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岳亚平、刘琦:儿童视角下中美幼儿绘本的比较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岳亚平、刘琦:儿童视角下中美幼儿绘本的比较-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岳亚平、刘琦:儿童视角下中美幼儿绘本的比较-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岳亚平: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学前教育系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

作为儿童喜闻乐见的早期阅读材料,绘本应体现儿童视角。本文通过对中美各20本获奖绘本进行了文本分析和比较分析。发现中美绘本在题材、文字和图画三个核心节点上既有相同的表现又存在差异。


岳亚平、刘琦:儿童视角下中美幼儿绘本的比较-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目前我国幼儿绘本阅读的现状


作为幼儿早期阅读的主要材料,绘本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的价值。


01

绘本阅读是学前阶段促进儿童语言和读写技能发展的重要活动。

02

绘本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能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03

能使幼儿的审美心理要素得到全面的发展

04

能促进幼儿道德感的发展,并对幼儿情感 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绘本要想实现以上的价值,则必须能够吸引幼儿,以幼儿喜欢的形式呈现并被幼儿所接受。因此,绘本的内容、文字的使用、图文的设计及版面的呈现方式等,都应该基于优师教研,契合儿童的阅读特点和审美需要。


但目前基于儿童视角的绘本阅读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开展绘本阅读活动及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方面, 如颜晓燕提出绘本阅读要迎合兴趣、自主阅读、分享交流、多元互动、体验快乐、扩展迁移等,而从儿童视角对绘本本身进行深入分析的研究目前还很缺乏,这也正是本研究的意义和创新所在。


据对我国的绘本市场数据了解,其中美国的绘本更受家长的青睐,前100 名中有 38本都是引进的美国绘本。由此可以看出,在与引进版绘本的竞争中,我国原创绘本处于劣势地位。造成此类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引进版的绘本更能基于优师教研,更加贴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阅读需求。


基于此,本研究从儿童视角出发,多维度分析我国原创绘本和美国绘本的表现特点,对比其异同,并进 一步挖掘我国原创绘本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进而为我国原创绘本的未来发展提供可行的建议。


岳亚平、刘琦:儿童视角下中美幼儿绘本的比较-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中美幼儿阅读绘本的“四”大区别


以儿童视角下的绘本表现框架为研究工具,从绘本的题材、文字和图画三个方面入手对选取的 40 本中美获奖绘本作品进行文本分析。结果发现:


题材方面,中美绘本都注重贴近现实生活。中国绘本更多来自成人的生活再现,故事内容丰富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美国绘本的内容更多取材于幼儿的生活实际,具有较强的趣味性。


文字方面,中美绘本都会关注文字的运用。中国绘本更加关注文字的韵律美和形式美,语言风趣,朗朗上口美国绘本的文字则简洁简单,浅显易懂,具有一定的幽默色彩。


图画方面,中美绘本都会关注图文的结合。中国绘本使用的颜色较为丰富,以人物 造型为主,注重图画和文字的匹配,较少关注图画的细节设计;美国绘本也使用较为丰富的颜色,以幼儿熟悉的角色为主,关注角色的表情和动作,造型生动逼真且细致,图画内容有趣且善于设计“惊 喜”。


1、中国绘本以趣味性为手段,美国绘本以趣味性为目的


其实,无论是中国绘本还是美国绘本,都十分关注绘本的趣味性表现,但中美绘本对趣味性的定位是不同的。


中国绘本创作者除了关注故事情节的趣味性,更加关注绘本传递的教育意义,20 本中国绘本中有 16 本 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道理渗透。如绘本《西西》讲述了一个与热闹画面形成鲜明对比的小姑娘西西, 抵抗住了荡秋千、玩沙包、玩气球、吃比萨等的诱惑,一直安静地坐在长椅上,只为了完成一句承诺。这样的绘本在让幼儿欣赏有趣故事内容的同时,也能懂得专注、安静地完成一件小事也是很了不起 的事情。


