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开学季#教学
暑假期间,大家不是去各地游玩,就是在家里吹着空调吃着西瓜,然而却有一批人要顶着高温酷暑或是突然的暴雨,趁着假期挨家挨户的做家庭访问,为开学做各种准备工作。没错,她们就是幼儿园教师!
几天时间里要跑遍二三十个家庭,每个家里也只能短暂的停留;不然就是整天面对着手机、电脑,和家长们一一沟通交流,不仅口干舌燥,而且绞尽脑汁。家访对于有的老师已然是轻车熟路,但是对于一部分新老师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次尝试。
那么如何利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有效的信息,避免那些家园双方认识不到位、操作不规范、沟通不融洽等问题,让自己的家访工作变得高效的同时,获得家长和孩子的认同感呢?下面直接给大家上干货!
家访的八大流程
你有没有遗漏呢?
如果你的对象是老生,目的就是了解幼儿的情况,解决幼儿的一些问题,争取获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如果你的对象是新生,则是为了缓解幼儿的焦虑,获取家长的信任,传达幼儿园的开学准备。
家访的形式并不是所有地区都是一样的,每个幼儿园、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家访形式,但总得的来说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上门家访、电话家访、视频“家访”以及到校“家访”,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教师在得到班级幼儿园幼儿资料后,先和班级教师对幼儿和家长的情况进行熟悉和了解。比如幼儿和家长的名字有没有一些生僻字,不太清楚读法的。
归类整理家访区域
尊敬的家长你们好:
为了进一步了解幼儿情况、更好地做好幼儿保教工作,积极开展家园合作,根据幼儿园工作安排,在开学前将进行一次家访活动,本次家访活动面向全体幼儿。
家访时间:拟定在** 时间段(具体的时间会在家访前提前通知)
家访形式:****
如有不便之处,也可主动联系班级教师预定时间和地点。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老师提前准备好家访需要的材料,可以在家访时有条不
紊,增加效率,下面给大家列举了一些物品准备清单:
-
班 级 花名册
-
笔和记录本,随时记录重要信息
-
手机录音或者录音笔,保证重要信息不遗漏
-
手机或者相机,最后拍照记录
-
给家长准备一些“入园小贴士”“育儿知识锦囊
-
给小朋友带一个小礼物
……
(根据实际情况增减材料)
每个家庭的相处方式都是不同的,以平和的心态和家长做沟通,言谈举止、衣着妆容大方得体即可。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把全体家长卷入评价之列,共同为发现、尊重、理解、支持儿童效力,全民搞科研,这大概就是上海在全国首创“群众性教育科研”,坚持以科研指导工作,引领学前教育的发展的最好佐证。
家访新姿势——摆摊家访
上下滚动查看更多
如何在有限的家访时间里
快速收集有效信息
教师从中可以了解不同幼儿的生活情况、家庭教养方式。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开放性提问获取不同幼儿的个性化信息,便于开学后能有针对性地观察评价每位幼儿。
上下滚动查看更多
此外,教师也才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表、家访观察记录表、新生家访调查表等,虽然名称与内容不完全一致,但功能是相同的。
上下滚动查看更多
与家长进行沟通时
如何彰显教师专业水平
如果是新生家访,进门后礼貌问候家长和孩子,并主动介绍自己和同行教师。让幼儿提前熟知即将面临的新环境中的成人伙伴,并向家长说明本次来访的大致目的,与幼儿以及家长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和互动关系。
如:XX 家长你好,我是**幼儿园**班的班主任**老师,这位是配班老师**
如果担心自己忘记要与家长谈些什么,可以先准备一份提问大纲,有利于掌握幼儿信息,保障家访质量,以下内容可以作为参考:
-
孩子有什么小名吗?孩子平时都是谁带啊?上学都是谁负责接送?
-
孩子平时喜欢吃什么东西?对什么东西过敏?
-
孩子最喜欢的动画片是哪个?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
-
孩子的身体怎么样?有没有疾病史?
-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怎么样?能够自己吃饭喝水吗?
-
孩子平时的作息习惯是什么样的?
-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
-
孩子的性格是怎么样的呀?
-
孩子与人的交往能力如何?
