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教师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环。近来年,大家对教师专业发展越来越关注,但实际情况却是,教师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一点点产生对职业的倦怠。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究竟是什么,很多人不甚清楚。而教师很长一段时间没法收获专业成长反而成为常态。
胡华
01/
对专业能力的认识:
幼儿教师首先是“人”,其次是“教育者”
在没有做园长前,我对专业能力的认识和很多学者一样,觉得教师应该有一个样子,她应该会什么、懂什么,比如应该会观察儿童、倾听儿童,我们讲得更多是“应该”。
我们认为,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形成了自己的教育哲学观,有个人对经验和教育现象的一种超越。100个教师有100个教育智慧,我们发现,教师专业成长并未全然遵循标准化过程,教师个人心灵的丰富与人格完整,才是专业化成长的内部核心因素。积攒、总结、升华自己的成长经验,首先,应该是作为“人”的成长经验,其次,才是作为教育者的成长经验。
02/
充沛的感情,
让我们不再像工作机器
幼儿教师面临的专业化困境有哪些?一方面是标准化、工具化、技术化,另一方面是个性化、感性与理性的平衡、浪漫诗性、艺术性。
当我们仅强调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时,等于将他们置于某种标准之下。不仅教师个人身上原有文化被轻视,教育活动中教师对文化的理解也不被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中对生命意义的体察更是被严重忽视。而恰是教师的个人文化对教育主体的生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如何从专业能力到教育智慧呢?幼儿教师是一份具有情感性和生命性的职业,创造性是幼儿教师教育智慧的核心。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每天都有新鲜的事情发生,教师的个人智慧就发生在那些瞬间。教师不是单向度的知识的生产者,应成为自觉的情感、态度(智慧)的再生产者。而教师情感与个人教育智慧的再生产,必将成为未来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分享三个“故事”
生活经验给了我方向——田巍老师
胡华:你认为,谁给了教师在教育中的勇气?
田巍:我仔细地想了想,是我自己给了自己教育的勇气吧!是自己过往的生活成为了教育中的财富,我发现,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个东西是我很熟悉的,那种熟悉的感觉,也让我对教育中的问题不再恐惧。这样的教育,是有“根”的。我觉得,这也是花草园的生活化课程特别棒的地方,我们没了恐惧,把自己的经验和教育做了很好的联通。
胡华:你如何理解“自传和生活史是教师教育哲学观的一个成长进路”这句话的呢?
田巍: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文化符号来到这个世界上,当我和孩子们在教育现场时,不可避免地会运用自己所带来的过去的“印记”与“符号”,那些经历、生活习惯是刻在我的骨子里的,就是这些非常个人化的东西造就了“我”,也是“我”很重要的部分。当这些经验被唤起的时候,会有一种强烈的自信和自豪感,让我一下子就有了热情和勇气。当带着这种热情和勇气投身教育现场,好像一切都变得容易了……
“从怕麻烦到不怕麻烦”,心境的转变让我成为了更有力量的人——王彩霞老师
胡华:我们每年都在重复同样的课程,但教育的形态却从不相同,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王彩霞:工作之初,我觉得“一成不变”更省心,更省力,更省时,操作起来也更容易。进入生活化课程的探索后,在和孩子们一轮一轮的学习中,感觉自己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每次的课程内容虽然相同,但是因为孩子不同,我自己在当下对课程的思考也不同,就会不自觉地推翻以往的经验,根据当下的孩子、家长、自己的心态来做调整、拓展和补充。
作为教师的我们,一直“生活”在课程里,而生活是变化的,生活会推着我们向前走,这种变化也总能让自己进入到一个更广阔的田地里,寻找比上一次更好的体验、突破和改变,让我们不会永远停留在“原地”。
胡华:花草园的教师们总在突破自我,你认为这其中的动力是什么?
王彩霞:每天的活动,我们都带着自己生活的“心境”,这样很自然地和孩子们存在于同一时空中,生活的流动感也随之而来,我们一直在生活的河流里“徜徉”,心境也变得越来越纯粹、干净。
拿我来说,有一个词特别能描述我心境的变化,不怕麻烦。以前开展课程活动的时候,我会考虑这样做会不会太繁琐?因为要考虑活动的开始、中间支撑的环节,还要考虑这个活动最后会呈现什么样的效果,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最后就不想做了。但现在,我不会考虑这么复杂,只是走到这了就去做,至于最后的结果,似乎也没有那么重要,反而是孩子们常常会带给我们无限的惊喜。
心境的变化像是追求一个信仰,心灵变得更简单、纯粹了,很少考虑周围的环境怎么样,会给我带来什么麻烦,因为减少了对外在的思考,更愿意集中到事情的本质上来。有了一颗向上的心,想做的更好,就不会怕麻烦的。
你确信自己是一个好老师吗?——李文老师
胡华:在这个故事里,你成全了儿童,儿童成全你的是什么?
李文:孩子们成全我的太多了!我觉得现在的自己比以前更自信、更有力量,这都是孩子们给予我的。孩子就像一面镜子,我们会重新确认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孩子们给我信任,我会觉得自己是有力量的;他们给我爱,我会觉得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孩子们给了我信念、勇气、力量……他们召唤着我,让我变成更好的自己,我从心里爱他们,感谢他们。
胡华:你怎么评价自己?你是一个好老师吗?
李文:我觉得自己是个好老师,但有的时候也会犹疑,因为按一般的标准来讲,我又不能算是一个好教师。我不太会表达,也不善人际关系,如果上公开课,我就会紧张,这些都不是我擅长的。如果在别的幼儿园,我可能会被认为是个很一般的教师吧。但在花草园,我很坚定地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好老师,因为我热爱儿童,喜欢和孩子们聊天,愿意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能和他们共情,关爱他们,看到他们绽放的笑容,我内心是很幸福的。在我心里,一个好老师就是心灵能和孩子们交融在一起,能用情感陪伴他们,这样看,我就是一个好老师啊!
有情感的教育才是有温度、有力量的,只有投入教育情感,才能获得幸福的体验。只有情感才能带来教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丰沛的情感让我们不再像工作机器,更像是一个个幸福的教师。
03/
幼儿教师教育智慧的形成,何以可能?
我们如何让教师的教育智慧形成,而不停留在一个专业能力的框架里打转?
首先,我们要创建一个师幼共在的场域,我们称之为“共同生活”。在花草园,我们不提教师引导儿童生活,我们叫共同生活。在这里,引用金生鈜老师的观点,儿童原本就是生活的享用者,我们也可以和儿童一样成为生活的享用者,享受四季之美,享受太阳的温暖,享受果实、享受游戏……我们在文化的领域里徜徉,享受这份美好的生活。
哲学提供了一种均衡性的力量。教育的终极目标与人类文化的目标最终会“和谐相融”,而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依托哲学的力量。在科学和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也许也是一个意义失落的时代),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均衡性的力量,也提供了一种稳定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