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建构
2022年10月,如皋市“雅云工作室”建构微项目组展开了线下、线上相交融的研讨活动,围绕“有准备的环境”展开第二次研讨。
一、游戏现场直播
为了让老师们通过实地观摩研讨梳理户外建构如何进行有准备的环境创设,解决户外建构有准备的环境中常见的问题,拟定在何庄幼儿园展开现场分组观摩。因疫情影响,临时调整为现场直播。
2022年10月19日,下午2:30—3:30,刘进园长组织何庄幼儿园教师利用视频号向项目组成员直播了该园户外大型碳化积木建构现场,呈现了幼儿游戏过程、材料准备、收纳方式、游戏支架以及游戏背景等。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项目组各幼儿园在观看直播后,在园内展开研讨,从“足够多的建构材料”“足够大的空间”“足够长的时间”“有一定的支架”等方面给予了肯定,也对“支架的作用”“幼儿游戏兴趣与环境的关系”等其他方面提出一些疑问。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为了让直播现场的老师与通过视频观看的老师之间展开更有效的交流,原定于26日研讨“游戏后谈话”的线上腾讯会议内容进行了调整。
二.线上充分交流
10月26日,在领衔人江晨、主持人朱培媛的带领下相约云端,进行了建构游戏项目组“有准备的环境(二)”线上研讨活动。
研讨分为三个环节:1.分析何庄幼儿园户外建构环境,梳理出户外建构之“有准备的环境”的经验;2.建构游戏的案例分享;3.点评,部署工作。
(一)解读现场共深研——户外有准备的环境
根据各园提交的“研讨记录”,江晨园长提炼出了三条“积极探索”与若干“问题和困惑”,请刘进园长进行具体阐释。
针对具体问题,结合环境中细节照片,何庄幼儿园刘园长对何庄幼儿园建构现场中“有准备的环境”进行了详细介绍。
户外整体环境:建构场地与运动场地没有明确的划分,由幼儿根据需要来确定。
材料收纳:在操场场地两侧,就近投放可移动的塑料筐,摆放收集来的各种辅助材料,并有相应的标记,便于幼儿取放、收纳;在场地的四个角落,摆放有防雨防潮的收纳箱,用于收纳纸质材料;建构大厅投放透明、可移动的整理箱。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取放工具:幼儿园为孩子们购买和自制了各种可移动的小车,方便幼儿拿取自己需要的建构材料。
积木收纳:在避雨的廊道下提供清水积木收纳柜;在台阶上安置可移动的斜面踏步,幼儿游戏时可根据需求铺设或移动,方便运送积木时上下台阶。
休息区:场地上有三个休息区,供幼儿自制游戏所需的辅材或展开记录。
经过刘园长的介绍,大家对“户外建构中有准备的环境”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针对刘园长未能解决的问题,大家又展开了研讨:
1. 怎样支持幼儿的记录?幼儿需要记录什么?
户外建构中,需要提供以下材料:桌子、椅子、画架、纸笔、手机等,幼儿可以记录游戏过程中感兴趣的问题、出现的问题,如设计标记,材料的使用猜想等。
2. 怎样应对自然气候对户外建构的影响?
根据自然气候情况,可分以下集中类别:
大太阳:可准备遮阳伞、帽子、水杯,根据季节调整位置,增加阴雨场地;
寒冷:准备帽子、手套,户外建构同时也包含运动在内,只要做好防护,就可以开展;
风:风也是一种资源;在户外建构时,幼儿可以增加对风力、风向的经验,并能够尝试解决“怎样搭建更牢固”等问题。
雨:雨天不适宜户外建构,可暂停,转移到室内大厅建构。
3. 怎样使游戏展示现场常态化?
江园长提出,要更多地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状态,从幼儿的“真游戏”中关注幼儿的主体性。包括:选择、材料的使用等。
4. 怎样让“直播”更指向研究主题?
江园长指出,要用观众的视角来研究直播的内容。比如,针对“有准备的环境”这一主题,就可以先呈现环境是什么样的,再跟踪幼儿如何与环境发生关系,进而考察环境是否是“有准备”的,是否符合幼儿发展需要。另外,如果有几个游戏现场,可以采用一个现场架设一个镜头的方式,让观看直播的老师分组观看、分组研讨,起到“定点观察”的效果,更有利于大家了解和判断现场情况。
(二)深度学习促发展——案例分享
新城幼儿园的刘辛慈老师进行了小班室内建构“有准备的环境”案例分享,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游戏的观察进行环境调整,建构支架转化为贴近幼儿生活的、可移动的、贴近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内容,来满足幼儿的需要;并对“为什么建构区会比较杂乱”,“幼儿当前的游戏水平”进行了分析。
高明幼儿园的宗序霞老师进行了“豪华城堡”的游戏后分享,从教师提问、幼儿介绍作品、师幼探讨“数高楼”的正确方法,并由此生成数学活动《数高楼》
港城第二实验幼儿园郭姚老师从主题来源、幼儿游戏、游戏后分享、与环境的互动,分享了案例“中国号”轮船,出发!环境中所投放一切材料,都可以成为幼儿建构的材料,游戏中产生的问题,是幼儿持续性游戏的方向,教师的引导要基于幼儿现阶段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幼儿经验,让幼儿主动发现、主动思考、主动尝试。
(三)提升专业立方向——点评、部署工作
江晨园长对本次活动做了专业的引领和指导,并对后期工作进行了部署:
1.11月中下旬如皋市室内游戏项目组现场展示活动;
2.各幼儿园项目组已有成果的汇报展示;
3.12月中旬游戏视频评比;
4.建构游戏后的分享重点研讨:基于什么问题,什么主题、分享的方式、孩子的收获。
“建”有乐趣、“构”有深度是对幼儿建构行为的解读与研究,我们期望在后续的建构游戏活动中,持续的关注和挖掘幼儿活动的兴趣点,带着探究性、发展性的眼光看待幼儿的每一次活动,更深层次的促进幼儿建构游戏的深度学习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