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难道我的孩子以后都不能让我见了吗!?”消失了许久的朋友突然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小恩问她怎么回事?
她说,最近一段时间,她的精神几乎一直都是处于即将崩溃的边缘。
她说:小月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每次我下班回家,她都乐得不行,一直黏着我。
听到这句话,我心里咯噔一下,完了,这老母亲肯定又要开始炫耀亲密母子情了。
没想到,接下来她的话,听得我眼泪都快出来了:
黏人没问题,可都五岁了,还总闹着让我抱。
有时下班回来太累,奶奶说给她洗澡,结果拖都拖不过去,还拿玩具往奶奶身上扔。
气得婆婆冲我发火,说都是我惯的,我上班不在家的时候,孩子乖得像个小大人一样,一点儿也不闹,还说我不如等孩子睡着了再回来,就没这么多事了。
话没说完,朋友都哽咽了。
“我的孩子,我的家,难道我回去还有错了?难道以后都不能让孩子看到妈妈了?”
图片来源:网络
妈妈不在,孩子就是乖宝宝;妈妈在,孩子就变成淘气包。
曾经,小恩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那时候我也无比自责:
是不是我的养育方式有问题?
是不是我对她的爱与关注不够多,让她对我如此依恋?
她这样的行为是不是缺乏安全感,这将来会不会影响性格?
01
人们常说,孩子见到娘,无事哭一场,真不见得这是一件坏事
《美国育儿百科》里提到:“当妈妈不在的时候,家人或保姆告诉你,孩子表现得像个天使,千万不要急着高兴,这只是因为孩子对其他人信任不足,所以才不敢去试探他们的底线。”
图片来源:网络
每个人都有一个安全地带,会在最爱的人身边肆无忌惮,小孩子也不例外,因为孩子真的很爱妈妈。
对于0-3岁的孩子来说,妈妈是他们获取安全感最重要的来源。安全感的建立,是一个需要不断巩固的过程,当孩子发现妈妈对他的关注少了或者安全感不足的时候,他们就会通过哭闹、黏人等各种方式,来吸引妈妈的注意,让妈妈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自己的身上。
其实,孩子的每一个负面行为背后,都蕴藏着积极的心理动机。他们不是故意使坏,只是为了表达某种需求。
就比如孩子“磨娘”行为的背后,也是他们复杂的内心世界。
图片来源:网络
记得有一次,我出差了一周才回家。一连几天,哄球球睡觉都特别难,我也累得不行,气不打一处来:
怎么别人哄你就睡,妈妈哄你就不睡!要不你自己睡,妈妈不陪你了。
球球被我批评,瘪着小嘴,委屈地都快哭了:因为我想妈妈!
一下子,我的鼻子酸了。
我突然明白,孩子所有的秒变小恶魔的行径,都是她在用种种别扭的方式,在呼唤我的关注,在表达对我的需要和爱啊!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3岁~4岁是孩子情感表达的敏感期。
在这段期间,孩子的心理状态非常脆弱,喜欢往父母怀里钻,亲吻父母、黏着父母……孩子不仅是在索取爱,其实也是在表达自己的情感。
图片来源:网络
“磨娘”的孩子其实是把妈妈当做一个“安全基地”,当他们有安全需求的时候,就想要返回看护人身边。
而我们这些“安全基地”要做的,就是允许他们发脾气,给他们的心灵足够宽广、安全的场所。
02
妈妈在的时候,孩子格外不乖,这根本上就是他们对安全感旺盛的需求。
那么,我们这份安全感的给予,除了陪伴,还要做到这几件事。
不要推开孩子
每当孩子哭闹的时候,很多大人都会对孩子说如果你不乖,妈妈就不要你了,殊不知这才是致命伤。
图片来源:网络
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特别是0~3岁的宝宝,孩子哭的时候,要先抱一抱他,拍拍他的肩旁,而不是推开孩子或者对他的哭闹不管不顾。
尽量不要因为宝宝粘着你而凶他,或者责罚他,以免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
出去时告诉宝宝,回来的时间
大部分的宝宝都是有分离焦虑的,因为他们分不清离开和消失的区别。
就像小孩子很喜欢玩“藏猫猫”的游戏,因为他们喜欢那种“消失”又“出现”的惊喜。
但是如果他们不知道妈妈是走了,还是消失了,他们会局促不安。所以暂时离开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孩子,妈妈会回来的。
图片来源:网络
最好能把时间量化,比如:时针到了12那里的时候,妈妈就回来了。
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
当孩子表现出各种“求关注”的时候,可以直接忽略问题,直接满足他的需求,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亲亲他,陪他待一会儿。
有效陪伴
父母全身心的陪伴也可以很好地提高孩子的安全感。
在陪伴的时间里,你只属于孩子,切记三心二意,一会儿玩手机,一会儿忙工作,否则都是无效的陪伴。
陪伴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就是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父母与孩子有很多的肢体接触,这对孩子安全感建立十分有益。
图片来源:网络
另一种方式就是睡前陪伴,睡前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阅读、讲故事、聊天等,都是很好的亲子交流方式。
所以,当孩子再作妖的时候,请一定告诉他:妈妈爱你!
只要我们能多给予孩子一些关注、拥抱、理解和包容,让他的情绪有个释放的出口,和稳妥的寄放之处。
相信孩子一定会在这样的爱中慢慢强大起来,成长为一个独立而又能量充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