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开学第一课#大家说#孩子#儿童#教师
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其背后是对教育的拷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些问题是教育工作者始终要去思考,并且时时刻刻放在心上的。这是我们的教育认知,也是我们的教育使命。
新学期,草木萌动,万物复苏,人文幼学特别策划开学第一课,从师德师风师魂的维度,梳理和呈现我国三位幼教前辈的思考与感悟。他们是学前教育行业的播种者、开拓者,传承着中国学前教育的优秀传统,也代表着一种中国精神。也可以说,这是一份给所有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寄语与嘱咐。
没有价值引导的教育不是教育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教育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育人成为焦点。更强调培根铸魂,立德树魂,即强调“魂”字。对此,我的理解是强调培养对国家、对民族、对自己的人民、对自己的文化等的认同、热爱、忠诚,即是所谓“情怀”或“家国情怀”。我们处在一个特别的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难理解国家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敲响警钟,特别强调对教育发出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三连问,我觉得幼教不思考这些问题是不行的。
我们的教育必须做价值引导,这一点都不必含糊。没有价值引导的教育不是教育。有的人觉得孩子这么小,谈什么价值观?还有人觉得价值观太深奥、抽象,幼儿阶段不可能进行。我的回答非常肯定,幼儿教育的价值引导不可缺位。阿莫纳什维利告诉我们,儿童的精神世界不可能是闲置着的,它犹如一座神殿,把它弃之不顾,无异教育的犯罪。
价值观教育不是灌输概念,而是给孩子的心灵点亮一盏一盏的灯。我们一定要去点这个灯,这个灯熄灭了社会就会变得黑暗。我们为儿童点灯,这个使命我们一定要牢记。今天我们的孩子接受怎样的价值观教育,我们明天这个社会就拥有怎样的价值。
不是搞概念,而是和孩子生活紧密联系
现在国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提出要从娃娃抓起,我们面临幼儿园价值教育的新挑战。我们的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我认为是非常美好的,如果这些美好的东西只是贴在墙上、挂在嘴上,行吗?它成不了我们这个社会的价值,不能成为每个人心中的明灯,不能成为每个孩子心中的明灯,那就没有意义。
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明确把平等、公平价值提出作为学习内容,通过儿童生活中的现象来和儿童进行价值对话。老师要像重视儿童前科学概念一样,深入了解、接纳孩子们的困惑、问题,重视儿童“前价值认识”,去挖掘和捕捉教育契机。当然,价值教育绝不能去抽象价值灌输,不能搞概念,而是和幼儿的生活经验、已有认识结合起来。我们还要去发展与儿童进行深度对话的能力,这个深度不等于深奥,是儿童能理解的,能让孩子们引起思考、理解、分辨、表达、讨论、交流、体验、感悟,这样才能提升他们自己的价值认识。最后,就是要在生活中和各种活动中,引导幼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不能只看眼下,而是站在时间前面
教育的未来取向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它比其他行业更有天生的未来基因,教育从来就不是只盯着过去,或是只盯着眼前。康德在百年前也说,“对孩子们的教育,不应以当前人类状况为准,而应以未来人类可能获取的更佳状况为准。”英国教育家普林格尔也提出教师的先锋性:“凡是优秀的教师,总是站在时间的前面,认识到教育是为将来服务的。”教育最终是要通过教师体现出来的,教师不具有先锋性,教师也谈不上未来性。优秀的教师,一定要站在时间的前面,认识到教育是为未来。
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幼儿教育是落实国家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重要场所。因为3-6岁是幼儿良好品格培养的关键时期,好的品格不仅关乎个体发展,家庭幸福,更关乎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品格教育的未来取向,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幼儿的品格教育应该是,促进幼儿社会性情感、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发展、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和良好习惯,为其良好个性的形成和未来健全人格的发展打好基础。
毛主席说,“儿童万岁!”
