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优师教研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4NjQxOTc4Mg==&mid=2247496899&idx=1&sn=d11ceb7b37c564a01cd9b7e629429f40
Present A Teaching Plan
/ 作者
丰台第一幼儿园 李珊
?? ?? ?? ??
活动来源:
有一天在操场户外活动的时候,帅帅大声喊道:“老师!我鞋带开了!我不会系啊?可以帮帮我么?”小朋友免不了穿系带鞋,免不了鞋带就会总开。我们当然可以帮忙系上,但并不是长久之策。此外,我发现但凡涉及到绳子、带子之类的事情,孩子们也经常找我们进行帮忙,比如穿值日生的围裙时、系扣、裤带、美工区服装肩带时等等。
既然一日生活中很多事情都会涉及到这个问题,那不如彻底的解决它。于是我们便以孩子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引发了本次主题活动。
PHOTO
活 动 目 标
??
1. 通过线绳游戏,激发兴趣,提高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2. 学习花样跳绳,掌握其动作要领并能较好的跳绳。
3. 通过线绳游戏,提高跑、跳、爬等各种能力的发展。
1. 对线条图展开想像,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想像能力。
2. 探索绳子的不同玩法,感受用绳子玩游戏的乐趣。
3.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大胆表达自己对线条的感觉,发展扩散性思维。
4. 可以积极参与线条造型活动,充分体验创造想象的乐趣。
5. 感受自己动手制作和探索的乐趣
6. 学习利用线条画图。
1. 能找出各种线的差异,并根据线的某个特征进行分类。
2. 激发幼儿对自然测量的兴趣,并通过活动初步学会测量的基本方法。
3. 了解线传递声音的功能。
1. 可以完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2. 喜欢阅读各种各样关于线的绘本故事。
3. 可以用简单的线条进行记录,如:线路图。
4. 可以通过线的各种形态进行讲述分享。
1. 认识马路上的各条线的意义,懂得马路上的交通规则。
2. 认识线并寻找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线,初步了解各种线的作用。
3. 通过线绳游戏,可以解决生活中系鞋带、裤带等问题。
??
首先我们带领幼儿从感知入手,进行了有趣的玩儿线游戏。孩子们拿到线的一瞬间炸开了锅,他们喜欢想象,善于想象,有的小朋友进行了简单的图形拼摆、有的用线提起了重物,有的小朋友用小线进行了走、跳、爬、抡等游戏,一会儿自己玩,一会找朋友合作玩儿,不亦乐乎。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探索了绳子的多种用途和玩法,尝试进行多人合作,大胆创新和游戏。
ON
LINE
接着我们在幼儿园里和生活中进行了找线活动。孩子们惊奇地发现,线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身上穿的、手里玩的、生活中、自然中等等到处都充满了线,它们的作用都有所不同,并且收集了身边各种各样的线,感知了线的粗细、厚薄、长短等等,并创建了“线的博物馆”。
中班幼儿动手能力增强,乐于探索物体和材料间的奇妙关系。于是我们在区域活动和教学活动中我们利用不同的材料的线进行了一系列的手工创作,如:纸杯花、窗户上的画、五彩地垫、母亲节爱心钥匙链、拉绳小花、“五弦琴”等等,孩子们还为表演区制作了漂亮的鲜花面具、假发帽子、彩虹色的软帽等等;还可以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创设了各种各样的有趣作品,并且学习了简单的系扣方法,如单扣/双扣/蝴蝶结等等。
ON
LINE
通过亲身参与学习各种系法后,孩子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很多“真问题”都得到了“真解决”,就如最开始说到的鞋带、值日生服等等,还有的小朋友学会了麻花辫,现在可以自己为小朋友们设计漂亮的发型啦!我们还用小线当尺子对幼儿园的各种树进行测量记录,了解哪个树最粗,哪棵树最细。通过亲身感知、直接体验、同伴学习进行主题开展。
点击播放视频
看看孩子们在活动后的进步吧
活动一:跟着线走
walk with line
活动背景:
“调皮的小绳子”主题的开展,让孩子们对于线有了更大的兴趣和更多的想法,最近孩子们对一本《跟着线走》的绘本兴趣浓厚,他们也想带着小线去不同的地方去旅行,于是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点,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线跟我走》。
设计依据:
中班幼儿活动水平明显提高,自主性和主动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开始愿意与小朋友进行分享,根据语言领域关键经验中幼儿可以主动要求成人讲故事、读图书,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并且愿意与他人交谈,喜欢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等目标进行本次活动的开展。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够比较连贯的表述。
2.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小线的行动轨迹,并大胆分享。
3.感受线的变化的神奇和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够比较连贯的表述。
活动难点: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小线的行动轨迹,并大胆分享。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看过《跟着线走》绘本故事
物质准备——毛线球、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跟着线走回忆录——绘本导入,回忆经验
1.师:孩子们你们还记得《跟着线走》绘本故事里讲了什么么?(观看绘本动画)
2.小线带着我们去哪里旅游了呢?
二、带着小线去旅行——亲身体验,直接感知
1.教师提问:
提问1:你想让你的小线叫什么名字呢?
提问2:你想带他去哪旅行呢?
提问3:想带着他去幼儿园的哪里呢?
2.自由带着毛线球旅行并进行记录
(选择一个起点,固定毛线球)
3.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三、我的小线旅行记——尝试记录,大胆分享
1.提问:你都带着小线去哪旅行了?路上见到哪些好朋友了呀?他都经过哪里了呢?还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么?
2.相互进行路线分享
四、我把小线送回家——经验梳理,自然结束
收整小线,回忆路线,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跟着线走》绘本续编、制作《线跟我走》绘本。
观察评价与后续:
小艾拿到了线,取名为“小汽车”,只见他拿着他的小汽车,爬过了彩虹桥,看到了风车在转动,穿过了风车林,翻过了小桥,又飞过了滚筒。路上还碰到了“辣汤”,他们一起去了水池旁,还相约在那里洗了个澡,边走边说,还时不时的跟小朋友分享一下辣汤的行动轨迹,很是投入。
LINE
LINE
从小艾带小线的旅行中,我们可以看到,小艾与线进行了情感链接,他在带着小线去旅行的时候会一个一个介绍他去的地方,与同伴资源进行了互动整合,通过教师的提问对路线有了回忆和思考,他们也会激动地跟我分享路上的趣事儿。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更多是支持者和引导者。在活动中教师可以也找个小线朋友,跟孩子们一起进行小线旅行记的游戏,成为孩子们的同伴与合作者,想必会有更多有意思的现象发生。
主题活动说明
及反思
??
LINE
END
-
开放性游戏给孩子带来了什么? -
提升教师科学教育能力,助力园所科学教育发展 -
开放性活动区的探究,是这样开始的~~ -
依托开放性游戏材料,支持教师专业发展 -
探秘“双层巴士”背后的故事 -
如何有效组织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 -
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支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