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大自然》是《完整儿童活动课程》大班下的一个主题,这一主题,是跟儿童与自然这个纬度有关。我们小班、中班都开展关于儿童与自然的主题,小中班上册有秋天冬天,小中班下册有春天和夏天,这些都是跟季节有关的,所以,在我们大班下册开展《神奇的大自然》这样的主题,是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有了深度的探究兴趣和初步探究能力。再加之我园一直追随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大形势,致力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树立了“自然中学,自然地学,向自然学”的教育理念,构建了基于“田野课程”理念的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逐渐形成了具有我园园本文化特色、体现我园园本文化底蕴的“两节两日六主题”活动。生成了我园的《“田野。生活”建构课程》,引导幼儿们寻“绿野仙踪”,探“秘密花园”,助“自然成长”……这样一个积淀,这样一个发展,这样一个主题设置,更能够给大班的孩子,带来提升的作用。
一、深研主题:厘清价值 梳理脉络
1.主题说明
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老师,日月星辰,风云雨雪,山川原野…⋯这些都是大自然给子孩子们的天然的学习成长环境。“人是用泥土造出来的?”“风从哪里来?”“为什么会下雨?”…⋯这一切都让孩子们感到新奇与担忧。走进“神奇的大自然”这一主题,我们一起动手拆解泥土,一起测定风向,一起跟着小雨滴去旅行……在亲近自然时,引导孩子们自发思考,全面调动孩子的视、听、嗅、味、触觉,去感受、去认知,领悟大自然的奥妙。同时,感受到生命的希望,生活的美好,并以此获得全面的成长。这便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神奇力量。
2.主题目标
(1)了解土壤各种属性及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与同伴合作,探索泥士的奥秘。
(2)探索并感受风的存在形式,寻找风,尝试测量风吹来的方向。了解风的各种属性及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3)感受大自然中水的不同存在形式和各种属性。了解水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并萌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指南》科学中也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诀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一次偶然的机会,孩子们发现了在银杏树周围长出了很多棵银杏小树苗,看着“破土”而出的小苗苗,孩子们的探素欲塑已经有所萌发。之后一阵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将银杏树的枝条折弯,银杏叶都倒落在地上。“为什么这些小树苗会突然从土里冒出来了?”“为什么大风能把银杏树枝折断,那么多银杏叶能干什么呢?”……随着孩子们一个个疑问的产生,也随之彻底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探究欲望,我迅速抓住这一教育契机点,很好的将此自然生发的园本课程无缝连接到《神奇的大自然》下面的两个子主题“芬芳的泥土”和“来来去去的风”,让这种学习交得更为的生动和有序。针对特征的银杏树及其雌雄之别开展观察探究活动。
3.主题网络
确定好主题目标,我们提前就预设制定了“神奇的大自然”的主题网络图,但是因为孩子们对银杏叶这一突然生发的兴趣点,再对照我们的课程实施路径,针对路径中支持这一板块中“生成”这一项路径策略,我们及时调整了主题网络图,将“探秘银杏叶”这一科学活动渗透到当下在行进的主题“来来去去的风”中,让主题课程更完整,并有机衔接了我们的园本课程,也让园本课程更加延展和深入。
二、深度学习:落地实施 真实体验
1.追随儿童助推发现――有认同的内在激发
对于“银杏”,在我园“田野课程”下的主题活动“秋日私语”中有所涉及,并一直在追随和跟进。但是更多的还是关注于秋季的银杏。针对孩子们发现冒土而出的银杏小树苗和一场突如其来暴风雨过后银杏叶的倒落,孩子们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又开始生发和衍生。因为孩子总是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去探究周围的事物,我们要试图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并顺应和支持孩子的想法与发现,给予充分的探索空间和时间,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保护他们难能可贵的探究行为。事实上这就是孩子一种自发的主动探索,无论这种探索成功与否对幼儿来说都是一种有价值的学习。孩子一旦感到学习和探究某一事物对自己有意义,他才乐于学习和探究,才有真正的动机。就像《探秘银杏叶》这一教学活动就是源于一次孩子的自主发现,然后教师迅速抓住这一教育契机点,将园本课程有机渗透进我们当下完整儿童课程中的《神奇的大自然》这一主题,生成了这么一堂探究性科学活动《探秘银杏叶》。
