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幸福文一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yOTgyNDc2Nw==&mid=2247488013&idx=1&sn=2e49d110f13e9936f4a5c405f1a71f3b
冬日之约
带着好奇,
倾听与识别老师的心声,
去做一件努力
让幼儿园变得更美好的事
号外!号外!
西湖区文一街幼儿园有大咖降临,
如果你问大咖是谁,
小编可以提供几个关键词:
关键词:学习故事、虚拟书包
Get!
说到“学习故事”,
你一定猜到了本次的主人公。
就是我们可可爱爱的
“幺蛾子”
大名鼎鼎的
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教育学博士
周 菁
↓↓↓
(咦,这不是去年的活动照片吗?)
顺应科技潮流,我们相约线上。
“北京”与“杭州”两地的“同频共振”,
更加值得期待!
为什么会有这次线上交流呢?
且听小编娓娓道来。
一份杭州传递至北京的“困惑”
随着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老师们越来越渴望读懂儿童的心,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实践过程中的各种困惑。12月9日,园长“小马”老师将老师们的困惑分类、整理,通过线上“传递”给了远在北京的周菁博士。
先来读读,老师们“原汁原味”的困惑
如何更好地读懂儿童
1.以儿童视角来理解儿童是我们的期待,如何才能更好地读懂儿童?
2.教师如何把握课程实施的进度?有的部分孩子意犹未尽,但时间又不允许。
3.教师如何使自己的观察和判断更精准到位?如部分学习行为教师观察识别到了,认为孩子有兴趣,但实施过程中却并不是那样,费力费时。
如何更好地回应儿童、支持儿童
1.倾听了孩子的声音,想要呼应孩子,有没有其他更多元的方式来支持孩子下一步发展,哪些更多元的途径?
2.小班幼儿在课程实施中兴趣点很容易转移,用什么样的策略或方式维持孩子的兴趣?
3.在生成课程中,我们常常会和孩子一起应用团队讨论的方式来倾听和探讨一些话题, 在这样的讨论活动中,教师应当怎么组织有效的倾听回应呢?
4.呼应生成式课程需要同步推进好多的孩子的兴趣点,有哪些可借鉴的操作路径?
如何梳理、撰写学习故事(课程故事)
1.孩子与老师经历了一系列事件,如果去进行梳理?(有几位有这样的描述)
2.如何来梳理一系列由学习故事组成的课程故事?
3.课程评价中如何体现显性和隐性的儿童发展?
北京飞来的好奇和呼应
——周博士的千里传信
收到信的周菁博士马上给文一街幼儿园的老师们回信了!!!信中表示了自己的好奇,也对老师们的疑问进行了呼应,表示可以与管理团队在一起识别,提供思维框架,一起探讨下一步的可能和行动计划。收到信的大家,激动而雀跃,对于线上约会充满了期待。
带着小期待,
美好的冬日约会
很快就到来啦!
京杭线上大连结:在线呼应大会
在线比心
“面”对“面”
集结完毕!
文一街幼儿园的“管理一二三”团队对于前两年与周菁博士的亲密互动记忆犹新,看到在同一个屏幕中出现的周博士,激动不已。纷纷表达了思念,同时也表示了自己的期待。
part1 “担当”vs“形象”:理解困惑
“幺蛾子”一上来就要和我们玩游戏啦,看看游戏规则是什么吧!
游戏规则:每个老师拿两张纸。一张纸上写本人在管理团队中是什么样的担当(运用比喻),第二张纸描述本人的形象,文字图画皆可。
纸条分两类收集,收集完成后由其他老师抽取。抽取的老师需要在纸条上写上你认为的纸条主人的名字,抽取环节进行两轮。
游戏时的纸条
当别人抽取纸条的时候,小编心里有着纠结的潜台词:
“我会不会写得太简单就被猜到了?”
VS
“要是大家猜不出我怎么办?”
两种心情互相交叠,
简直紧张又刺激~
大家在现场的嘻嘻哈哈闹闹,
惹来了“幺蛾子”的“强烈抗议”:
“喂喂喂~~你们玩得这么开心,
我可只能在屏幕的这边看看!”
老师们喊话:
“你过来就可以和我们一起玩了呀!”
游戏花絮:
NO.1“老鹰”
一张写着“老鹰”的纸条,你猜是谁?两个老师都猜是“马老师”,正确的答案是“黄雯君”。
No.2“胶水”担当
纸条上写着“胶水担当”。猜猜是谁?有人猜是夏瑾岚或是金梦洁,其实纸条的主人是“姜程璐”。
她说:“我在幼儿园既是中三班的班主任、又是文一街中班组的年级组长,还负责新教师工作坊的教研工作,这三个不同的管理岗位对应的管理方式各不相同。有时候我是链接关系的那个人,有时候我是支持教师成长的促进者,有时候我是和大家一起共同成长的一员,我要在这三个群体中分别发挥不同的作用。”
纸条上的描述代表着“自我定位”,别人的猜测代表着“他人对于我在集体中角色定位的认知”。从老师们的欢笑声中就可以看出游戏很有趣。周菁博士带老师们做了游戏后的思考。
我们首先复盘了游戏过程中的感受:
1.心情复杂
2.我认为的自己和别人看到的不一样吗?