美国绘本创作者则只是把绘本当作与幼儿分享故事内容的载体,他们更加关注趣味性本身,除了4本科普类绘本进行了道理的渗透外,其他只关注故事性的情节和表达。如绘本《这不是我的帽子》讲述的是小鱼与大鱼展开的一场关于帽子的争夺战。这些故事在情节自然结束后并没有延伸出明显的教育意义,而只是让幼儿关注故事内容本身。


2、中国绘本贴合成人世界,美国绘本体现幼儿生活


中国绘本和美国绘本都较为贴合实际生活,主要表现在故事题材的选择、图画造型的设计和图画的创作等方面。但进一步的分析却发现,中国绘本无论是故事题材的选择还是文字的描述,都更贴合成人的生活,美国绘本则更多切合幼儿的生活实际。


中国绘本的题材选择和情感表达更偏重于成人的世界。如《迷戏》中的故事背景发生在战争时代,表达的是对和平的渴望。这些题材对于缺乏此类生活体验的幼儿来说,比较难以理解和引起共鸣。


美国绘本的创作大多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蓝本,从故事内容的编排到情感的表达,都是幼儿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或者曾经接触到的。如《阿莫的生病日》描述的是探望生病朋友的故事,表达了温暖的友情


3、中国绘本更多关注文字的作用,美国绘本更加重视图画的价值


绘本是图文结合的艺术,在绘本中,图画和文字都是重要的表意方式。但是,由于绘本受众的认知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绘本中的图画是讲述故事的主体,是绘本的生命,儿童主要通过插 图进入故事世界,感受故事内容。绘本中的每一张画面就像一台戏,人和物,情和景,性格形象的刻画,位置的经营,气氛的渲染,色彩的处理,它所表达的内容有时是上百上千个字都无法描写的。


中国绘本的创作者更为关注文字的应用,着重通过文字来讲述故事内容。如绘本《荷花镇的早 市》全文共 62 句,故事内容几乎完全依靠文字来描述,图画只是部分文字的再现。


美国绘本则更加凸显图画的价值,更多借助丰富的图画来表述故事内容。如绘本《先有蛋》全文仅有 8 句话,《夜色下的小屋》全书也只有 11 句。美国绘本中的文字主要介绍时间、背景等一些图画难以表达出来的部分,而具体的故事情节和细节部分的呈现则主要通过图画来表现。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绘本更多关注文字的创作,图画只是文字故事的再现,美国绘本更加重视发挥图画的价值,关注图画表情达意的功能。


4、中国绘本更加注重图画的整体布局,美国绘本更多关注图画的细节


对优秀的图画书来说,绘本的插图中细节画面的设计和隐藏十分重要,它不仅凸显了图画书的叙事特色,丰富了图画的叙事容量,而且可以引发读者发现的乐趣,激发读者反复阅读的欲望。此外,绘本中细节的设置不仅仅能增加图画的趣味性,还能辅助文字进行文本意义的表达,能够有力地增强图画书主题的表现力。


访谈中的幼儿也提到了细节的问题,如“喜欢是因为这些小孩为了下雨眼珠都看蓝了”“那些蓝眼睛画的还有个黑眼珠”“母鸡眼睛里有一点点白点感觉很可爱”。幼儿天生擅长捕捉图画中的细微部分,而这些阅读中每次不同的“新发现”正是优秀绘本让孩子百看不腻的秘诀所在。


经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绘本更加关注图画的整体布局,美国绘本则更加重视图画中的细节。如《荷花镇的早市》只是采用写意的手法进行图画创作,用不同的颜色勾勒出人物的基本造型,而对主要人物形象的表情、动作等没有给予细腻的表现。


美国绘本则侧重于图 画的细微刻画,部分绘本还刻意设置了一些与故事内容“无关”的小细节。如《夜色下的小屋》中的图画就十分细腻,不仅有故事中提到的钥匙、书、鸟、月亮、床等物体,还有猫、狗、床上的玩具熊、地毯上 的球、地板上的衣服、摇椅上的娃娃等,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使得故事更加饱满。


