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建构#室内
建构区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我们边反思、边学习、边调整,向“有准备的环境”前进。
好的经验不能丢
我们先梳理了前期关于建构区环境创设的经验。
一、基础性环境
(一)空间布局
1.建构区空间要大,能容纳3-6人同时游戏,活动室空间不够时可与集体活动区联合使用。
2.建构区要远离走道,可设置在活动室的一角,呈半包围结构。
3.建构区可与美工区相邻,方便共用桌子、纸笔等记录材料;也可与角色区相邻,促进游戏之间的互动。
(二)设施
1.提供适宜收纳积木的柜子,柜子可分放两侧,幼儿取放材料不拥挤。
2.地面铺设平整的地垫,在柜子前面留出40厘米以上的无建筑区。
(三)材料
1. 至少一套清水积木,数量充足。
2. 可提供2-3种桌面建构材料。
3.辅助材料:跟随幼儿搭建游戏灵活运用,可提供在建构区,亦可与其它区域共享材料。
二、支持性环境
1. 支持当下经验的照片:如建筑物的照片。
2. 幼儿作品的展示材料。
3.设计图:用夹子等工具展示墙上,便于幼儿随时随地观察。
4.建构技能:提供一些新的搭建方法供幼儿参考。
5. 游戏记录:将搭建过程中的故事记录下来。
6. 书籍:提供与建构相关的书籍。
附教师预设的环境:
小班建构区
中班建构区
大班建构区
横向阅读长见识
最近阅读了几本书,发现每本书中都有关于建构区的内容,它们之间有共通点,也有不同的地方,于是我们横向阅读和比较,梳理出对我们的实践有启发的地方。
随机调整更适宜
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和一对一倾听,了解他们的需要,我们进一步调整建构区环境。
小班建构区的调整故事:
故事一:软积木的呈现方式
小班建构区投放了泡沫积木,呈现在一侧的两个柜子里。每次搭建时,孩子们都先把柜子里所有的积木拿出来,再找一个搭建的地儿,挑选自己喜欢的形状开始游戏。
我们的思考:这样的材料呈现方式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不是很方便,我们把每一种形状的积木选出一部分,分类摆放在建构区的其它地方,便于幼儿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快速找到他们想要的积木,体验搭建的快乐。
故事二:辅助材料的种类
原先提供了一些收集的瓶瓶罐罐、纸箱纸盒类的废旧材料,但在孩子搭建的过程中,这些辅助材料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孩子们对仿真类玩具更感兴趣,如:电话、玩偶、布娃娃、小汽车等。
我们的思考:我们从幼儿的兴趣出发,选择一两种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仿真类玩具投放至建构区。孩子们慢慢将辅助材料融入游戏中,搭建内容更加丰富。
中班建构区的调整故事
故事一:清水积木
建构区内有一篮子形状种类较多的小型清水积木,有些孩子喜欢用这些小型积木进行搭建。但是用小型清水积木搭建的作品经常倒塌,且与大型清水积木组合搭建时不太协调。
我们的思考:我们将小型清水积木分类整理,投放到桌面建构材料柜,孩子们可以进行桌面的建构,也可在需要的时候用于其它建构游戏中。
故事二:辅助材料的增添
孩子们搭建城堡和花园,他们选择三角形积木搭建屋顶,豆豆说:“我觉得城堡需要一个更大的屋顶。”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到户外建构区取来一些大的三角形碳化积木。
我们的思考:近期孩子们需要的辅助材料可以临时在建构区放几天,便于孩子们进行第二次搭建。同时,我们在建构区内投放一些自然材料,如树叶、树枝、鹅卵石、松果等,引发幼儿丰富花园的建构。
故事三:分类标签的改进
小班时,积木标签是由老师手绘的,升入中班后,我们便请孩子们自己来设计。但孩子们的表征能力不高,所以我们采用一半实物照片一半孩子手绘标签,便于幼儿过渡。
(小班时) (刚升入中班时)
大班建构区的调整故事
故事一:“子弹头”重分类(从颜色到数量)
孩子们在搭建“我们的家园”,为了防止敌人的入侵,他们在围墙上用子弹头积塑搭建“炮弹”,保护我们的家园。他们有意识地根据子弹头的插孔数量挑选材料,子弹头积塑散落一地。
我们的思考:原先我们把子弹头积塑按颜色分类,整个环境看起来很美观。但近期,孩子们在玩的时候更多的是根据子弹头的插孔数量进行挑选,因此,我们根据孩子们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调整,由颜色分类调整为按插孔数量进行分类。
故事二:清水积木——材料的摆放方式
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清水积木的数量和种类都增加了,我们把一些特殊形状的积木用白色篮子收纳,放在柜子的最上面。在游戏中,孩子对新增的特殊形状积木不感兴趣,连续好几天都没有孩子选择篮子里特殊形状的积木。
我们的思考:是因为孩子的游戏不需要用,还是因为对新增加的积木不了解?或者这样的呈现方式不能引起孩子们的注意?为此我们对清水积木的摆放方式进行了调整。
1.把篮子里的积木直接摆放在柜子上,方便孩子取放。
2.调整积木的分类:高矮不同或粗细不同的积木放在邻近的位置;将长短不一、有着倍数关系的积木放在邻近的位置。
3.渗透数学概念:把两个半圆形合成一个圆,把2个三角形拼成1个长方形,3个三角形拼成1个梯形等呈现。
建构区环境的创设永远在路上,我们继续且行且思……
如皋幼教
雅云工作室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如皋幼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