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倾听理解】虞永平:课程游戏化的困惑与对策——倾听、理解比环创、记录更重要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倾听理解】虞永平:课程游戏化的困惑与对策——倾听、理解比环创、记录更重要-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倾听理解】虞永平:课程游戏化的困惑与对策——倾听、理解比环创、记录更重要-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虞永平: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曾出版专著《学前教育学》《学前课程价值论》《多学科视野中的学前课程》《幼儿园课程评价》等。

课程游戏化是践行科学理念的质量提升工程,但在实践中,教师也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对此,我们必须切实加以解决,课程改革不能跑偏了。



一、创设环境到底为了什么?


随着课程游戏化改革的推进,有些幼儿园虽然不是项目园,也在学习一些改革做法,如改造室内外环境,重视资源的利用,但对于为什么要这样改、这样改是否适宜,却说不清楚。

其实,以儿童发展为核心的理念,是课程游戏化绕不开的坎。课程游戏化不只是关注班上有没有区域,场地有没有活动,课程资源有没有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只是课程游戏化的外在条件。

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首先需要观念的转变,要有目标意识,项目的目标不只是环境改造,更核心的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文简称《指南》)的落实和儿童的发展。站在这个高度上,我们才能去检验和衡量自己的课程改革是否到位,环境创设是否到位,活动组织是否到位。

不能为了环境而去创设环境,考虑了儿童需要和兴趣的环境就不会百园一面,就能融入当地的条件和资源,就能落实《指南》的理念和目标。

观念的转变有一个过程,有些幼儿园跟着别的幼儿园改造了环境,虽然观念上没有完全转化,但从孩子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上看到了课程游戏化带来的改变,我们期待老师们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课程游戏化的认识。


二、老师没讲就是儿童没学?


一些幼儿园虽然在倡导课程游戏化,但是教师却仍然放不下讲解和说理,经常不恰当地介入干扰孩子的游戏,唯恐孩子不会,原因何在?

儿童的发展是衡量课程游戏化的根本,儿童的发展源于儿童的学习。教师的核心作用就在于此,讲解不是幼儿园教师最主要的工作

儿童的学习不是单纯的端坐静听,而是动用多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和专注,是探索、体验、交往和表现,是做事。只有了解儿童的学习,理解儿童的学习,才可能支持、引导和激发儿童的学习,才可能不断为儿童的学习创造条件。

幼儿园教师的备课不是写讲稿,而是根据儿童的需要、兴趣和活动的实际,制订行动方案,引发儿童深入探究、交往和表现,并为儿童的活动准备相应的时间、空间和物质条件。

在现实的实践过程中,总有那么一些老师太热衷于讲解和说理。在我看来,老师对儿童的打扰没有停歇过。老师没有静下心来好好观察,过于“勤劳”的老师总是不习惯停下指导的话语,就是没有形成观察的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老师所持的儿童学习观的问题,老师总是认为儿童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讲解,老师没讲就是儿童没学。

其实,教师的意图经常蕴含在环境、材料和活动里,我们应该多花点时间去观察儿童的行为,儿童有很多令我们惊讶和赞叹的表现,儿童有很多创造性的举动和智慧。当然,儿童做事了,不等于他们学习了,要关注儿童的投入度,关注他们所面临的新问题,关注活动的挑战性,关注材料的层次性,要让儿童不断深入持续地活动,并不断获得新经验。


三、如何远离无病呻吟的研究?


课程游戏化推进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很多老师也渐渐有了研究意识,但又常常苦于找不到研究课题,出现这种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系统研究的过程。我手上收集了一大堆幼儿园的研究课题,实事求是地说,有不少课题真看不出问题意识到底在哪里?到底研究了什么?研究结题了,问题解决了吗?