岳亚平、刘琦:儿童视角下中美幼儿绘本的比较-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对我国原创绘本发展的三个建议


1、明确和完善绘本的评选标准


明确的评选标准犹如一个灯塔,对我国未来原创绘本的创作具有引领性的作用。美国“凯迪克图画书奖”评选中,虽然也会综合考虑故事情节、文字应用、图画设计和图书的整体编排等内容,但其评选的一个明确前提是绘本的创作要符合幼儿的理解力。正是因为如此,美国获奖的绘本大多能够契合幼儿的现实生活,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审美能力。我国“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评选标准是使绘本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征的同时也要兼顾绘本的民族性特征。


我们都很清楚,学前阶段是儿童年龄特征变化最快的时期,而且儿童的年龄越小,其特征变化得也越快。这就意味着绘本的创作应进一步考虑低幼阶段儿童快速发展的现实,进一步斟酌在统一的标准之下,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儿童进行绘本创作时的侧重点应该放在哪里,儿童性和民族性如何更自然地融合等问题。此外,以多领域专家参与的评审可以很好地拓展评选的视角,但也可能在更多关注绘本的文学性、哲理性等的同时,失去对儿童视角的特别关注,适当增加学前教育领域专家评选的比重可以较好地解决评选过程中的以上问题。


2、在儿童视角下创作更适合幼儿的绘本作品


孩子的书,不论什么含义,必须完全通俗易懂地写,而且必须有意思。


对孩子来说,读书不是教养,不是学习,也不是要图什么利,要有什么用。读书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快乐和有趣。书是让人快乐的。这点就是将孩子们引入阅读世界的力量。”绘本的受众绝大多数是幼儿,绘本价值的实现也必须建立在幼儿喜爱的基础之上,因此,绘本的创作应当把儿童视角放在首要位置,应更多基于优师教研开展幼儿绘本的创作。如可以把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传统元素如饺子、元宵、灯笼等运用到 绘本故事中;也可以把传统节日、优秀传统文化和幼儿的现实生活自然地融合,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借助绘本的形式无痕地传递。


3、发掘优秀的作者资源,培养专职的图画书作家


绘本中表述故事的主体不仅仅是图画和文字,其中图文的配合也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为作品提供了不同的阐释空间和可能性,阐释空间和可能性越大,则图文之间的张力越大,图画书作品也就越具有更大解读魅力。


但目前我国绘本创作中的图画作家和文字作家常常是分离的,大家各自主导着自己的创作领域,导致了我国绘本创作中文字和插图“跛足”的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应该逐步培养专职的图画书作家,即插图的绘制和文字的创作均由作者一人来统一完成。这既可以避免文字作者和插图作者的自说自话,又能充分发挥绘本中图画和文字的价值,真正彰显绘本图文合奏的魅力。

本文转载自《学前教育研究》,如不同意转载,请联系删除。

◆  ◆  ◆  ◆  ◆  


想掌握学前教育大咖的最新资讯吗?

想一键获取各种学前教育资料吗?

想近距离了解《当代学前教育》编辑部吗?

那就扫描下方二维码

加入《当代学前教育》交流群吧~


岳亚平、刘琦:儿童视角下中美幼儿绘本的比较-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拓展阅读:
刘  焱:我们应该怎样观察儿童
李季湄:园本教研要求教师“吃透儿童”
冯晓霞:幼儿园教师应该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
赵兰会:利津游戏是学前教育的本质回归
朱家雄:幼儿园教育必须解决的两大难题
叶平枝:回归学前教育本真,加快治理“小学化”问题
虞永平:游戏化不仅仅只是玩游戏
应彩云:走出绘本阅读教学的三个误区
苏   婧: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体现在哪里?


岳亚平、刘琦:儿童视角下中美幼儿绘本的比较-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当代学前教育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岳亚平、刘琦:儿童视角下中美幼儿绘本的比较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