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观察中发现,教师很少在生活活动中把握情境利用问题促使幼儿进行讨论、分析、推理等形式去促进幼儿思维及认知的发展,大多时候是以指令告知幼儿怎么做直接帮幼儿解决问题或是直接批评幼儿,很少让幼儿思考讨论问题出现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错失了许多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契机。因此,教师在组织生活活动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幼儿的认知发展,善于利用生活活动中真实的问题情境培养幼儿分析、推理、创造等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利用丰富的生活用品、食物等材料丰富幼儿的感知经验,帮助幼儿进行概念学习,发展对自然事物及社会的认知。
捕捉问题情境,组织分析推理的讨论
教师可以利用各个环节中的常规要求、幼儿的违规情境生成可供幼儿讨论的小问题,比如:“刚刚发生了什么?”“你怎么了?”“那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不打倒水呢?”“那你觉得怎样能让它们舒服一点?”“你们觉得刚刚她说的方法怎么样?”“仔细观察一下,抽屉为什么关不上?”这样开放性的问题既能促进幼儿思考还为幼儿提供了使用更多语言表达的机会,对促进幼儿认知和语言发展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问题既要紧紧围绕问题情境及问题解决,还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调节问题难度,对于回答有困难的幼儿要灵活运用是非问题、选择性问题,给予一定的提示降低难度及时为其提供支架。
为幼儿提供自主计划、创造的机会
比如,在排队拥挤时、整理班级物品时、出现纠纷时,都可以采用讨论的形式,教师抛出问题“毛巾架总是被碰倒,请小朋友们想个办法,怎样让它不总倒呢?”“想一想有哪些事情是小朋友们可以完成的,我们需要几个值日生呢?”“你们都去监督大家洗手了,那这些餐巾怎么办呀?”让幼儿在思考、回忆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班级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为幼儿提供自我评价、解释思路的机会
△基于布鲁姆提问法–餐点时间的提问建议
提问要具有角色性
小班幼儿玩美食店游戏,园长看到两名小厨师在“炒菜”,于是她走到孩子们身边问:“你们在做什么菜啊?”一个女孩回头看了一眼,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地方你不能进来的。”因为是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还不是很清楚,但是我们已经能领悟她的意思。园长立刻转换自己的角色口吻:“哦,对不起,我不知道这里是厨房,外人不能进。我想点菜,不知道你们这里有什么好吃的?”这时,孩子才回答刚才的问题,这也提醒我们要有角色意识才能与游戏中的幼儿互动。教师必须先摆正自己的角色,支持、合作的背后才能有引导的衍生。
提问要带有游戏角色的口吻
教师的引导来自提问,提问要符合当下情境。如,教师想检测幼儿是否能熟练掌握“柜员机”的使用方法,就必须用游戏角色的口吻给幼儿提问题:“我想取钱去买东西,可是我不会用柜员机,怎么办呢?你能帮帮我吗?”;“是不是先按这个密码?”;“按了密码以后又怎么做呢?”这种看似“无能”的求助,会助长幼儿好为人师的心理,从不同程度上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随之就能和教师一起共同游戏了。
提问时要察言观色
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他们的情绪和态度,在玩得很专注的时候不宜提问,因为此时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正在专心探究和操作手中的材料,提问会打断他们的思维活动。因此,游戏中,要给幼儿相对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和探索,当幼儿情绪出现烦躁和焦虑时,教师适时引导、帮助他们疏泄掉不良的情绪,直至精神饱满地完成整个游戏。
提问时要见缝插针
△基于布鲁姆提问法–角色游戏区的提问建议
△基于布鲁姆提问法–积木游戏区的提问建议
△基于布鲁姆提问法–数学/操作游戏区的提问建议
△基于布鲁姆提问法–艺术游戏区的提问建议
合理设计,重视每一个幼儿
问题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前提,是幼儿探索学习的出发点,是幼儿思维的起点。在师幼互动中,教师要把握教育的契机,用精心设计的问题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引领幼儿深入地探究和思考。
? 教师需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特点及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话题等,才能设计出更有效的提问。围绕幼儿的兴趣点去提出问题,幼儿就能积极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幼儿的积极性、参与性得到提高,从而达到提问的目的,也使得幼儿通过提问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 教师提问要有层次性,从易到难的递进。太简单的提问会使得幼儿失去兴趣,往往活动效果不理想,太困难的提问幼儿不易回答,会产生挫败感。因此,在进行提问时,可以先进行简单的封闭式的提问,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再根据活动的情节设计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在提问时,如果将封闭式提问和开放式提问灵活结合,幼儿就更能从活动中体验到回答问题的乐趣。
?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适量。教师盲目提问,一味用自己的思维牵制幼儿,导致幼儿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会消磨幼儿的主动性。
?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普适性。每个幼儿都有参与回答问题的权利, 因而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尽量符合大多数孩子的认知能力。其问题的提出针对性不要太强,不能只是针对那些所谓的聪明孩子。
合理追问,扩宽封闭式提问的价值
在活动中封闭式提问是最常见的,如:“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你喜欢小熊还是小兔?你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这类问题的答案常常是唯一的或者二选一,没有留给幼儿太多的发挥空间。设计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指向性要明确,让幼儿清楚地了解教师在问什么,以便回答。教师在回应这类问题时,应尽量简洁,最忌重复,在肯定幼儿的答案时提醒幼儿坚持自己的看法,不从众。同时要根据是否有利于实现活动目标来衡量要不要追问,当追问一个“为什么”能更好地引导幼儿学习时,那不妨追问。
合理引导,使开放式提问的回答指向活动目标
例如,教师问:“哪里有树?”一个幼儿回答:“就是有许多草、开着花,有许多树的地方有树。”教师回应:“你的意思是森林里有树。”通过教师的梳理,能帮助幼儿准确地表达。还是同样的问题,另一个幼儿回答:“有一天,我坐上了超市的车。车子开啊开,过了一座小桥;又开啊开,遇到了警察叔叔;又开啊开,我们都下去推车;又开啊开……”教师马上回应:“噢,那树呢?”通过教师的梳理,帮助幼儿集中思维,更好地指向教师预设的学习目标。由于开放式提问的答案不是统一的,故在师幼互动中,教师扮演着同伴、智者、主持人等角色,引导幼儿的回答与活动目标相联系,让活动更加有效。
合理放权,引导幼儿主动提问
△基于布鲁姆提问法–支持幼儿对于多样性理解的提问建议
△基于布鲁姆提问法–记录幼儿学习的提问建议
*声明:本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谢谢您的关注。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公众号,请长按上面的二维码添加关注,并请推荐给您的同事同学和朋友们。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普及科学保教的理念与方法。优师教研将为大家持续推送实用的教研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