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厘清山坡游戏材料的适宜性,探究观察、记录幼儿与材料互动的有效方式,进一步验证前期研究成果,2023年3月28日,“雅云工作室”山坡微项目组成员共聚搬经镇夏堡幼儿园,开展第八次现场交流与研讨活动。
一、山坡现场 自然野趣
项目组成员携手走进夏堡幼儿园户外游戏场,感受到幼儿自由欢乐的游戏氛围,在山坡游戏的观摩中,大家感慨于农作物、农用工具的巧妙运用,惊叹于幼儿专注游戏、深入探究的游戏状态。
二、话题互动,思维碰撞
话题一:聚焦现场,探讨山坡游戏材料适宜性
项目组成员聚焦有准备的环境,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对夏堡园山坡游戏材料进行探讨:
1.在夏堡园的山坡游戏中,你看到了哪些游戏材料?
2.幼儿与材料的互动状况如何?
3.你认为夏堡园山坡游戏材料的适宜性如何?
夏堡园依据游戏价值将山坡游戏材料分为科探类、运动类、主题类、艺术类,在收纳中,教师依据材料的特性进行收纳,供幼儿自由取放,自主生发游戏,如:稻草类、球类等。
项目组成员结合照片分享了山坡游戏组织的亮点:
1.种类丰富、数量充足的低结构材料。
2.能充分利用农村特色资源。
3.幼儿游戏状态投入、自主,与材料的互动充满创造性,如:草窝变成篮筐,幼儿在滑索上抱着草球投篮,高跷成为幼儿野战的枪支等。
话题二:对标手册,交流实践中存在的困惑
在主持人的引领下,大家就指导手册实施操作中的困惑进行小组交流。大家在交流、碰撞中形成以下两个困惑,并结合困惑展开讨论。
困惑一:是否需要在山坡游戏材料中为幼儿提供的记录工具?
共识:
1.为幼儿就近准备记录工具是必要的,满足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产生的迫切的记录需求。
2.结合幼儿实际需求,可以在室内或山坡分别进行记录分享活动。
困惑二:尽管提供了艺术游戏材料,幼儿极少产生山坡艺术类游戏,是否需要去除该部分材料,对手册中的关于艺术类价值与材料进行重新思考、修订?
共识:
1.因地制宜、因园而异开展艺术类游戏,充分尊重幼儿的山坡游戏意愿,利用山坡上的自然资源可以有效激发山坡艺术游戏的生成。
2.在目前的山坡游戏组织中,艺术类活动非常少,需要结合观察对艺术价值、材料进行修正、完善。
三、案例探讨,越辩越明
六所项目园分为两组,就如何进行山坡游戏案例的记录进行了讨论。从记录格式、记录内容、记录实效性等方面就山坡案例进行讨论,在小组内达成共识,并进行大组交流。
大家就游戏案例的撰写的形式、内容等达成共识,确定了以表格作为记录载体,记录游戏材料、游戏玩法,核心经验、游戏剪影等内容。在表格的具体设计中进行了激烈思维碰撞。
碰撞一:案例整理的主维度:“价值指向”or“游戏材料”?
1.山坡游戏材料是基于山坡游戏价值进行整理的,但是秉持“任何材料可以玩任何游戏”的游戏理念,同种材料可以生发多种类型游戏,以“游戏材料”作为主要维度更尊重幼儿的游戏实际。
2.以“游戏材料”为主维度梳理游戏案例是对材料适宜性进行验证的过程,能更清晰的发现材料的多样性玩法。
碰撞二:基于“核心价值”梳理“游戏玩法”or根据“游戏玩法”梳理“核心经验”?
基于“游戏玩法”梳理“核心价值”,是对手册中“核心价值”的检验与回顾,是对“任何材料可以玩任何游戏”的游戏理念的思考与实践。
碰撞三:是否需要“活动建议”?
需要设置“活动建议”一栏。“活动建议”一栏是记录教师针对玩法实施的促进幼儿达到相应核心经验的支持策略,或者是支持幼儿在已有经验基础上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支持策略。
在大家激烈碰撞中,我们初步形成了山坡游戏案例撰写表格的初稿。当然,在今后的实施与研究也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完善。
四、工作部署,细致周详
项目领衔人张久妹园长结合思维导图详细讲解了本学期研究重点以及月度活动安排:
1.本学期计划从价值分析、基础环境、材料投放、材料收纳、支架与支持五个方面对前期研究成果进行再验证,每月聚焦在实施过程中的真问题进行专项教研。
2.加强理论学习,自主阅读《幼儿学习环境评量表》《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创设》,结合本园实践经验,撰写读书笔记并分享、交流。
3.各项目园聚焦山坡游戏深入观察、分析,撰写游戏案例,每月推荐一篇优秀游戏案例供项目组学习、研讨。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此次活动为新学期山坡微项目研究吹响号角,为山坡游戏的深入探究指明方向。相信在全体项目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山坡微项目的开展会扎实推进,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