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李克建:怎样看待幼儿园游戏与课程的关系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李克建:怎样看待幼儿园游戏与课程的关系-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李克建:怎样看待幼儿园游戏与课程的关系-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李克建: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于教师的困惑:游戏和课程的基本概念是什么?游戏与课程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游戏如何融于课程之中?李克建教授用课程结构化/开放性程度的视角,带领教师们重新理解游戏的比重与课程类型的关系,及其对课程性质状态和师幼互动所带来的变化。



一、游戏与课程的基本概念


1. 游戏的含义


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是幼儿运用一定的知识(经验)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玩具材料)通过身体运动和心智活动,反映并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游戏作为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最引人注目的是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生机勃勃、主动学习的精神。


游戏中的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自由游戏是幼儿主动学习的理想场域。幼儿园有材料丰富、富有教育意义的、安全的游戏环境,幼儿的学习来自与材料的直接接触和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做中学”,幼儿通过对行动的反思,不断建构自身的经验;游戏过程中有内涵丰富的社会性互动与学习支持,包括师幼互动与同伴互动,共同推动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2课程的含义


幼儿园课程是在教育目标指引下,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为幼儿精心选择和组织的有价值的学习内容,是期望幼儿通过社会化学习过程获得的经验。


由此可见,课程规划的主体是教育者,课程的实施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幼儿与同伴、教师之间共同经历、共同建构的一个过程。



二、关于课程与游戏关系的现有讨论


一个普遍认同的观点:在幼儿园教育情境中,一日活动皆课程。那么,游戏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路径之一。


视角一:课程和游戏理解的双向视角


儿童的主动学习是连接课程和游戏的支点;教育者可以通过对游戏的过程重塑来实施课程。以高瞻课程为例,通过增加有发展价值的游戏活动环节,如“计划—做—回顾”,来重塑游戏活动的结构,使幼儿的游戏更加符合课程/教育的目的。


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双向的审视来推动课程与游戏的融合。游戏的课程视角,是从课程的角度审视游戏中内在的课程价值与课程生成的可能性,丰富和增强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育人价值。课程的游戏视角,则是从游戏的角度认识和发现预设的课程中引入游戏的可能性,增加游戏的比重,在非游戏活动中植入游戏,创造能够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条件。


视角二:课程游戏化VS游戏课程化


课程游戏化:本体是课程,游戏是课程的工具


黄小莲认为,课程游戏化中的游戏是服务于课程的,是将游戏作为优化课程实施的方式和手段。在实践中,课程游戏化是区域性学前教育政策推动下的“质量工程”,从小的切入点去推动整体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过程,以此来提高幼儿园整体教育质量。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的过程就是教师成长的过程,尤其是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课程意识、教师的专业水平、专业能力提升的过程。


课程游戏化的实践路径包括:明晰课程游戏化理念、改造课程游戏化方案、创建课程游戏化环境、构建游戏化互动区域、建设课程游戏化资源等。


游戏课程化:本体是游戏,游戏是课程生成源


在“游戏课程化”中,课程是服务于游戏的。游戏课程化,是从幼儿的游戏出发,及时把握幼儿学习的生长点,通过引导和建构新的游戏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过程。游戏课程化是一个通过游戏的力量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游戏链:其出发点是幼儿的游戏, 最后又回到游戏中去。


游戏课程化的实践路径包括:自主游戏及游戏计划、游戏故事、游戏分享、生成教学、游戏精神下的生活环节等。

“课程游戏化”和“游戏课程化”两者在概念与内涵上,并非对立的。“课程游戏化”实质上是指加强游戏在课程中的比重和地位;“游戏课程化”实质上是指在游戏的内容与过程中增加教育性,使游戏更加合乎课程规划与教育目的。


同时,应该看到,“游戏”与“课程”两者是无法替代的概念。游戏的主体是儿童;对于课程而言,游戏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路径。课程规划的主体是教育者,课程实施的过程是教师与儿童共同建构的,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因此,无论是“游戏化”还是“课程化”,只是对两者关系和状态的一种适应性调整;但在概念上,游戏还是游戏,课程还是课程,两者之间的边界是不会消失、也不应混淆的。



