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饭饭老师
最近,有一条新闻很火。一位网名叫“修仙路上的白娘子”自从有了二宝后,就当起了全职妈妈。她发现在幼儿园里有一条“幼儿园接娃时间鄙视链”。
按照网友“修仙路上的白娘子”的分类,幼儿园家长的“接娃时间鄙视链”,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梯队:
第一梯队:中午12点左右,午睡前,接娃。这群家长通常是学历高的高材生,将娃接回家自己教。
第二梯队:下午3点左右,放学前,接娃。这是幼儿园常规的早接时间,这群家长通常等在校门口,时间一到将孩子接走,直接送去各种兴趣班。
第三梯队:傍晚6点左右,接娃。这类是自己就有兴趣班的幼儿园,通常这些兴趣班都很难进,能抢到名额的家长是会被羡慕的。
第四梯队:每周缺课一整天,这些缺课的孩子通常是参加了英语兴趣班。
在幼儿园提前接娃的现象比较普遍。从中班开始,尤其是大班下学期,请假的人数会明显增加。一般孩子请假半天,也有个别孩子每周固定有一天不在幼儿园上课。有时候一个班里同一天能赶上7、8个孩子请假不来。
这些被提前接走的孩子,几乎都是外面有课外班的。有些在提前学幼小衔接的课程,有些在学早教英语、拼音、阅读、钢琴、舞蹈……各种兴趣班让人眼花缭乱。
大班提前退园上学前班,成普遍现象
马上到寒假了,又到了大班孩子脱园的高峰期。
每年的寒假前后,大班的很多家长就开始犹豫要不要继续上幼儿园大班,也开始在外面寻找给孩子上的培训班,提前学习幼小衔接课程。
一位有着十多年教龄的幼儿园老师感叹,现在家长的焦虑与比拼是前所未有的。以前幼儿园孩子们上的兴趣班只有英语、识字等文化类的,近几年兴趣班越来越多,体育、器乐、舞蹈、绘画、演讲、阅读、甚至少儿编程……这些家长打算全方位抢跑。
不久前的一则新闻,一位为了儿子“幼升小”终年奔波的虎妈,从儿子出生时已经准备好了各种兴趣班。孩子四岁时要上的兴趣班已经多达二十个。
这位虎妈也有自己的理由:“身处这个社会,你不爱竞争,但竞争会找上你!孩子必须要赢在起跑线上。”
从这些抢跑现象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家长们深深的焦虑。而焦虑的背后,反应出家长对于小学学习的不了解与担忧。盲目地被“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恐惧催促着。其次,家长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幼小衔接还缺乏专业的了解。还有就是对于幼儿园为去小学化的误解。
既然国家有政策,幼儿园不让提前学幼小衔接的课程,我们给孩子在外面去报班。幼儿园不教孩子算数、拼音、写字,在教什么?
幼儿园的教学真的跟幼小衔接没关系吗
相对于课外班的填鸭式知识灌输,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是润物细无声的。是对孩子学习规范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基础训练。
例如,幼儿园里虽然不教拼音和写字,但是会围绕口头语言的培养,优质语言的吸收等大语文概念,开展讲故事表演,绘本阅读等丰富的活动,让孩子受到更广泛的文学熏陶。到了6、7岁,孩子认知发展达到后,学写字、看图作文等,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数学方面,幼儿园虽然不直接教授算数,但是会通过多少对比,大小对比,序列的认识,图形归纳,找规律等班级活动和区域活动,让孩子形成数的概念,初步形成数理逻辑。
相比于教识字、算数、写字这些具体的知识,幼儿园更重视孩子的语言表达,阅读能力,数理逻辑思维等能力的培养。教学方式上,通过游戏和活动教学,更符合幼儿的学习方法,教学体系上更加完整,无论是教学的科学性,还是教育体系,教学目标,都更加严谨与长远。
给大班家长的4个建议
对于家长热衷送孩子上培训班,不惜请假甚至退园的做法,幼儿园老师多数持反对意见。因为老师们对于学前教育更专业,她们知道这样是弊多利少的。对于孩子的幼小衔接,老师们也給出了几点建议:
1、跟着孩子的发展规律走:不拔苗助长。
教育部禁止幼儿园小学化,是因为提早学习违反了孩子大脑发展的规律。对于0-6岁的孩子,最重要的是与父母建立良好关系,在真实环境中与人交往,更多地进行身体运动等。如果家长简单地用培训班取代孩子的玩乐,减少孩子活动时间,容易造成孩子肌肉群刺激不够,精细动作等发育不足,导致真正入学后出现感统失调等情况。
2、家长尽量放下自身的焦虑:人生是马拉松。
家长的焦虑可以分为对小学的焦虑和跟别人家孩子比出来的焦虑。
幼儿园的学习很少考试和对比,目的就是不给孩子造成压力,尊重每个孩子的发展速度和差异。而外面的培训班通常都有评价体系,这无疑让家长产生攀比心理,增加家长的焦虑感。而家长的焦虑最终也会传递到孩子身上,让孩子产生压力与紧张,无形间让孩子反感学习,对学习失去信心,为未来的厌学埋下隐患。
幼儿园的游戏性、趣味性教学,正是为了让孩子对未来的学习充满好奇与期待。
3、对幼小衔接有正确的认识:学习能力比知识的灌输更重要。
孩子过早接触太多的小学知识,这样会提早给孩子压力,因为孩子思维发育还没跟上,容易造成机械化学习,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真正的幼小衔接,不是提前学了多少知识,而是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专注力,同时通过丰富的形式让孩子了解数学是什么、语文是什么,让他们对小学做好心理准备,不至于到了小学之后不适应。
4、在生活中渗透幼小衔接:点滴的知识积累学习。
幼小衔接是需要的,但是真正有效的幼小衔接不在培训班,而是在家里。家长可以结合真实的生活场景来教孩子。比如数学,不是教孩子抽象的数字,而是让孩子数数动物、水果,比比大小,排排序列等,以形成数的概念。比如语文,不是让孩子拿着笔写汉字,而是通过讲故事,让孩子将口头的语言转化为书面的语言,从而有了文字的概念。
幼儿园里丰富多彩的游戏性学习,结合家庭生活中点滴的知识积累学习,优势互补,相信会比培训班里的填鸭式灌输,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更有助于孩子长远的学习能力的发展。
(*注:文章转自“园长荟”,著作权归原作者。如涉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读懂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