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好哭的,你能不能懂点事?”
“这孩子一点都不用功,都是假用功!”
“你看你,这么一点小事都干不好,还能做什么?”
中国的父母,尤其擅长否定、打击孩子,并把这项“技能”发挥地淋漓尽致。
在家长面前,即使孩子再优秀,也会被找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前段时间,在抖音看了这样一则视频:
有个小女孩被妈妈骂“笨”,邻桌男士触景生情,流泪安慰小女孩。
当小女孩问男士“妈妈爱我吗?”男士答道“当然爱你呀!”
“那妈妈为什么总会说我呢?”小女孩反问道。
男士思索了一下回答“因为她爱你的方式不对,虽然她很爱你,但是用错了方式”。
男士强忍眼中的泪水,继续说“她可能希望你今后变得很优秀,所以用她的方式去爱你,但是这种方式,对现在的你来讲是不对的。”
“你能理解她吗?能原谅她吗?”男士问小女孩。
“我也不知道。”小女孩干脆的说道。
因触景生情,男士再也掩饰不了眼中的泪珠,用手擦拭了一下眼泪,给了小女孩一个深深地拥抱。
父母明明是为了孩子好,明明比谁都爱孩子,可为什么总是用打击和否定的方式,给孩子造成一次又一次的伤害?
总是被父母否定的孩子,内心有多苦?你知道吗?
打击不是教育,而是伤害
在中国人的心中一直有这样一个情结: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很多家长将这一理念运用地炉火纯青,从小就会给孩子进行“否定式”教育。
这个出发点虽然是好,但是造成的后果,犹如一把匕首,深深地刺进了孩子的内心。
生活中,父母们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各种否定、贬低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好,这不是打击式教育,只是打击,更会给孩子带来无穷的伤害。
之前一部很火的电视剧《以家人之名》,居中的齐明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当看到她被妈妈否定的样子,都无比让人心疼。
选了自己喜欢的裙子,妈妈嘲讽她没眼光,换成别的颜色后,妈妈又说她没主见;
工作后成为一名记者,只要一和家里通电话,妈妈就嫌弃她的工作没编制,不稳定;
攒钱买了自己第一辆车,开开心心带妈妈兜风,没想到妈妈嫌她的车太便宜,丢人。
久而久之,曾经那个骄傲又坚定的月亮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畏首畏尾,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的女孩,就像妈妈说的那样。
一直被父母否定的孩子,最终也会变成父母口中的样子。
否定,带给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
家有孩子的家长都会经历这样的事情:让孩子不要干嘛,他偏偏要去干;让他不要去摸插座,他偏要去摸;让他不要踩水坑,他偏要去踩水坑。
很多父母都会觉得,这是孩子不听话,不懂事。其实,这都是成人给予孩子的心理暗示。
当你在跟孩子说“不要踩水坑”的瞬间,孩子潜意识当中接受的信息是“踩水坑”,因为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在他的潜意识当中还听不懂“不要”的意思。
暗示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也许根本不知道你传递给孩子的是消极的暗示。
尤其对于0-6岁的孩子而言,在吸收性心智的作用下,会照盘全收,吸收进他的心灵。
蒙台梭利博士在其原著《吸收性心灵》书中提到:这种心智接纳一切,不评断,不拒绝,不回应。
它吸收一切,并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
有时候都不只是语言,家长怎样看待孩子,会不自觉地在态度、眼神、语气上表现出来,也会影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进而影响了孩子的行为。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上,而缺少对孩子的赞赏。
家长随口一出的一句否定,会给孩子带来消极的心理暗示。
总是生活在父母否定中的孩子,容易自卑、做事没主见、缺乏行动力。
1、孩子变得自卑
一味的否定自己的孩子,他们就会在内心产生一种自卑情绪,习惯性的看低自己,从而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父母越是否定,孩子越容易活成父母否定的那个样子。
2、导致心理疾病
父母长期的否定孩子,孩子的心理就会产生偏差。
孩子产生偏差行为,在潜意识里,是做给最亲的、近的、爱的人看的,是告诉他们“救救我吧,我不舒服,我很难受”。
可是这个时候,大多数父母偏偏注意不到孩子内心的感受,和发出的求救信号,只是看到了孩子表面行为的异常。
这种心理偏差得不到疏导就会憋在心里,时间久了就很容易导致抑郁症的产生,更严重的还会诱发一些心理疾病。
父母的肯定,是孩子一生的动力
父母对孩子正面的肯定,比如尊重、欣赏和信任,会让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也会更有力量去实现目标、战胜困难。
在教育心理学上有一个重要名词,叫做“翁格玛丽效应”。
说的是,从前有一个叫翁格玛丽的女孩,本来长得不是很美,但是她的家人和朋友都给她信心,鼓励她:你很美。
由此,女孩有了信心,每次照镜子的时候,她都在心里对自己说:“其实,你很美”。女孩也越来越美了。
翁格玛丽效应,说的便是鼓励、赞美给人们的心理暗示作用。
教育也是如此。
如果家长能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言行,充分地肯定、信任、欣赏孩子,传递给孩子正面的期待,那么孩子往往就会变得更加独立、自信,越来越优秀。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哪怕成年后,还是如此。
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抖音上那个触景生情的男士,看到眼前的小女孩,想到了自己小时候被父母否定的情景。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曾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
无论孩子多大,最能治愈他们的,始终是来自父母的认可!
2条建议分享给大家,愿每一个父母,都能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1、多肯定表扬孩子
父母的肯定和表扬,对孩子来说,就像夏天的凉风,冬日里的暖阳,让他们感受到幸福。
当孩子受到赞美时,能够建立起自信,也会让孩子更加勇敢。
但是一定要记住,不要那种泛泛地夸赞,表扬孩子一定要具体、注重孩子努力的过程,让孩子知道自己哪里最棒,让孩子明白,努力的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
2、接纳并支持孩子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越来越好,越来越优秀,但是作为父母,比起管教孩子,首先给予孩子的应该是无条件的爱和接纳。
蒙台梭利博士在《童年之秘》书中也写到:爱不是原因,而是一种结果。它就像是一个行星,接收着太阳放射出来的光芒。
任何教育活动,如果对幼儿教育有效,那必须先有爱,心中有爱心,教育才有力量。
曾经有一个小男孩,对着月亮开心地跳啊跳啊。
看到这一幕,妈妈好奇地问:“你在干什么呀?”
男孩指着月亮,兴奋地说:“我要跳到月亮上去。”
面对男孩的童言无忌,妈妈没有嘲笑和否定,反而笑着说:“很好呀,但你要记得回家吃饭哦!”
多年之后,电视上播放了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这个人正是当年那个小男孩,阿姆斯特朗。
父母的支持,能让孩子爆发出巨大的能量,甚至能逆天改命。
就如同《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小哪吒,即使别人再怎么讨厌他,他还是受到父母的支持和呵护。
不断倾听孩子,给予陪伴,正是在这样的呵护之下,原本注定成魔的哪吒,爆发出巨大的潜力,实现了逆天改命。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智慧的父母,总是以一种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孩子。
你怎样看待孩子,孩子就会长成什么样子。
愿每位家长都能看到孩子闪光的地方,愿每个孩子都能在赞美中成长。
关注每日蒙台梭利微信公众号,分享蒙台梭利教育故事,育儿路上,我们一起成长。
点“在看”给我一个小心心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每日蒙台梭利