三、课程的结构化程度:理解游戏与课程关系的一个视角


1高结构的课程


高结构课程的课程目标是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课程内容是各门课程、各门学科的系统的知识,课程实施以课堂教学为主,生活与游戏是点缀和补充。课程评价是学科测验/考试,检验目标达成程度。

2半结构化的课程

半结构化的课程就是预设性与生成性相对平衡、动态调整的课程。比如,目前在幼儿园普遍实施的主题活动课程,这类课程往往有预设的主题,在主题实施过程中比较注重集体教学的价值,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而为课程的生成留有一定的空间。

3低结构的课程

低结构的课程是在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过程与评价上均存在较高开放性的课程。比如,《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所说的“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课程。在这类课程形态中,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以游戏内容与过程为核心,链接和推动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基于游戏可以生成专门化的教学活动,但“教学”更应被理解为是无处不在的,广泛地存在于师幼互动过程之中。

游戏的高度开放性带来了课程的开放性与不确定性。在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课程中,课程内容不再是可以完全预设的,而是一种精心设计的可能空间,但其实现的过程是每位幼儿与环境材料、教师和同伴互动建构的不确定的、个别化的动态过程。与高结构的预设课程不同,它不是先有明确的内容再来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而是有一个总体的方向性目标在心中,支持和引导幼儿进行自主的、丰富的游戏活动,通过对游戏过程的观察、记录与回顾,重新理解和建构幼儿的学习经验,分析和评估儿童获得的发展和进步(新经验)。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开放性课程,其主要特征是:

课程目标:总体目标大致明确,具体活动未必具有明确目的性;


课程内容:基本上不具有预设性,教师规划的是一种可能、一个空间,内容在幼儿的游戏(生活及其他活动)体验之中,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需要教师的“回溯性备课”,需要教师和幼儿共同建构的“游戏故事”;


课程实施: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多样化活动——师幼互动是关键(无处不在的“教学”),同伴互动同样具有重要价值(观察学习,思维共享);


课程评价:基于有目的的观察评估,对“游戏故事”的多维解读,分析游戏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只有真正读懂儿童在游戏中的学习发展,才有依据进行后续的课程决策:继续游戏、调整游戏、生成教学、个别化教育或其他策略。


依据其结构化/开放性程度,每种类型的课程都可以在这个连续变化体上找到一个相对的位置。

李克建:怎样看待幼儿园游戏与课程的关系-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就课程类型本身而言,不存在绝对的、永远不变的“最好的课程”。

同一时代、同一环境条件下,课程存在质量高低之分: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及其对儿童学习发展的支持和促进程度。课程质量的核心是教师在特定教育理念指引下的教育行为;无论是在生活、游戏还是在教学活动中,高质量的师幼互动与同伴互动是推动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环境条件下,适宜不同样态的课程的生长和繁荣。在幼儿园实际的课程样态中,可能存在不同类型课程的多样化的混合状态。同一所幼儿园的课程形态,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反映和追随儿童与教师的变化。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课程”,是具有高度开放性的课程;对于3-6岁儿童的教育而言是适宜的;在这一课程样态中,儿童与教师形成了共同学习与创造的发展共同体。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 




活动推荐




李克建:怎样看待幼儿园游戏与课程的关系-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点击下方图片征订《新班主任》(当代学前教育)杂志

李克建:怎样看待幼儿园游戏与课程的关系-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  ◆  ◆  ◆  ◆  


拓展阅读:

虞永平:什么学习内容对幼儿有价值?

胡华:“儿童视角”下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思考与探索

叶平枝:从师幼互动看教师的“为”与“不为”

刘晶波:幼儿为什么喜欢告状

刘焱:融合课程与游戏的实践

吴荔红:如何撰写幼儿园游戏活动案例

沈颖洁:幼儿园语言教学如何支持儿童深度学习

孙蔷蔷:幼儿园该如何自我评估园所保教质量

秦元东:活动区与材料区——游戏空间规划的来龙去脉


李克建:怎样看待幼儿园游戏与课程的关系-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李克建:怎样看待幼儿园游戏与课程的关系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