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都知道,读懂儿童,基础就是做好观察记录。这两天,研习群里为老师们分享了观察记录纠错的练习题,相信老师们通过之前的小文章和这两天的练习题的学习,对如何做观察记录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今天小编结合这两天的做题情况,针对老师们容易犯的错,为大家总结梳理了如何做观察记录的知识点。
观察记录四原则
我们一起先来回顾一下观察记录的四原则:
确定观察指标和对象,有侧重点的观察和描述。
真实客观记录幼儿的言行,不加主观臆断词汇。
省去和评级无关的描述。
详细描述孩子的言行。
观察记录案例解读
下面我们就结合老师们在写观察记录容易犯的错来为大家解读观察记录“四原则”。
1“婆婆妈妈型”
观察记录1:
下午四点多,孩子们户外活动后回到教室,老师提醒每个孩子要换上衣服,这时候乐乐拿着衣服对老师说:“老师,我扣不上。”乔乔听到了,跑过去对乐乐说:“我来帮你吧,”。然后乔乔把纽扣和洞一一对好,帮乐乐把扣子都扣好了,最后乐乐给了乔乔一个大拥抱。
典型问题:
-
无重点描述:人物没有侧重点;发展指标没有侧重点;
无法判断是针对乐乐的,还是乔乔的;也没法判断这条记录是“解决问题”的、“小肌肉动作”的还是“与其他幼儿建立社交关系的”。
-
不简洁:描述太过啰嗦,赘述太多。如:
“下午四点多,孩子们户外活动后回到教室”可描述成”户外活动时间后,教室”。
“然后乔乔把纽扣和洞一一对好,帮乐乐把扣子都扣好了,最后乐乐给了乔乔一个大拥抱“可描述成“乔乔把纽扣按个帮乐乐扣好”。
解决方法:
做观察记录的步骤为:先了解、熟悉指标及等级,然后带着目标去观察。比如:要做好一条关于”解决问题“指标的观察记录,老师们首先要了解幼儿在该项指标的发展规律:
参考样例:
户外活动后,教室,乐乐拿着衣服对老师说:“老师,我扣不上。”(针对乐乐的记录) ——解决问题
户外活动后,教室,乔乔看到乐乐扣不上扣子,跑过去对乐乐说:“我来帮你吧。”(针对乔乔的记录)——解决问题
2“总结报告型”
观察记录2:
区域活动时间,艺术区,虫虫拿着剪刀,一只手动,一只手不动,把纸剪下来了。
典型问题:
描述不具体:如果老师提前熟悉了幼儿“小肌肉动作”的发展规律,就知道“一只手动,一只手不动”描述过于宽泛,描述不具体,无法判断幼儿的小肌肉发展等级(另一只手沿线剪和不沿线剪,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
附:小肌肉动作发展八等级:
参考样例:
区域活动时间,艺术区,虫虫在纸上画了一颗心,左手拿着纸不动,右手拿着剪刀,沿着心的形状,把心形剪了下来。
老师们可以把上面的”三大类型“和自己做的观察记录比较一下,有没有也犯同样的错误呢?想要读懂儿童,我们就得学会如何做一条有效的观察记录,牢记观察记录“四原则”。从现在开始,每天做一条观察记录,不断提升自己,我们就能更好地读懂儿童。也欢迎老师们把所做的观察记录分享到群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让我们一起读懂儿童!
练一练
读懂儿童,从现在开始!
温馨提示
需要学习更多解读儿童发展水平的内容,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进群研习。
想了解更多“读懂儿童”的文章内容可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读懂儿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