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人文幼学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wNzMxNDkzMA==&mid=2247521878&idx=1&sn=8ede4192f5a9a18cd9c1b05dc40fc867
一说到评价,人们脑海中往往浮现的是教师对孩子各个发展领域进行检查、对比、打勾或打×的场景。合格或者不合格,达标或者不达标,并没有考虑到以结果为判定依据的评价方式是否适合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现状。
确实,幼儿园评价是幼教工作者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如果没有评价,就难以发挥教育对幼儿的促进作用。然而,幼儿园评价很高大上,难以下手,且在当下的幼儿园教育中,单一的幼儿园评价已经不能满足教育的需求。
本期,我们聚焦幼儿园评价,从幼儿园内部自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教育评价、新西兰的学习故事等方面,与大家谈一谈幼儿园评价的有效开展,深入了解来自教育前线研究者们的经验,其实评价没有这么艰难,它就存在于你与幼儿的沟通互动中,在你书写观察记录时,在一日生活的点滴里。
01/
外部评价标准与内部评价标准
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适当转化的
02/
螺线式上升的自评机制
从你的评价计划和方案开始
01/
从《指南》丰富专业知识
更完整地认识儿童
02/
在进行教育评价时
不要老说“我觉得”
01/
“幼儿评价—发现问题—优化课程”
的评价循环机制
02/
把家长卷入评价之列
共同支持儿童的发展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在进行评价时更重要的是孩子本身,孩子本身才是他获得发展的最大贡献者。
有的孩子活泼开朗,有的安静内敛,有的语言表达能力凸显,有的则是运动,逻辑思维突出。即便是同一个孩子,在不同的成长时期,不同学习、生活环境下,其行为也是有差异的。简单来说就是那句老话: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在等待被发现,被看见。
成人要静下心来,俯下身来,去观察儿童,了解他们的想法,发生的事件,记录在他们身上“有意义”的行为表现,他们性格特质的行为,接受挑战的行为,遇到难题的行为,完成任务的行为,前后不一致的行为……这一切,都是成人应高度和首要关注的。
只有发现、理解了儿童,才可能谈支持,才是课程的设置与生成。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不是用结果来评价。而是改变成人视角成人思维,怀着对儿童极大的好奇心,去发现差异,尊重差异,去因材施教。
编辑/陈梓汇
图片/温笑寒摄于眉山市东坡区齐通幼儿园
(部分由幼儿园提供)
设计/郭迎欣
主编/李晗
版权说明
本文系人文幼学原创作品,版权归人文幼学公众号所有,转载需授权,如有抄袭、照搬等侵权行为,我们将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往期链接
XIHUERTONG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一个爱分享有态度的公众号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西湖儿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