与知觉发展的关系划分为三个阶段。



对自己和经验不加区分,认为一切事物都与自己一样具有相同的心理 (4岁以前);

认为只有活动着的对象才有生命、有心理(4—7岁);

能将依靠自己的力量使物体活动的对象和因为其他力量使物体活动的对象加以区分,认为只有前者才有生命和心理(8—10岁)。



学前儿童正处于前两个阶段,通过泛灵论,学前儿童把自己的情感和意识赋予整个世界,使之生命化。同时,他们也觉得自己和它们更亲近,对它们易于理解和交流。但是,学前儿童绘画中的这种拟人化的表现与成人绘画中的拟人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其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自然产物,并非他们的刻意追求;后者却是艺术家们利用了学前儿童的泛灵论心理而蓄意创造出来的拟人化的形,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看了产生亲切感,迪士尼的米老鼠、唐老鸭之所以受到儿童的欢迎,其道理就在这里。

2


“透明”画

“透明”画,指学前儿童在绘画表现时,总认为凡是客观存在的东西,都必须把它们画出来,虽然是重叠的两物,但画面上还是互不遮挡,全然不考虑透视的绘画现象。于是,学前儿童的绘画中就出现了这样的画面:从地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地面下的东西;从箱子的外面可以清楚地看到箱子里面的物品;篮子里的水果遮不住篮子底;侧身骑车的人的两条腿可以在画面上同时被看到;从外面还可以看到母鸡腹中的鸡蛋。这种透明式的画法宛如儿童的视线,就像X光一样可以穿透任何东西,所以也称为“X光的画法”。

3


展开式

展开式,又称异方向同存式或视点游走式,指学前儿童将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事物在同一个画面上表现出来的绘画现象,也即画中人物、事物由中心向四周,或上下,或左右展开的画法。例如,易拉罐的上、下两个面能同时被看到,从画面上看上去好像是一个哑铃;房子的左、右两面山墙也能同时被看到;画面上桌子的四条腿是分别伸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坐在桌子四周的人的头也是朝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图4-9);类似的还有,把手拉手围成一圈跳舞的人依中心,头朝内、脚朝外向四周做放射状处理,看上去像是人趴成一圈似的,好像画者从空中鸟瞰一样。

孔起英:如何撰写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透明”画和展开式的画法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产物。皮亚杰曾称,两岁左右的儿童发生过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即获得了客体永久性——虽然物体看不见、摸不着,但他们仍然知道这个物体是存在的。这种客体永久性在学前儿童绘画领域中的表现就是“透明”画和展开式的画法。于是,有人认为学前儿童是在画他所知,而不是画他所见。也有人认为,绘画中的思维就是视觉思维,所知与所见是统一的。所以,学前儿童就是在画他所见的。

4


“夸张法”

“夸张法”,指学前儿童在绘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关心的事物、认为重要的事物画得很仔细、很突出,而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他没注意到的地方加以忽视和遗漏的绘画现象。例如,《踢毽子》中,儿童为了表现毽子被踢得不落地,便将踢毽子人的右腿画得又粗又长(图4-10)。

孔起英:如何撰写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学前儿童的“夸张法”与成人绘画中的夸张法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是指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并往往借助想象,抓住描写对象的某些特征加以夸大和强调,以突出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按照这一定义,应该是 “大的更大”“长的更长”,这就是说,应该把房子画得比实际的比例更大,而燕子比房子小得多,应该按比例画得更小。而学前儿童的“夸张”法实际上是他们画其所注意、所关心的事物,忽略了其他部分的“顾此失彼”的做法,是对事物的相互关系缺乏比较和认识的表现,是学前儿童自我中心主义在绘画领域中的表现。皮亚杰认为,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上的现象可称为“自我中心主义”,儿童以“自我为中心来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他所见的、所感觉到的世界,还不能把它作为“对方”来加以考虑。皮亚杰曾用“三山实验”证明了这一点。他发现,10岁以下的儿童,其自我中心的观点仍然相当严重,而7岁以下的儿童,完全无法摆脱自我中心观点的画法。
总之,学前儿童的绘画反映了他们心理发展水平,表现出一种天真无邪的稚拙美,充满了魅力。这一时期也是儿童美术教育最重要的时期。随着儿童自我中心的解除,他们逐渐学会了用社会公认的符号,例如透视、明暗等手段来绘画,儿童画的内容也逐渐在逻辑上与客观现实相符合,这时的儿童画也渐渐地失去了学前时期大胆和无拘束的风采。

作为成人,我们不能要求还处于“蝌蚪人”阶段的儿童把比例画得精确,否则,就是越俎代庖,超越了其发展阶段。但是,不要拔苗助长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坐视不管,要知道,“自然成熟论”的观点对儿童的发展同样产生着不良的影响。我们应该根据儿童的不同发展阶段,适时地提供不同条件,给予不同的指导,借以促进儿童的绘画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


注:以上内容选自《幼儿园美术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好 书 推 荐


孔起英:如何撰写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内容推荐

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本书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思想,围绕幼儿园美术教育中不同年龄儿童发展的关键经验,系统论述了幼儿园美术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等基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与美术创作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策略。本书围绕儿童美术发展的关键经验,立足于幼儿园教学实践,以大量的教学案例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基本策略与方法,适合美术领域的研究者及一线教师使用。





作者简介

孔起英,教育学博士,南京师大教科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学前教育学会课程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专家组成员。主要从事儿童审美与艺术教育、儿童发展、家庭教育等教学与科研工作,出版《儿童审美心理研究》等专著


精品文章 特别推荐

【0】李玫瑾教授《育儿之道》全110集

【1】曾仕强:《家庭教育》全24集!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漫画版!

【3】100幅漫画告诉我们:教育可以很简单

【4】王海英:幼儿园环境创设应当回归儿童立场

【5】刘占兰:如何深化教研,实现幼儿教师知行合一

【6】丁海东:幼儿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的意义、类别、体例与特点

【7】张斌:园本课程的内涵及开发策略

【8】鄢超云:什么是幼儿学习品质?

【9】王春燕:在对话与共生中整合游戏与幼儿园课程

【10】虞永平:关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四大问题

【11】教育部丨0~6岁儿童发展的里程碑:儿童发育异常的自查手册


公众号改版,

为防错过【优师教研】的推送
【星标】或文末点【在看】

孔起英:如何撰写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幼师课件网第11张图片

声明:

本平台只分享和交流,不作商业用途,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优师教研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孔起英:如何撰写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