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大朋友们,小朋友们,
当你在夜晚仰望星空的时候,
别忘了,在距离你400千米的太空,
有三位中国航天员正在进行忙碌的工作呢!
“
今年,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相继成功升空,中国空间站先后迎来了两批航天员,小朋友们的心中也播种下了一颗航天梦想的种子……
一个有关航天的故事就此开启……
The Dream of Exploring Space
故事还要从一封封“祝福卡片”说起……
今年中秋,虽没有热热闹闹的活动,
但我们却有真真切切的祝福。
课程活动不仅要
基于幼儿的兴趣点,
更重要的是要关注课程的价值,
要让课程变得有意义!
走近儿童,做“活”教育
表征记录,脉络式思维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慢慢学会表征与记录,将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记录下来,然后老师把这些点点滴滴串联起来,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梳理,让孩子一起欣赏、回顾。这样的课程就更加有连续性和趣味性了,这样的教育也就更“活”了。
巧借资源,融合多元化学习
航天主题就像宇宙一样,奥秘无穷,所以要想把内容做实做厚,教师首先就要掌握很多知识。要想给孩子一滴水,老师只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除了查阅资料,了解航天史之外,我还关注了很多微博博主,以便第一时间掌握航天资讯,了解航天动态。
此外,我们又结合《完整儿童活动课程》的第二个主题《大中国》,将其与课程相联系,让活动更具逻辑性、系统性。
当追随兴趣的生长点和拥有系统性的已有知识网发生碰撞,我们便能更立体化地共建主题课程故事。
紧跟时事,养爱国“情”
从神舟一号到十二号长达22年的航天蓄力,为的就是空间站这个中期目标。根据国家对空间站建造的任务规划,今明两年将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
所以,开展这个课程,一定有内容!
往大了讲,城关幼儿园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幼儿的红色教育,而我自己本身也是一名党员教师,所以刚好借此活动,在建党百年之际,和小朋友们一起感受国家的富强与伟大。“身逢盛世,何其有幸,感恩祖国,吾辈自强!”
所以,开展这个课程,一定有情怀!
从9月中旬到现在,大二班的这个班本课程已经进行了四个多月了,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幼儿还是老师,都收获到了很多。那么,他们是如何实施与开展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课程脉络与
课程路径?
完整的班本课程需要清晰的脉络与路径支撑,以系统化地推进课程。所以,我们就从观、学、制、绘、想五个方面入手,结合五大领域,设计、组织了各种大大小小的活动,其中包括集体教学、谈话活动、区域活动、家园合作等等,充分调动幼儿的各大感官,追随幼儿的兴趣点,将课程渗透在一日教学中。
1
// “宇”众不同的生成活动
观
航天视频
??
通过观看航天相关视频,如返回舱着陆、航天员采访、天宫TV、太空课堂等,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航天知识及相关咨询,也更动态地了解到航天员的太空生活,萌发对太空的探索欲,激发他们对太空的好奇与兴趣。
绘
航天手工
?
超轻粘土、积木、纸袋、画笔……所有材料到了小朋友的手中,就变成了一件件充满创意的“艺术品”,一下子变出了航天员,一下子变出了宇宙星球,一下子又变出了神舟火箭。孩子们用自己的巧手,展现出心中的太空,尽情地描绘着自己的航天梦。
制
中国火箭>
小小的折纸火箭,就能让小朋友体会到发射的乐趣!
在深化教育的过程中,利用孩子们的表征与记录,可以让我们的课程变得活起来,成为孩子的课程,充满生机。所以,除了看一看、画一画,大二班的小朋友还有写一写。
写什么?怎么写?
当然是把课程行进过程中的一些感受、所见所闻“写”下来啦,至于怎么写,看完下面的图片,你们就知道啦!
“太空出差三人组”首次出舱
11月8日,经过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我国也迎来了首位出舱女航天员——王亚平。
在出舱过程中,三位航天员说的那三句感觉良好“相声”,给小朋友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小朋友们就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三句话“写”下来了。
“我是01,
我已出舱,感觉良好。”
“我是02,
我等会出舱,感觉良好。”
感觉良好
?首次出舱
??
“太空课堂”开课啦!
12月9日,神舟十三号乘组进行了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在天宫课堂里,小朋友们看到了很多新奇的小实验,也学到了很多科学小知识,更重要的是,航天员王亚平在结束时送给小朋友的那句祝福语,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
<<<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用符号或者图画表示一字一音,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学前阶段幼儿惯用的一种书写模式——前书写。在前书写的世界里,我们总是能被小朋友的奇思妙想惊喜到。
“太空课堂”之后,为了让小朋友更深入地了解重力,感受科学实验的魅力,我们又组织了一次“反重力实验”游戏活动。用最简单的材料,做最有趣的实验。
2
// “宇”众不同的运动会
在刚刚过去的第25届冬季运动会开幕式上,大二班也巧妙地将课程与运动相结合。在经历了前期讨论、问卷调查等形式后,最后确定了以航天为主题的开幕表演,将课程与运动融合一体,带来一次“宇”众不同的体验。
小朋友们化身为小小宇航员,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响亮的口号,无疑是全园最靓的崽啦~
更多精彩请点击视频观看哦~
3
// “宇”众不同的家园共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合作,能够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力量的有效结合,让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生活更好的衔接,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大二班的课程能如此精彩,其中少不了家长们的积极配合。
前期铺垫
在家长会上讲解班本课程
亲子制作
中国航天展
趁着国庆假期,让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利用废旧材料:纸筒、饮料瓶、锡箔纸等等,制作独一无二的神舟、火箭,接着又通过讨论、表征,确定了展区的名称——中国航天,简单又不失霸气!
?
问卷调查
在课程行径中期,为了更好地基于幼儿的兴趣点,深入开展课程,我们特此展开了一次“神舟十三大调查”,从两个问题入手:“关于神舟十三,我知道的”和“我想知道的”,了解幼儿对神舟十三已知及未知的情况,并对课程实施进行调整。
从孩子的眼睛中,我们感受到热爱与惊喜;从活动的开展中,我们体会到快乐与创造。幼小衔接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生成“航天”主题课程中,科学做好“社会适应”方面的衔接,厚植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建立幼儿对家乡、祖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浓郁的学习热情的驱动下,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积极发现、亲身实践。
小编结语
孩子们对于太空的好奇
还在继续发酵,
我们的探索也未完待续……
仰望星空,让梦想的萌芽跨越浩瀚宇宙,
带着科学求知的热忱,逐梦九天。.
期待未来的某一天,
中国航天也会有这群孩子的身影!
编辑:沈倩雯
一审:王翠
二审:江媛、黄琪
三审:王军
推送学校:江山市城关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