3.自己的定位好像不明确?
4.我和谁很像呢?
5.我真的和这个人很像吗?
(你瞧,这些疑问句,是不是特别有意思呢?我们不再带着陈述去思考问题,而是带着好奇与思考。)
游戏后进行了深度思考:
1.为什么要玩这个游戏?
每个人都具有独特性。
这个游戏可以侧面反映出个人在团队中如何定位自己,怎么看团队中的其他人。
除了团讨,这也是收集信息的一种方法。
2.为什么个人定位与他人的看法不一致?
被人一下子就猜对的老师,平时在工作中可能很有特点,也很乐于展示自己的特点。被猜错的老师可能没有展露自己的特点。
3.对管理团队的意义。
帮助团队中每一个人对自己职责明确,以及明确这个职责所带来的责任和权利,像肖方方(鼓掌的人)和姜程璐(胶水担当)的职责描述,表明她们愿意去承担权利赋于的担当 。
part2 与心中的愿景相遇
明确了我是谁,我有什么担当,我们管理团队慢慢就会形成独特的气质。
接下来要做什么?
以价值观为底线,愿景为导向
(敲黑板,划重点!!!)
底线代表着什么不可以做,比如尊重儿童是底线;愿景是往什么样的地方去的方向。这两者中间地带可以有弹性。
作为管理团队,要了解老师的愿景,老师们希望的是什么。
针对收集到的信息, 管理团队分成了两组,探讨信息中可以看出老师们的愿景是什么。
第一组总结:从老师的困惑中,她们想要努力读懂孩子,希望有时间去了解孩子,倾听孩子,一起玩,一起学习。
老师希望有能力和定力去面对各方面的压力(来自家长,来自考核,会失去定力)
老师希望有多元的方法支持儿童,也希望获得获得支持(获得能力)。
第二组总结:从老师的困惑中,可以看出老师们想更专业,更懂孩子。
希望自主性更高,时间上有自主决策的空间,有弹性。
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也有时间思考梳理。
希望工作状态是轻松自在,全身心投入的。
part3 期待背后我们所看到的现实
管理团队剖析出了老师们困惑背后的美好的愿景,但现状往往不尽如人意。那么,这些美好愿景后的现状又是怎么样呢?
管理团队如是说:
老师想读懂孩子,现在时间方法单一;
课程希望有更多自主性;师生比及平常任务,让工作没有更多选择性;
适宜的、有针对性的学习的机会少。
关键词:自主、时间、思考
老师们希望有时间去读懂孩子,班上孩子多,固有的作息时间安排上感觉到限制。
老师们需要应对来自家长与社会各种评价。
关键词:时间、定力、能力
part4 周博士的远方呼应
从今天讨论结果来看,管理团队接下里研究的方向是:时间的问题。管理团队首先要研究的是老师时间分配问题。老师们的时间都花在哪里了?还有时间与自主。
定力与能力:本来很明确,后来又有不确定因素的困扰,这与能力有关。在教育生态里面,要有自己明确的信念与价值观体系:也就是说要有自己相信的东西,有自己明确的信念,然后在价值观的基础上明晰信念和愿景,基于价值观能说得清楚、做得明白时,你就成为了一个拥有定力的人。
老师的愿景有些是自己的要求 ,有些是幼儿园的要求。管理层需要甄别的是老师的困惑哪些是能力问题,哪些是管理造成的。
那么管理层就需要展现定力,辨别哪些是形式,哪些是核心,哪些是需要坚守的。
总而言之,希望管理层能读懂老师的言下之意,这些意愿独立成点,又是系统里的每一点。
下一步的可能……
美好又烧脑的下午很快就过去了,
一个下午的好奇倾听与识别,
让我们看到管理团队老师们的认真与努力。
同时,我们也马上着眼于当下,
管理团队的老师们对于
在这次活动中倾听和识别到的心声,
去了解,去呼应,去探索,去解惑。
在一封小马老师的“求支持”信中,
文一街幼儿园管理团队的老师们
《关于时间的调查》
即将开启
LOOK
请您支持
各位老师:您好
请你们支持,帮助记录一下你们在幼儿园的一天所有的经历。此调查了解目前老师在园的时间分配,主要想用于我们管理上的决策和优化,如何让老师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有更多时间进行观察、记录并反思,以及为孩子们准备他们需要的操作材料。
您可以记录自己的时间分配,也可以记录您配班的时间分配。记录是一天,如果格子不够,可加页。同一件事,记录一行,如果不同事件,请另一行记录。在备注中主要记录事项的类别,具体见下表:
当然,为了更好优化,请保读记录的客观性。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
小马老师于14日
将基于识别到的“时间”问题进一步梳理,
从中找到下一步管理工作中调整与优化的方向。
西湖区文一街幼儿园管理团队的老师们
正不断努力前行,
一起带着好奇,
持续去倾听和识别老师的心声,
一起去做一件,
让幼儿园变得更美好的事。
请您支持!
亲爱的“幺蛾子”,
期待下一次的相见,
以各种各样有趣的方式。
往期推荐
西湖儿童研究
一个有分享态度的公众号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西湖儿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