有些幼儿园为了找到一个可以申报的课题费尽心思,但对身边的问题熟视无睹,这主要就是缺乏问题意识。幼儿园主要是课程和教学的研究,是老师们面临现实问题的研究。

A:有一个幼儿园收集了很多课程资源,发霉了,就以此为例说课程资源不要提前准备,随要随找。
B:另一个幼儿园课程资源室不断充实,儿童的活动不断丰富,教师、家长也对儿童的活动充满了兴趣。

这所幼儿园逐渐形成了课程资源的收集、分类、储存、使用和添补的相应制度,有两位教师志愿参与管理。

这就是研究精神,如何收集、分类、储存、使用、添补,就是老师们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大家研究了,形成了认可的制度,资源室就可能得到发展,就可能产生应有的成效。

其实,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有很多。如:每一个区域的材料如何分层?基本材料、辅助材料和工具性材料如何有机结合?儿童在造船,越造越大,搬到了场地上,兴趣与日俱增,天天要去改进和完善,怎么办?这些问题都要在研究的过程中形成适宜的应对策略。


四、如何发挥观察记录的实效?


很多老师明白要观察儿童,也记录了一些儿童活动过程,但在具体设计课程方案时,常常一头雾水,随意性大,老师们该怎么把握课程的适宜性?

课程游戏化过程就是课程改革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升课程适宜性的过程。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首先要适宜于儿童,适宜于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适宜于儿童的生活环境,适宜于儿童所处的特定文化。课程游戏化的着眼点就是儿童,因此,研究适宜性首先要研究儿童。

观察记录老师们不需要去记录自己毫无兴趣,只是为了给别人看的观察记录,更不需要去书写自己毫无兴趣的千篇一律的用于上交的所谓教育笔记。如果你班上的儿童没有什么值得你关注和注意的,没有什么值得你去记录的,问题一定在你,而不在儿童。

档案阅读要深入阅读课程档案,阅读照片、录像和教师的各类记录,它们是教育智慧的源泉。档案不是用来摆放的,而是用来阅读的,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和分析问题,形成对策,创新策略和路径。

参考方案对于大部分幼儿园来说,没有依靠自己完整构建幼儿园课程的能力,我们可以一面参考别人的方案,一面在实践中改造,逐步放弃不适合自己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和活动形式,逐步增加适合自己幼儿园实际的、以课程游戏化理念为支撑的课程内容和形式。幼儿园要不断持续地努力,逐步把买来的课程方案这个拐棍甩掉,形成真正适合本园儿童的课程体系。

希望在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通过研究和实践,逐步实现课程的适宜性,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最后和大家分享课程游戏化过程中出现的几个误区:

首先,相比于外显的课程游戏化的环境,教师对课程游戏化的理解更为重要,因为这是心理环境比物质环境更重要。在理解了什么是游戏,什么是课程,什么是课程游戏化之后,我们再来讨论如何创设游戏区域、如何投放材料,通过提供更好的外在游戏环境支持课程游戏化顺利实施。

其次,课程游戏化的核心点在于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幼儿通过游戏来进行学习,不是教师的讲解而是儿童自己的动手操作,在直观感受、亲身体验中获得某种经验。当我们的园长老师理解了这一点,就不会在课程游戏化的进程中“过度”的引导和支持,允许儿童探究,允许儿童犯错、尝试,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培养儿童的好奇心,创造力。

最后,课程游戏化推进过程中需要教师学会观察,观察什么,为谁而观察是很重要的思考问题。我们的老师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去观察,也不是为了拼凑教育随笔而点状的观察儿童。

教师需要基于孩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基于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的生成点而进行观察、分析,以及随之而来的有效支持。这是课程游戏化体现教师专业性,要求教师专业水平的地方,即基于儿童视角观察儿童,反思课程游戏化,充分尊重儿童学习方式,并以此作为教师下一步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实施的依据。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倾听理解】虞永平:课程游戏化的困惑与对策——倾听、理解比环创、记录更重要-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谢谢您的关注。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公众号,请长按上面的二维码添加关注,并请推荐给您的同事同学和朋友们。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普及科学保教的理念与方法。优师教研将为大家持续推送实用的教研资源。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倾听理解】虞永平:课程游戏化的困惑与对策——倾听、理解比环创、记录更重要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