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留下幼儿园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TAyMzg2MA==&mid=2649657128&idx=1&sn=0a9f1cdf8216c3049ee917c32d68dadd
序曲
老师心中窃喜:孩子们对于动物的兴趣依旧不减,看来可以开展一次主题延伸的项目活动哦!但是……(以下为戏精老师内心戏)
虽然孩子们感兴趣,也很容易跟之前主题的预备知识相联系,但是如何让孩子们和他们感兴趣的动物近距离接触呢?没有实操和纸上谈兵有什么区别?
要不去参观动物园?算了,路途遥远不能天天都去啊!
附近看看……最近的乐天城动物文化园……门票每人98!啊,你说有没有更便宜点的?
想到一个特别近还免费的地方……
哪里?
幼儿园!
哪里来的野生动物?
┏ ( ?ω? )┛
叶老师
小朋友们,你知道我们幼儿园有哪些野生动物呀?
小朋友们
老师什么是野生动物?
叶老师
em……让我百度一下!
小朋友们
哦!我知道啦!
……
通过简单的沟通,我们发现有戏。但还是不能这么草率地去行动,于是我们两位老师……
叶老师
我们幼儿园果然是自然资源丰富!还住了这么多“野生”动物,可以改名叫留下“野生”动物园……
沈老师
 ̄□ ̄||
叶老师
兴趣有了、可实践的可能性也有了,那我们就开始行动吧!
沈老师
可是关于动物的主题活动从小班开始就有了,再做动物的项目活动又有什么价值呢?我们可以借助这个项目活动发展什么能力呢?
叶老师
虽然动物相关主题开展了很多次,但是那大多都是纸上谈兵,实操的内容很少,而且内容略显拼凑,无法形成一个体系。所以这次项目活动和主题活动必然是有区别的。可以发展的能力很多啊,合作能力啊、前书写啊……
沈老师
我觉得孩子们大班了,可以通过科学探究,经历发现和获取知识的过程,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体验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
叶老师
恩!那这事儿就成啦!
第一章
幼儿园动物
分布与分类
第二章
幼儿园动物的
观察研究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探索生命的基本方法》
科学探究通常开始于观察。所以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将会是一次非常好的科学探究体验,对孩子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帮助!
幼儿园的这些动物,孩子们之前也都有见到过,但大多时候都是匆匆而过,或是看了也看不出所以然。不如这一次就借助这些动物,让孩子们体验观察的过程,获得观察的技能。
第三章
动物出没示意图
尾声
项目活动总结
此次项目活动的网式提纲
这一次项目活动,既浅又深。
浅的是对于动物的认知。说实话,这次孩子们的对于动物的认知并不深入,他们所观察到的结果也仅仅是对以往认知的一种验证,或是稍微丰富了一点点关于动物的知识。
深的是他们对于“观察”这一种科学探究行为的系统体验。他们知道了制定观察计划的重要性,他们学会了观察的分工与整合,他们操作了多种观察工具,他们尝试了观察的不同视角, 他们明白了观察不仅仅只能用眼睛,他们知道了观察还需要耐心,他们也体验到了那些观察动物的科学家们的坚毅品质……这些并不是老师“教”的,而是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实际操作中体验到的。
在这一次项目活动中,他们经历了很多次失败。但是他们都能在失败中积极反思与调整。这可是比成功更加宝贵的财富啊!
另一件值得欣慰事的是,孩子们在观察这些“野生”动物的时候,并没有想过要“占有”它们,有一些抓来短暂地观察以后,他们都会尽快放生。希望经过这一次项目活动,他们也能够进一步地理解我们人类与动物的关系——动物离我们很近,但却不是我们能够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动物们也有着自己的生活,我们应该相互尊重,互不打扰。这已经不仅仅是“爱护小动物”的层面了,这是一种更加高级的生态观。
愿孩子们在今后的生涯里,不惧失败,热爱生命,对大自然永远怀揣敬畏之心!
END
更多课程故事:
【课程孵化】乐器也疯狂
【课程孵化】来一场花与木的手作约会
【课程孵化】“重建”巴黎圣母院
西湖儿童研究
与你分享教育的智慧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