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7
挑战赛第二轮
游戏中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
近期,西湖区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游戏中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的研修活动。
第一次研修的推文发送后,后台也有很多读者与我们进行互动。
【研修现场】 以赛助研 闪耀智慧之光——游戏中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研修活动(一)(点击链接回顾)
先来说说挑战赛。
在后台有读者好奇教师的观察角度内容不同,如何分出胜负。其实,我们的研讨虽然是以挑战赛的形式开展,但真正亲历过程,就会感受到我们追求的是毫无功利性的研修实质。老师的现场投票,只是为了借助投票行为,促发教师的思考:对游戏中的儿童行为究竟该如何理解?种子教师的解读与分析谁更能引发我的共鸣与思考。
我们希望通过挑战赛的研修:
?教师在每一次滚动式的研修中积累经验,通过”种子选手分析解读、协同教研员复盘研修、专家引领层级研修“的过程,不断支持和带领着我们的团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儿童的游戏,更好地理解教师解读儿童的本真意义。
接下来
我们进入第二场挑战赛研修现场
这次的研修,
我们会有哪些收获呢???
STUDYING
研修 · 时刻
Research Moment
走进现场——水晶城幼儿园
一同感受种子选手的分析解读
北山幼儿园
陈丽媛
在游戏中,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游戏中都散发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光芒。如游戏中的小蓝,她恰当的回应同伴的质疑;为自己的立场作出解释;能表达自己的不满却又伤害同伴,不是消极等待承认别人传递信息,他们有积极的行动和思维,他们需要更多机会去直接的体验社会,亲自体验和同伴的分享,体验两个人怎么玩玩具,最终获得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闻裕顺幼儿园
王莲萍
教师聚焦游戏中孩子的情绪,不仅从孩子们的各种语言、行为、表情、歌唱表达中,也通过前后同伴关系的转变进行对比,通过分析两组的语言表述内容发生变化的过程中看到了在游戏中的人际发展、提升!
政苑幼儿园
孙宁
教师围绕“科学领域”进行解读,从“探究兴趣”“探究能力(幼儿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探究发展(游戏梯度的变化、游戏的提升)”三方面深入阐述。利用数据、对话实录等细节进行充分的解读。
交通厅幼儿园
李海燕
教师从幼儿对实验材料不同纸张的运用开启观察分析,解读幼儿的已有游戏经验。重点聚焦游戏中幼儿多次的玩色实验,从多元的探究方法、生活经验的灵活代入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对主要观察对象热情投入、专注的学习品质进行分析阐述。
小和山幼儿园
陈超
教师借助“时间横轴”这一观察、记录工具,清晰呈现男孩在游戏中的角色、行动,以及其坚持的品质;借助“简笔画”再现孩子与材料一次次的互动与探究;透过“时间纵轴”看见孩子在接水、通水过程中的的社会交往水平。
名苑幼儿园
梅芳
教师依托what?why?how?对幼儿游戏进行解读,幼儿的建构能力中感受到幼儿的自主学习力、问题解决力、实验研究力;从团队合作感受幼儿的分工合作一同克服、倾听并接受意见、主动发起活动并想办法、主动承担任务、遇到问题的坚持。
文一街幼儿园
姜程璐
教师带着目标去看去视频,发现孩子们在游戏中的沟通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才形成了和谐的合作氛围。沟通分为表达性沟通和接受性沟通两种类型,在视频中我们能看到不同个性的孩子有不同的沟通方式。我们可以日常多反思自己的风格,做一位有觉察的老师,因为老师的一言一行会影响着孩子的沟通方式。同时老师也要多去尊重、关注和欣赏这一类型的孩子,他们身上有一些共性的优点叫会倾听。最后老师应该在班级营造欢迎各类沟通者的氛围。
杭幼师附属幼儿园
陈霞芳
教师采用的是定点定人跟踪观察,并用织网图分析解读,着重围绕“发现探究”这一项内容展开分析与解读。依托织网图,多次多情境的观察并织网的叠加,为教师有效支持提供依据。
TALKING
对话 · 时刻
Dialogue Moment
在协同教研员带领下
一同进行复盘研修
@黄雯君
东片协同教研员
黄雯君老师从“主观”与“客观”的话题。教师要努力去做到客观,从视频中去寻找支持我们下结论的这样的论据,这个代表教师做游戏分析的一种思维。在游戏的观察的过程当中,不要那么摒弃主观性,因为我们是和孩子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生活者,在观察儿童的时候,教师也需要带着共情去跟我们的孩子进行情感链接,从而来找到你的好奇点,来确定你的观察目标。
@薛亚妮
西片协同教研员
薛亚妮老师带领着老师从“游戏与学习”与大家探讨幼儿游戏中的发展点。
教师不仅要看游戏中的儿童,更要看游戏中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游戏中有学习,学习也可以更好的推动游戏。
@何单翡
南片协同教研员
何单翡老师与现场的老师们进行了一场对话,并对选手进行2次参赛的自评,从“好奇的内容”“观察的工具”“解读的深度”“细节的把握”“有效的支持”这些维度进行反思。
@金珍珍
北片协同教研员
我们日常大部分的时候,看到的是孩子这样的游戏状态!没有特别亮眼的冲突事件,但是一切都在顺其自然的发生发展。
金珍珍老师从“如何读取到了有效信息—观察记录信息—信息背后的可能链接到的关键点”引导教师如何进行日常的游戏观察。
SUMMARY
总结 · 时刻
Dialogue Moment
倾听不同的声音
一同进行反思成长
王慧敏老师:
我作为一个陪伴者,明显从种子选手呼吸的频率上觉得大家渐入佳境,越来越松弛、从容。教师捕捉到画面的信息更加细致入微,更加能看到到事件的本真。我们的角色既是画外人,但又是共情者。
沈颖洁特级教师:
“ 今天是我们第3、4场的活动,教师通过滚动式的积累经验,关于如何来对于儿童游戏的观察和解读,我们一同寻找到了共性的策略,以及可以继续去发扬、去完善的内容。沈老师梳理了观察与分析的四种策略,并提出了操作性的建议:
比如“如何基于细节来记录和解读?
教师需要借助一些便捷的工具去记录、白描,把我们所看到的游戏现场尽可能地还原出来。同时基于案例的描述,需要在解读分享中,帮助在场的人一同进入到讨论的话题和场景中。因此,我们可以用一些更加感性的、简单的图示、数字、符号箭头、关键词来对游戏具体的情境化进行相对比较客观的,又带有描述性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简洁明了的去呈现游戏的概貌。
黄洁主任:
协同教研员的表达、ppt、板书等行动中看见了他们的思考,协同教研做的现场研修与复盘,其实也在给全区的业务负责人做一种示范,大家要把今天的研修方式带回到幼儿园,扎扎实实做教研,跟老师经常性做这样的研究与讨论,带领着团队不断的进步。
一起期待我们的下一场研修~
版权说明
本文系《西湖儿童研究》原创作品,版权归《西湖儿童研究》公众号所有,转载需授权,如有抄袭、照搬等侵权行为,我们将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往期链接

XIHUERTONG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一个爱分享有态度的公众号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西湖儿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