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相关要求,进一步提升教师观察、解读和分析幼儿游戏行为的能力,指导教师运用适宜的游戏观察、记录方式,继而观之有效,察有所获,更好地成为幼儿游戏的观察者、陪伴者、支持者,体现游戏的真正价值。吴江区苏州湾实验幼儿园开展了以“聚焦《评估指南》,共研观察记录”为主题的研讨活动。
首先,周丽敏副园长带领全体教师了解《评估指南》的颁布背景,帮助全体教师了解《评估指南》的重要意义。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评估指南》中的A3教育过程、B8师幼互动模块,围绕“如何观察”、“观察记录的要求与方法”及“观察结果的分析与使用”进行深度学习,重点讨论了“如何对观察记录进行分析与使用”。
朱家雄说:观察和记录儿童的行为,能让教师在“做”与“回应”之间建立联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们通过共同阅读、聆听解读等方式,采撷了观察记录的新思路,回顾日常幼儿游戏观察实践,重新审视,深入自省,真正做到学实、学透、学精。
问题是教研走向深入的源泉。随后,全体教师链接《评估指南》师幼互动关键指标“尊重并回应幼儿的想法与问题,通过开放性提问、推测、讨论等方式,支持和拓展每一个幼儿的学习。”回顾日常撰写的幼儿观察记录,反思不足,提出几个共性的问题。
问题一:
记录不够客观,带有情感色彩、主观判断,不能全面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以至于教师没有做出合适的回应。
问题二:
教师的支持与回应不及时,且没有抓住幼儿的个体差异,回应策略单一、内容封闭,无法让幼儿活动更深层次发展。
带着问题与疑惑,与会教师共同观看《小人国》纪录片。这部纪录片记录了在巴学园中,一群性格迴异的孩子如何在幼儿园里生活、游戏、学习与成长。巴学园的园长大李老师的教育则贯穿了整部影片,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关注着孩子们,让与会老师感触颇深。
教师代表分享了对纪录片中典型案例的分析、思考与解读。
吴雨卿老师:看到洋洋小朋友的表现,以及教师对他的引导,使我想到一句话“批评并不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对于洋洋抢别人棍子的事件,教师先是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用暴力解决问题是没出息的”,然后给予鼓励和肯定“相信你不会用暴力的,其实你很好,会把棍子给别人的。”同时,教师采用冷处理的方法,让他坐在那想想,让幼儿明白犯了错。这样,给予孩子一段时间冷静,再与他交谈,孩子更能理解教师的意见。
戴莉婷老师:我们对影片中洋洋在幼儿园骂人、打人这一行为进行了分析,列出了行为后果,并结合洋洋领导者气质的优点,提出干预方案:可以通过让洋洋担任临时班长,去调节其他幼儿之间的矛盾,以及与家庭的合作和表扬鼓励良好行为的方式来对他进行行为的干预矫正。另外,还可以通过奖励制度,增加其主动分享的良好行为,从而建立起良好的行为习惯。
卫静老师:在此案例中,洋洋小朋友在游戏中,抢了别人的棍子,不愿意还给别人,由此发生了冲突。那么我们教师该如何应对呢?首先制止幼儿的攻击行为,阻断事件进一步发展,给予幼儿一个冷静的空间与时间,引导幼儿思考此事件中自己的行为是否合适,待幼儿心平气和之后与其进行沟通。通过问题引导幼儿对事件进行复盘,比如说你需要棍子的时候,怎么样与人友好沟通;又比如说,别人提出的建议,可以适当的参考……还可以引导幼儿换位思考,感受被别人语言攻击、行为攻击后所带来的心理伤害。
最后,苏州湾全体教师围绕“观察结果的分析与使用”,链接《评估指南》:“认真观察幼儿在各类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并做必要记录,根据一段时间的持续观察,对幼儿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做出客观全面的分析,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不急于介入或干扰幼儿的活动。”分组进行深度研讨,并总结了三大策略。
策略一:
持续性观察
链接《评估指南》第27条(认真观察幼儿在各类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并做必要记录,根据一段时间的持续观察,对幼儿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做出客观全面的分析,提供有针对性地支持。不急于介入或干扰幼儿的活动。)
教师要以事件背景为基础,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持续性观察,立足于幼儿的实际行为进行客观真实的连续性记录。
策略二:
科学化评估
1.白描式记录。
链接《评估指南》第22条(发现和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拓展提升幼儿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经验。)
坚持儿童为本的理念,教师作为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在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基础上,用白描式的记录手法体现幼儿在真实情景中学习、探究、交往的实际情况。
2.适时介入。
链接《评估指南》29条(善于发现各种偶发的教育契机,能抓住活动中幼儿感兴趣或有意义的问题和情境,能识别幼儿以新的方式主动学习,及时给予有效支持。)
在幼儿的游戏情境中,教师善于从幼儿的行为中发现教育契机,抓住幼儿活动中感兴趣或有意义的问题和情境,适时介入,支持幼儿的更深层次学习。
3.尊重个体差异。
链接《评估指南》第31条(理解幼儿在各领域的学习方式,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发现每个幼儿的优势和长处,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基于幼儿的性格特征,在观察记录中,教师要尊重幼儿发展的特殊性,结合《指南》《纲要》的要求,对幼儿的发展情况和学习行为做出客观全面的解读与评价。
策略三:
有效地回应
链接《评估指南》第30条(尊重并回应幼儿的想法和问题,通过开放性提问、推测、讨论等方式,支持和拓展每一个幼儿的学习。)
教师要关注幼儿发展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有效回应幼儿的想法与问题,通过开放性的提问、推测、讨论等方式,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引导幼儿逐步掌握社会交往的技能,支持和拓展每一个幼儿的学习。
最后,周丽敏副园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周老师表示,在今天的活动中,大家都能把握问题导向,从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经验出发,以《评估指南》的精神为指引,全面客观地切入、分析观察记录,积极思考、共同研讨,提出有效支持策略,实现专业提升。
周老师对老师们学习和运用《评估指南》提出了进一步的期望:要真正读懂孩子,需要持续一段时间的跟进和观察,依据孩子的身心特点,将各类观察方法运用到工作中来,善于发现偶发的教育契机,捕捉那些幼儿行为背后有意思、有价值的闪光点,从而采取适宜的措施回应、支持孩子。
心有所向,方能远行。《评估指南》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新的愿景,苏州湾将对照《评估指南》的各个指标,优化教学行为,认真观察和解读分析儿童行为的过程,走近儿童,发现儿童,将儿童的发展和立场放在首位,采用适时、适宜、适度的教育策略,为孩子的成长搭建支架,支持孩子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提高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
文字|钱津、许佳莹
图片|侍沁妍
编辑|宋秋晴
审核|苏州湾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