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研究”第二阶段课题观摩研讨活动
2019年1月4日,新的一年初始,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三五课题“幼儿园科学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研究”课题组迎来了第二阶段第三次观摩研讨活动。此次活动在北京市海淀区原军委训练管理部第一幼儿园举行。
原军委训练管理部第一幼儿园
原军委训练管理部第一幼儿园,隶属于中央军委机关事务管理总局,前身为总参军训部机关第一幼儿园,是一所部队公办园。北京市示范幼儿园,全军示范幼儿园,北京市社区儿童早期教育基地。
参加活动的有课题负责人、原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副园长、教育部“做中学”幼儿园科学教育研究专家组成员国秀华老师,课题组核心成员,北京爱弥儿科学教育研训部负责人石倩倩老师,课题组成员:北京爱弥儿科学教育研训部教研员杨莉、王莹、杜功翠;北京常青幼儿园教学主任刘海红、陈海燕;北京原军委训练管理部第一幼儿园园长苏晖、业务园长刘淑环;以及8所课题园,近50位老师参加。
本次活动以生活中的科学教育为主,通过活动观摩、案例分享、专家点评等形式开展。主要目的是让老师们通过观摩研讨、案例交流等形式分析幼儿行为并找出生活中科学教育游戏化实施中教师组织的有效策略,提升教师对生活中科学教育活动游戏化的水平。
活动开始,刘淑环业务园长,为我们分享了园所开展课题过程中的相关内容。刘园长分别从课题研究背景、研究初入点、科学回归生活、走进孩子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从园所测查老师的原有经验到聚焦问题;从搜集并学习文献资料到促使专业理论不断充实和更新;从材料的生活化到情境的生活化,到最后回归并服务于生活等内容给参会园所带来收获与启发。
接下来主持人王莹老师带领老师们回顾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重点研究内容:
第一阶段,幼儿科学经验在生活中游戏化延伸和应用策略研究。这个阶段主要是从预设到转化的过程。从教师有目的的实施教育目标和内容转化为幼儿的内在需求,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第二阶段,生活中偶发科学教育活动游戏化组织实施策略研究。这个阶段更多是从顺应到生成的过程。顺应幼儿兴趣需求,开发和利用幼儿兴趣与需求在生活中的科学教育价值。?
下面进入集体教学活动观摩的内容。本次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兴趣,通过预设适宜关键经验,设计的此次集体教学活动。
开小车
活动名称:“开小车”
执教教师:任丽静
活动目标:
1.体验玩车游戏带来的快乐。
2.在游戏中初步感知小车在不同的路面上行驶的状态不同。
3.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看一看,小车在滑滑路和疙疙瘩瘩路上是怎么走的?
看一看,小车在滑滑路和疙疙瘩瘩路上哪个走的快?
教学活动观摩后,执课教师任老师从活动由来、材料准备的调整到活动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反思。
参会教师针对活动过程中观察的幼儿探究行为、分析教师运用了哪些策略支持幼儿探究等问题分组进行研讨。
随后各组代表老师进行了分享
接下来专家组的老师们也分别进行了分享
1.生活化的科学教育,与区域和集体教学不同,是有挑战性的活动,本次活动是非常好的教学成功经典案例,突出游戏化精神:自由、自主、愉悦、创造。
2.为了提升幼儿生活的粗浅经验,教师创设了生活化富有探究性的教育环境,提供了持续探究的有效条件。保证了探究的有效性。
3.教师很好的把握了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设计围绕一个关键经验、层层深入、幼儿反复体验。
生活中科学教育活动,包含了幼儿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如:喝水、洗手、甚至一日生活中的过渡环节等都蕴含科学教育,就需要教师能够捕捉或创造相应的教育契机来支持幼儿获得相应的经验。接下来,由研究生活方向的各个园所分享了案例。
园所通过以集体教育活动为载体,推进科学活动在生活中的延伸和应用。通过使幼儿与材料互动,将材料与生活相结合,倡导将科学知识向幼儿的生活延伸,将科学经验与生活相结合,使幼儿感受到科学活动的有趣。
园所结合生活中偶发的,幼儿感兴趣的点为教育契机,通过给幼儿自由、自主的空间,鼓励其探究并适时通过启发性的提问等相关策略,引导幼儿一步步深入思考、找材料、实验的过程让幼儿获得经验。体现了教师和幼儿一起体验、探索、发现生活中科学的精神。
园所结合大课题组“科学活动游戏化”的核心,注重挖掘生活中偶发的科学教育契机,梳理“科学活动游戏化”的策略,探索贴近幼儿生活中的科学活动游戏化的设计与组织策略,注重收集相关资料,从而有效丰富园本课程。
1. 生活中科学教育更多以关注幼儿为主体,关注幼儿兴趣,教师需要通过预设-生成或顺应-转化途径支持幼儿经验建构。
2. 生活中科学教育不管是预设还是生成还是两者交织,教师都要考虑3个要素:
★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经验水平;
★幼儿能探究或通过探究能获得经验;
★有教育价值,体现某一学科领域或某一年龄段关键经验;
概括一句话就是:让幼儿乐学、能学、应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