……
如果是老生家访的话,内容会有所不同。中班会偏重对幼儿学习能力、特长培养、性格塑造、亲子陪伴等问题进行交流;而大班偏重于对幼儿习惯养成、学习能力、幼小衔接方面进行交流。下面也给大家罗列了一些要点:
-
介绍新班级的一些基本情况或变化:班级位置,教师团队成员是否有所变化,户外活动场地是否变更等;
-
帮助家长了解中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大致水平,为后续的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
了解影响幼儿近期在园所参与各项活动状态、行为表现、情绪表达等发生改变的原因,是否是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如:家庭成员的新增或减少,生活环境的变化,其他变故等);
-
鼓励家长在家中也要培养幼儿与园所相对一致的学习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合理进餐饮食,制定合理的一日生活作息表,在家中延续开展“计划—工作—回顾”的模式等;
-
简单介绍新学期第一个月教育教学目标和相关活动安排。
在家访过程中,老师不一定要全程中规中矩聊教育,也可以在轻松的“闲聊”和不动声色的观察中了解并记录幼儿的基本信息(年龄、月份、爱好等)、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等。
如何拉近
与新生幼儿的距离?
老师与孩子打招呼时,最好能够蹲下来。
根据幼儿性格和情绪判断是否愿意进行握手、拥抱的肢体接触,不能过于热情吓跑孩子。
与孩子进行简单语言交流:孩子是否能注意听别人在对自己说话并作出回应?能听懂日常对话?
与孩子简单交流互动:了解孩子的语言发展情况、语言习惯,比如有的孩子喜欢使用叠词或者自创的称呼;还可以告诉孩子幼儿园里好玩的事情。
和孩子做一些小游戏:包括孩子的跑、跳、下台阶、抓握物品等动作,是否可以双脚灵活下楼梯、沿直线走一段距离等。
家访是相互的
家长又该做哪些准备呢?
听到老师要来家访,感到紧张的不仅仅是孩子,很多家长充满热情与期待的同时,也会心存疑惑、不知所措。所以给大家准备了家长小指南:
-
关注班级的动态,保持手机的畅通,确定教师家访的形式、内容和时间,做好心理准备,也可以问下身边家长朋友的经验。
-
不需要过于隆重,把家里的卫生打扫干净,和孩子一起收拾好家里的玩具,谈话环境整洁明亮。
-
基本的待客礼仪要有,可以给老师准备一下进门的拖鞋,沟通交流的过程中给老师准备一瓶水或者些许点心。
-
家长注意和老师约好的时间,避免老师已经到家门口了,自己还没回到家的情况。
-
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穿着大方得体,不要以家居服、睡衣接待老师的到访。
-
在和老师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尽量保证孩子也在场,与老师有互动交流。
-
向老师介绍孩子时,孩子的优缺点都可以有所涉及,还有孩子的特殊情况,以便教师全面的了解孩子。
-
积极配合家长的工作,有不明确的地方可以让教师加以指导,记下教师说的注意事项。
在科技如此发达的当代社会,我们除了可以用手机、电脑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提前沟通外,不妨换种方式:寄给家长一封有关家访的家长信(尤其适用于新生家访),以真诚的态度开启第一次的家访活动。以下信件来源《学前教育中心》:
家访结束了
但工作才刚刚开始
家访结束后的第一个工作是完善家访记录,和其他老师交流补充信息。复盘自己整个家访过程,存在哪些优点和不足之处,优化家访的过程。对个别发展能力较弱的孩子和比较焦虑的家长进行回访,给予个别化的指导。
大班幼儿的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任务意识和同伴合作、探究科学、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也逐渐增强。
精彩回顾
主编探园丨据说看了这所幼儿园,都恨不得想生三胎!
又到开学环创时,小中大班的30个墙面游戏我们给你准备好了
活动案例|开学倒计时!应对情绪焦虑的这个方法你不能不知道
教育环境特辑⑧开学环创高峰期,这份小空间改造攻略千万别错过!
教育环境特辑⑦ 抓住这些藏在隐秘角落的教育者,幼儿园的一草一木也便活了起来
我就知道你“在看” ↓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人文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