延安时期,毛泽东在窑洞里就关注并思考儿童问题。1938年延安战时儿童保育院刚成立,他就为保育院题词“儿童万岁”。毛泽东充分认识到儿童就是未来,儿童才是希望。他把“万岁”这样的敬辞用于儿童,把美好的期待寄托于儿童。因为儿童是革命的火种,是未来的战士,是民族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
“儿童万岁”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儿童的基本认识。意味着在毛泽东眼里,儿童是千秋永存的,应该得到最高尊重,这是对儿童地位的充分肯定,对儿童决定未来这一基本事实有了充分认识。
“儿童万岁”也是现代儿童观的重要表达。尤其在上世纪30年代,普通大众还没有确立科学的儿童观,甚至还有很多人把儿童看作是不独立的、无权益的个体。毛泽东“儿童万岁”的观念是对传统观念的决裂,是对科学儿童观的重要引导。毛泽东对儿童的主张与今天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及国际社会所倡导的“儿童优先”“儿童利益最大化”等原则是一致的。
为了国家的未来而培养中国儿童
这是一个人才决定胜负的时代。重点要发展基础教育,培养有良好素质的人才,扎扎实实地进行基础研究。
我们看到民族企业在全球竞争中,面对技术问题时,已经意识到用钱是不能够消除和解决所有问题的,一切还得从基础教育开始。基础研究需要创新型人才,这些人才就在基础教育中孕育和生长。
也就是说,国家的未来想要不被别人控制,想要不断向前发展,说到底,要靠未来一代代的儿童去创造。培养出一批有创造精神的孩子,这才是国家未来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支撑力量。一批批幼教人承担起了时代的历史使命,培养出一代代国家栋梁。为了这些孩子的成长,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把自己的全面热血投入和奉献到学前教育事业上。
全社会要充分理解教师的
专业性、独特性和创造性
幼儿教师是经过长时间专业训练的专业人员,我们需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决定教什么和如何教,因此,了解、理解儿童是教师工作的起点;幼儿教师的核心职责不是讲授,而是在观察和分析儿童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以多样化的活动,获得有益的经验;幼儿教师的工作没有固定的程式,需要灵活地整合各种方法和策略,适宜、有效的支持儿童的学习。
幼儿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儿童,没有“万能工具”,需要教师观察与分析儿童的行为表现;需要教师充分调动空间、时间和其他课程资源,充分激发儿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需要教师在目标、情境和策略之间形成关联,这种关联就是思考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每天的工作都有挑战,每时的工作都要思考,教师有责任为儿童谋最大的空间,最大的机会,最适宜的活动,最有效的发展。
全社会应该充分理解幼儿园教师劳动的专业性、独特性和创造性,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理解和支持学前教育、关心和尊重幼儿园教师的好风尚,鼓励更多人投入到为国家造就更多优秀的创新性人才的奠基工程中来。
研究中国幼教史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学史使人明智。我们要成为明智的幼教人,就必须学习和研究幼教史。
我从小就对历史感兴趣,小学时爱看历史故事书,每次上历史课我都听得津津有味。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我对历史一直葆有兴趣,也促使了我日后对学前教育史的关注。
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我作为先遣队成员参与整理办公室和资料室工作,为返校复课做准备。在整理资料时,我发现了陈鹤琴等前辈留下的一些关于中国学前教育史的资料,其中有一个《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目录选》的小册子,使我意识到原来前辈们已经着手在做编写《中国学前教育史》的准备工作。我对前辈们为开辟我国幼教 “中国化、现代化、科学化”的道路所做出的贡献非常敬佩, 因此当看到那些珍贵的教育史资料时,我就义无反顾地决定编写我们自己的中国学前教育史,以及开设学前教育史课程。
后来,我又知道日本有学者已经开始研究中国的幼教史,这使我更加坚定了信念:研究我国的幼教史是我们中国幼教人责无旁贷的使命。
花时间、花精力一点点去建设和完善
学习、从事幼教工作 70 年来,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幸福指数是逐渐升高的,始终感到非常幸运和满足,也看到了我国学前教育这些年的高速发展。
目前从政策和专业导向来看,大方向上都是正确的,已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的科学性、指导性越来越强,对幼教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接下来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贯彻和执行。
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各地幼教情况差异较大,需要花时间、花精力一点一点去建设和完善。我相信,只要我们始终心怀希望,脚踏实地,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关于学前教育立法,我一直都很关心,中国学前教育终于迎来有法可依的时代,这对促进中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而科学的发展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不管其他,坚持做这件事就好了
我觉得我生来就是幼教人。有时我会想:如果不做幼教,我可以做什么?我想不出还有什么工作更适合我。我的同学中也有人一开始不了解、不喜欢这个专业,但学习过后大多都非常喜欢了。就我而言,从事的事业正是自己一直喜欢的。
我是从喜欢儿童、喜欢幼教发展到热爱儿童、热爱幼教。我从南师的学生到南师的教师,这些年来,我经历了南师幼教系的起步、初创,低谷、停顿,复建、重创的艰难历程,不管外界重视也好,不重视也罢,对我来说无所谓,我就坚持做这件事就好了。
2022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可以为一个民族做什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在守护和培育着这个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儿童!
陈鹤琴先生对幼教人的要求是:敬业、乐业、专业、创业。新学期,希望一直坚守在幼儿教育这条路上的学前教育者们,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携着传承与初心,带着希望与力量,一起开启新征程。
编辑/鲁阳阳
设计/郭迎欣
主编/李晗
精彩回顾
如何打造一所孩子喜欢的幼儿园?不如问问每天都生活其中的他们
一点孩子气⑧| 如果你想给鸟儿投食
一点孩子气⑦| 如果让孩子们来“当家做主”
一点孩子气⑥| 救命呀,小蛇承受了一头大象的重量
一点孩子气⑤|一场落叶雨,引发了孩子们关于生命轮回的讨论
我就知道你“在看” ↓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人文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