在科学活动《探秘银杏叶》过程中,我也顺应并满足幼儿继续探索的渴求是整个活动的起点,并以此生发出了解银杏叶的特征、观察探索银杏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以此进行整理归纳。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站在幼儿后面,助推幼儿的探索过程。这也是对于孩子学习意愿的积极认同。
2.问题支架有序推进――有支架的深层学习
在活动中我们要善于搭建一个支持幼儿学习行进的思考框架,一些关键且有效的提问就是支撑起整个活动框架最好的支架。集体教学活动中好的提问层次可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破难点:教学提问层次设计清晰合理,并与教学目标环环相扣;设计层次有梯度,由简单到复杂,能够分清主次能将整个教学活动有机地整合为一体。在本次《探秘银杏叶》活动中我的关键性的提问有六个,这六个提问都是从浅入深,从表象到内在,步步推进和深入,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要求幼儿通过操作或探索寻找。有层次性的提问启发幼儿通过观察、思考、想象、讨论等去寻找一定的答案。借助问题支架,助推思维有序,为幼儿深度学习搭建支架,促进幼儿观察力、学习力和研究力的提升。与此同时我也抓住幼儿共性话题,通过问题链设计、思维点回应、经验点助推等不断质疑引发幼儿之间的思维碰撞,以帮助幼儿拓展思维,让学习活动层层递进。
3. 关注操作内化行为――有梯度的多维操作
科学活动是以幼儿探究为核心的活动,强调幼儿能亲历探究过程,乐于探索,
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科学素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在《探秘银杏叶》活动中设置了三个不同形式、梯度的操作实践环节,导入游戏“石头剪刀布”感知数量变化,萌发对银杏叶兴趣;在观察银杏叶“找异同”这一环节,通过幼儿自主观察、分析、辨别、记录等了解银杏叶等特征及发现异同点,引发关注银杏叶有深裂浅裂之别,并在此认知点上了解归纳雌雄银杏叶,这么一个多维的操作过程是有梯度的,是利于幼儿自主并深层次学习的。
三、深入反思:拓展外延 感悟美好
1.好奇的力量:激发我们探索
之所以有《探秘银杏叶》这一科学活动的生发,并引发孩子思考,也是源于
孩子们对于大自然的好奇,对于银杏叶的再度探究,是孩子们的好奇心引领我们
走进这个探究活动,也是引发孩子和教师共同深度学习和探究的一个神奇的过程。
2.科学的力量:驱动我们探寻
科学活动领域要求有更高的严谨性、科学性和准确性。作为教师,应该保护幼儿的好奇心与科学探充欲望。每一个幼儿都是天生的科学家。教师作为幼儿的引路人,要保护好幼儿的好奇心,调动内需,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让幼儿在一一次观察、探索、操作和记录的过程中认识事物,探寻真理。正因为科学活动的严谨性,所以在活动结束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罐叶长在雌树上。
所有的雄长在雄树上,有没有可能一棵树上既长雌叶叉长雄叶呢?”这个问题等提出也是源于上面低一点,好奇力量驱动我们等探索,在和孩子们一起深度探索的过程中,我也了解到了银杏树有“雌雄同株”这个科学知识点,科学的力量是如此的神奇。
3.大自然的力量:感悟自然的美好
大自然让我和孩子一起见证了生命的美好,原来看一个种子的萌芽、长大,观察一片银杏叶四季变化和其特征,这原本就是一件很神奇且有意义的事情。为
此,日常不妨带领孩子们走出活动室、走向自然、走向真实,充分利用自然天地,操作相对原始的材料,深度地学、尽情地玩,并在学玩的过程中感受自然、了解自然、探索自然,体会大自然万事万物的神奇和美妙,体验在大自然里嬉戏和探索的快乐和美好。
为此,我们需要基于幼儿本位、始于真实生活、链接园本课程,以儿童视角
进行由浅入深的“发现”,驱动对“发现�背后意义的探寻。在此过程中教师看
见儿童,对话儿童,让儿童的内心与教学内容产生同频共振,那么儿童才能真正实现“深度学习”,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发展。
【让孩子的深度学习自然发生――对大班科学活动《探秘银杏叶》阐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