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 5th
2019
2019年,西湖区教育局开展了学科联动机制的研究,重点强调了项目制工作室的工作方向是号召学科带头人朝着学科建设的方向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要组成研究共同体,形成紧密型联动,并提出三个关键词“联动性”、”使命感”,”学术力”。其中联动性指的是要朝着一个价值观,形成有机的整体,通过配合、统筹、分工、合力,来解决当前教育改革中有待突破的问题。幼儿园学科联动之幼儿发展评价组共计4位首席教师,分别是张引江、戴翎、郑秀凤、阙晓燕。该小组联动开展幼儿发展评价策略的研究,主要研修方向是:聚焦课程改革背景下,破解”评价难”、”难评价”的问题,共同探讨新时期背景下,对幼儿发展评价的可行性策略进行专项研究。
2019年12月5日,西湖区幼儿发展评价组项目制首席工作室联动活动在西湖区紫荆学前教育集团诚园园区进行。
先跟着小编认识一下,
评价组四位项目制首席教师,
他们分别是:
象山幼儿园
副园长
张引江
名苑学前教育
集团总园长
戴翎
留下幼儿园园长
郑秀凤
紫荆学前教育
集团总园长
阙晓燕
还有一位“神秘大咖”,
猜 猜 是 谁 呢?
杭州师范大学
学前教育系
朱晓斌教授
前期回顾
前期张引江首席工作室方正老师进行了集体活动《大班体育活动:勇敢者的道路》
N E X T
四个工作室分别针对该集体教学活动展开了各自研修重点的交流分析,形成了观点报告。旨在通过四室联动,在“即时、纪实、记事、技术”不同维度展开幼儿发展评价策略的研讨分享。
观点报告
01
即时性评价
张引江工作室施武威老师以“即时性评价”为研修方向,围绕语言的即时性评价,梳理了各项评价指标。
02
记事性评价
阙晓燕工作室章妍老师围绕《三只“眼”视角下的白描记事》,以研究情境还原捕捉事件的白描记事性,从飞鸟之眼(宏观视角)、蜻蜓之眼(中观视角)、蚂蚁之眼(微观视角)三个视角剖析集体教学活动现场,捕捉关键事件,通过白描故事的叙事进行评价。
03
纪实性评价
郑秀凤工作室倪慧芳老师以“纪实性评价”为研修方向汇报内容《在评价中生长》。从评价的适宜性角度思考出发,先观察幼儿行为到解读幼儿行为的立场、背景、意图和认知经验再到阳性赋意,共情、全面、立体化的了解儿童行为,最后基于实际情况做具体评价。
04
技术性评价
戴翎工作室周玲老师以《勇敢者道路——体育活动中幼儿运动数据的获取、解析与评价》作汇报交流,以“技术性评价”为方向,展现了在现代多媒体技术支持下,借用移动摄录、蓝牙运动手环等设备获取图表式大数据, 围绕“体育活动组织是否呈现适宜幼儿运动发展的正态分布”、“活动中如何针对幼儿最近发展区进行设计”、“如果针对幼儿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指导”等问题,用数据说话,引发通过数据分析背后的原因思考和调整建议。
交流分享
学员分享自己的心得
我们有话说:
思维碰撞中
专家点评
围绕以《指南》为核心,从幼儿发展评价“应该评什么?怎么评才能有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现代技术与原始记录的结合评价?”三个话题进行了点评。朱教授强调,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日渐凸显, 教育评价主张评价的目的不是为评价而评价,而是为教育而评价,强调评价的目标是为了诊断和改进教育,教师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判断,得出评价结果,并依据评价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且适合幼儿发展的培养目标,并根据培养目标,实施相应的教育策略,真正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以及幼儿发展水平。
结 语
在西湖区学科联动机制的引领下,
幼儿发展评价组通过“四室联动”,
开启了首席教师工作室联动研修“新模式”
联动合力 扩大辐射
精进于研 互惠于生
砥砺而往 拥团而进
为实现西湖教育的优质发展
为实现西湖儿童更幸福地成长
让我们一起成为:
不断思考、不断研习的儿童研究者!
【西湖儿童研究】
长按扫码关注
成为快乐的儿童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